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国民用航空》2007,(5):53-53
民航总局4月召开治理首都机场航班延误电视电话会议.决定成立首都机场航班延误治理领导小组.在今年6—8月雷雨多发季节期间.专项治理首都机场的航班延误.确保首都机场航班正常率明显提高.为做好明年奥运会期间航空运输服务保障工作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简讯(三)     
首都机场甚高频通信系统通过验收TheVHFCommunicationSystemoftheCapitalAirportCheckedandAccepted日前,民航总局投资1200万元人民币的首都机场甚高频16信道通信系统,正式通过华北局验收。由华北空管局通信总站从德国R/到罗德施瓦茨)公司引进的R/S-200型历信道甚高频通信系统,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通信设备,主要担负首都机场空中管制部门对空通信联系重任。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为空中交通管制员提供了清晰的收发信号和良好的人机界面,充分满足了管制部门的需求,有效地保障了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实施。(丁正)莫斯科—深圳…  相似文献   

3.
去年底,首都机场终端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雷达管制的终端区,它标志着该地区的空中交通管制能力向前迈了一大步.先后建成的首都机场雷达终端系统和全固态航路监视雷达系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设施,它们的选型和运行经验将为其他地区实施雷达管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将为华北区域管制中心的建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民航事业的高速发展,航班量逐年剧增,导致了大面积航班延误、延误波及现象频繁发生。采用灰色预测方法,选择全国流量较大的五个机场为研究对象,确定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样本矩阵,计算出灰色权向量和权向量,得到五个机场的指标评价值以及评价对象北京首都机场的综合评价值。通过对综合评价值的分析,可以得到各个机场对于首都机场延误的影响程度,可依此优化机场的进离场航班顺序,最大程度上减少五个机场对于首都机场的延误影响,提高首都机场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重要非竞赛场馆之一,首都机场是奥运专包机和航班的主降机场。携手奥运,对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而言,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创建安全、高效、便捷、优质的一流空港,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使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迈入一个新的腾飞起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进出首都机场的航班急剧增加,日高峰量达460余架次,穿越飞行100余架次,加之通信导航设施落后,给空中指挥带来巨大压力,制约着航空业的发展和繁荣。加速首都机场的飞行流量、空中指挥由程序管制过渡到雷达管制势在必行。近几年来,民航华北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空管设备设施建设和改造,随着首都机场近程雷达的峰工,雷达管制的基本条件初步具备。该部雷达与前期投产运行的单脉冲雷达、雷神远程雷达,将对北京管制区400公里半径空域实行监控,对过往飞机进行监视引导,实现了有效距离内的多重覆盖,为管制员提…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驻首都机场各单位空运保障能力,提高服务质量,首都机场于12月8日开通459局6 000门全国民航首家程控电话。随着机场吞吐量不断增加,旅客货主常因通信不便引起不满,由于负责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通信专线、陆  相似文献   

8.
目前首都机场的双跑道隔离运行方式无法适应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抑制了首都机场的枢纽化进程.通过对首都机场运行状况的分析及其与国外机场的比较,认为双跑道独立运行方式是一种先进的管制方法,而且投资少,见效快,可以使机场跑道的容量成倍增长.独立运行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障进近过程中航空器的安全,它对空域、跑道监视设备和监控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出首都机场双跑道独立运行的设想和初步研究,为首都机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与航班延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主要有:天气、机务、商务、航空公司的调配、机场地面保障以及空中交通管制等等,其中空中交通管制原因是最复杂的,往往还与其它原因相互关联。因此如何解决空管的难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了。大部分旅客甚至包括许多民航业内人士对空中交通管制的工作内容,空中交通管制如何影响航班运行不甚了解。下面从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为什么会造成航班延误,以及空中交通管制部门为减少航班延误所做了哪些努力谈谈认识。空中交通管制职责主要是:防止航空器之间相撞,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相撞,确保安全,而加速空中流量,使空中交通更加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用航空》2009,(2):63-63
为提升海航在首都机场航站楼的服务品质,便利国际旅客中转航班,海航在首都机场成功地将国际中转国内航班时间由180分钟缩短至120分钟,为海航实现“以北京为核心的国际网络”的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东子 《航空港》2012,(12):26-29
在日常的航空运输中,影响航班正常的原因多种多样,一般分为天气原因、航空管制、机械故障、旅客原因、飞机调配等几大类。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官方网站资料,"飞机调配"实际上不是一个延误的原因,所有其他具体情况造成航班延误的后续航班,民航都统计为飞机晚到,所有飞机晚到的原因民航都称为"飞机调配"。  相似文献   

