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墨烯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密度低,具有优良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是极具应用前景的雷达隐身吸波材料,传统的石墨烯吸波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复杂,难以灵活制备复杂结构。超材料作为一种人工电磁介质,以材料自身电磁特性为基础,通过单胞结构设计,可实现高性能超材料微波吸收结构(MetaMaterial Absorber,MMA)的设计,利用3D打印技术复杂结构零件快速成型的优势,可实现树脂基MMA功能结构一体化制造。综述了石墨烯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超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进展,提出一种基于木堆结构的3D打印石墨烯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梯度超材料吸波结构,该结构在4.5~40GHz频段内,具有35.5GHz的超宽频带微波吸收性能(反射损耗低于–10dB)。  相似文献   

2.
点阵结构是一种三维规则排列的多孔结构,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及优异的散热性能,是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的主要载体。由于点阵结构零件的结构复杂,传统加工方法无法直接制备。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通过分层制造方式构建三维实体零件的新型制造技术,在复杂结构制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增材制造点阵结构零件可以极大地降低制件重量,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能源、车辆工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技术优势。本文对增材制造金属点阵结构、极小曲面结构、拓扑优化结构等复杂零件结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归纳,从力学性能、轻量化、能量吸收、散热吸声等应用方向进行了综述,最后总结并展望了金属增材制造点阵结构的优势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面向对象的制造资源规划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制造资源信息构成的基础上,应用面向对象(O-O)与各资源的技术,研究制造资源的结构形式及制造资源与各资源对象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面向对象的制造资源结构模型,为建立制造资源类库乃至工艺知识和工艺数据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对制造资源与生产规划调度(PPS)的关系模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孙中雷  马健  邱弢 《民航学报》2023,(1):109-113
本文针对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在民机结构时,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研究不充分,安全认知不全面,缺乏统一的适航审查要求和符合性验证方法的问题,开展了民用飞机的金属增材制造结构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研究。根据民用飞机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条款,分析了民用飞机金属增材制造结构的适航符合性验证要求,包括材料、工艺、材料强度性能的确定、特殊系数、零件设计、无损检测和制造数据等方面的要求,并针对每项适航符合性验证要求,研究了符合性验证技术和实施路线,给出了增材制造结构的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以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进气道零件为例,给出了金属增材制造结构适航符合性验证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具有二维平面结构和优异综合性能的石墨烯已成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的理想增强体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液态成形法、粉末成形法和复合加工工艺等三大类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通过对不同类型制备技术的原理分析,结合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四种强化机制,总结出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应以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制备技术的突破和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为主。  相似文献   

6.
随着航天装备的发展,对轻质的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技术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推动了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技术的新发展。本文重点从结构复合材料材料体系、制造方法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航天先进结构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新进展,并结合航天飞行器发展需求,对未来航天结构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石墨烯(Graphene)在2004年被首次发现,2010年两位英国科学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石墨烯技术研究被世界各国提升至战略高度,成为最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在锂离子电池、传感器、功能涂料、复合材料等领域不断取得丰硕成果.针对惯性技术轻质功能结构件的应用需求,通过对石墨烯材料技术特征和国内外应用现状进行梳理,结合惯性行业特点,对石墨烯作为惯性器件轻质功能结构材料的应用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介绍了石墨烯/丁腈橡胶(NBR)纳米复合材料的3种主要制备方法,即乳液共混法、溶液共混法和机械混炼法;综述了石墨烯/NBR的物理机械性能、硫化性能、疲劳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摩擦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等;指出通过深入研究石墨烯与NBR分子作用机理来逐步理解石墨烯/NBR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最后,提出未来应加强拓展石墨烯/NBR复合材料在耐介质腐蚀、耐辐照、阻尼、减震、阻燃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工业生产中,因石墨烯自身特性、复杂的工艺操作和昂贵的制造成本,使得制备的石墨烯往往存在结构缺陷且形状不规则。随着石墨烯在复合材料强韧化、人工肌肉等智能材料上的逐渐应用,当其处于动态载荷环境下,缺陷将会对其断裂等力学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掌握石墨烯的断裂特征尤其是动态断裂特征,抑制和控制石墨烯材料应用过程中裂纹扩展的问题,尤为重要。在室温下,石墨烯呈现出绝对的脆性,石墨烯的断裂在微观层面表现为裂尖C-C键的断裂。Xu等人最近对  相似文献   

10.
读来读往     
2009中国国际模具、制造应用设备及相关工业展览会(DMC2009)即将到来,中国制造业又将迎来一届盛会。本期将作为DMC2009的特别策划,围绕模具设计制造与应用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内容。此外,本期还特别增加了"钛合金结构成形及焊接技  相似文献   

11.
增材制造技术(AM)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原理,以计算机模型数据来加工组件的新型制造技术。激光选区熔化(SLM)作为增材制造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以其一体化制造特点和在复杂结构零部件制造领域的显著优势,成为航空航天制造领域的重点发展技术和前沿方向。本文综述了SLM技术的材料体系和应用领域,主要对SLM技术的最新工艺研究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典型应用进行细致分析。重点阐述SLM铁基合金、镍基合金、钛合金和铝合金等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及成果。SLM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存在成形材料内部缺陷多、高性能材料的裂纹及变形、标准体系的欠缺和粉末材料兼容性低等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使其发展受到一定制约,需要在这些方面做更深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石墨烯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采用螺杆挤出机与开炼机将石墨烯分散在环氧树脂体系中,通过拉力试验机、绝缘测试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分析仪(TGA)等对改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及热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材料的常温剪切强度随着石墨烯用量的增加而下降,150℃剪切强度随石墨烯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材料的电阻值随着石墨烯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然后趋于稳定;当温度区间为100℃~140℃时,片层结构石墨烯的加入可明显改变胶膜的黏度范围;材料的热稳定性随着石墨烯用量的增加基本未发生变化;扫描电镜发现石墨烯的引入可大幅度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石墨烯的引入在一定程度提高了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3.
结构健康监测(SHM)实现了工程结构设计与使用上的技术性跨越.将SHM应用于复合材料中,使得智能结构的设计与制造成为了现实.文章重点阐述了飞机复合材料结构SHM技术所面临的技术问题.SHM使飞机复合材料结构得视情维修以及降低其使用周期内成本成为可能,可以促使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制造的优化,最后指出了为实现复合材料SHMS所需要重点研究的理论与技术.  相似文献   

14.
结构制造技术对提高飞机结构效能、减轻结构重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目前飞机结构制造领域正在研究、推广、应用的几种先进结构制造技术及取得的重量效益.以便为我们的型号研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冲击损伤超声回波特性及其成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材料冲击损伤的评估和无损检测,对于复合材料设计、制造和工程应用与服役都显得非常重要。在众多的无损检测方法中,超声是目前用于复合材料冲击损伤检测与评估的一种最为重要的方法。冲击损伤是复合材料制造、特别是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一种损伤形式,由于复合材料自身工艺结构特  相似文献   

16.
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与组织管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制造技术整合了企业内部运行与外部需求,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强调生产制造适应更加细分市场的小批量、多品种的要求,同时强调快速适应变化、抢占先机的新产品导入,从而提高柔性,实现范围经济。但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必须与组织战略、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相匹配,只有如此才能表现为一种“最佳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7.
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无疑是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研究与应用水平的综合体现,焊接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加工方法在飞机发动机及运载火箭制造中始终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焊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不仅能给航空航天结构减重,而且还能为其性能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轻质高效、长寿命、多功能、低成本、快速响应制造是现代飞机结构技术的发展方向,但受限于传统制造技术,一些创新的结构存在"设计得出却造不出"的问题。高能束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为新概念结构工程的实现提供了契机。基于高能束增材制造技术,针对现代飞机结构特征需求,提出了大型整体化、梯度复合化和功能结构一体化等发展方向,创建了新概念构型,开展了设计与评定方法研究,提出了基于技术成熟度的工程化验证模式。  相似文献   

19.
飞行器结构用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与工艺理论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复合材料结构制造工艺是复合材料应用的关键,也是结构设计得以实现的关键。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其成为了结构可靠性、制件质量和成本控制的核心技术。近些年来,随着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与工艺理论得到了很大发展。本文即围绕飞行器结构用复合材料,归纳作者掌握的资料,结合作者近期研究成果,介绍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与工艺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复合材料工艺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展望复合材料制造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促进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用量与应用水平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20.
增材制造技术通过材料逐层打印制备结构,为复杂构件制造提供了新的成形方式。拓扑优化因不依赖于初始构型的选择,可设计出传统理念难以获得的创新构型,已成为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领域高性能、轻量化结构设计的重要手段。拓扑优化与增材制造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潜力,在现代制造业中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回顾了近年来关于增材制造与拓扑优化技术融合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应用成果,包括以材料结构一体化为核心的多尺度/多层级结构优化设计、以设计制造一体化为核心的考虑增材制造工艺约束的优化方法等。同时,也分析了未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如点阵结构性能表征及其尺度关联效应、增材制造材料成形各向异性、功能梯度材料与结构、增材制造材料与结构疲劳特性等对设计方法和成形工艺带来的挑战,为未来相关研究工作和航空航天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