12.
11月1日华北地区流量管理及多机场放行协同系统(简称CDM系统)正式启用,目前已运行一个多月,统计数据显示,首都机场11月的航班平均正常率提高了3.21%,石家庄机场航班平均正常率提高了7.7%,天津机场航班平均正常率提高了3.88%,北京南苑机场航班平均正常率提高了2.83%,四机场航班正常率显著提高。本文将为您解读CDM系统的由来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应用。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主要任务包括:间隔航空器、充分利用空域资源和避免管制员工作量过载。而航空公司的主要任务包括:保证航班正点起飞并准时飞抵目的地、确保旅客转机、航班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民航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于航班延误的处理不仅关系到广大旅客、货主的切身利益,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各航空公司的声誉和效益。近年来,中国民航从上至下,都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尤其今年6月~8月间,民航总局发布公告,要求对首都机场航班延误情况进行排名,后20位的航班将被永久性取消。由此可见,中国民航对于航班延误问题的重视程度已经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我们就很有必要对航班延误处置机制与措施进行一定的探讨,力求从中找到一些共性的东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首都机场从国外引进了3套先进的雷达设备,它们是:1990年从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引进的单脉冲二次雷达,1995年从美国雷神公司引进的全固态远程雷达,1996年从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引进的近程雷达。这些雷达的安装、使用大大地加强了首都机场的安全保障能力,为实现北京终端区雷达管制奠定了基础。1997年底,北京终端区开始实施雷达管制,这给雷达设备的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提高百达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水平,缩短设势的故障时间,提供高质量的雷达信号,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先进的言达设备发挥其技术优势是维修管理和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民航飞行量不断增加。目前,首都机场、上海两个机场和广州(含深圳)机场均已进入亚洲最繁忙机场的前列。航空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现行的军民航的管制手段和协调方式不能适应航空管制需求的矛盾。为适应未来我国航空业的发展,根据国家空管建设的总要求,本着有利于维护国家领空主权和适应军民航发展需要的原则,加强航空管制中军民航之间的协调应成为空管规划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未来航空管制中军民航协调的特点军民航管制系统在未来航空业的发展中,不仅是指挥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主要的是一个管制协调机构。…  相似文献   

16.
简讯(二)     
首都机场G220内话通信系统升级成功G220SystemoftheCapitalAirportImproved为确保北京终端区雷达管制的顺到实施,华北空管局从挪威引进了全数字内话通信G22O系统。该系统担负着B都机场地对空无线通信及地对地有线通信等草里任务,由试运行以来,工作正常。但随着航班日益增加,系统需要进一步升级换代。在挪威专家和空管局技术人员共同努hFG22O系统成功件级。升级后的G22O系统运村交加可靠,将为北京雷达*终端管制提供更加优良的通信信号。(丁正沈路)大韩航空公司扭亏为盈KoreanAirTImtoProfit大韩航空公司最近宣布,在采取了一…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伊始,民航华北空管局于1月15日在北京空域实施雷达管制。 华北空管局1997年底在北京终端区成功实施雷达管制,这种现代化、科 学化的空中交通管制方式充分显示了它的优势,大大增加了北京终端区的飞行 流量。现今的首都机场航班日流量已突破640架次。然而,只在北京终端区实 行雷达管制仍无法满足飞行量的日益增长。此次北京区域雷达管制的实施,将使飞机间的操纵间隔缩小,提高空域利用率,增加飞行流量。同时,由于雷达设备可以对飞机进行不间断监控,精确地掌握飞机位置、飞行高度和航向,使 飞机和旅客的安全系数大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给首都机场的航行管制提供更先进的通信设施,一部从挪威引进的GAYEX—210内话集中通信系统近日开始在机场航管楼内投入安装,以达到对原有内通设备扩容的目的。扩容后内话通信系统所提供的操作员席位将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详细分析了机场终端区的飞行,管制程度和空域结构,建立其运宫模型,最终得出计算公式,成功地解决了快速分析计算航班等待和延迟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航班延误是航空运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实现较准确的实时延误预测,对管制员解决空中交通拥挤、减少航班延误意义重大.基于航班计划,建立区域管制空域内单航路的平均延误时间实时预测模型,通过求和可得到空域内多航路的延误预测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模型能够实时预测区域管制空域平均延误时间,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