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既有利于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又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介绍了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形式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关键,探讨了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共性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对企业转化绩效影响的作用机理,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科技成果类型与企业转化绩效的关系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与企业转化绩效呈正向相关关系,其中技术入股与产学研合作的正向影响关系最为显著;新技术类型的科技成果采用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入股、自行转化方式时,对企业成果的转化绩效更为显著;新产品类型的科技成果采用产学研合作、政产学研合作方式,对企业成果的转化绩效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企业选择科技成果转化方式、提高成果转化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因素,从而提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依靠科技进步,振兴我国经济,需要把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通过科技成果商品化来实现的。科技成果商品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实现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在目前形势下,影响科技成果商品化的主要问题有科技成果能否产品化,企业如何搞好对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以及转化主体如何做好风险决策等三个方面。笔者仅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看法。 一、企业对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是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关键 企业对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产品转化为商品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介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力的过程问题,目前国内的认识是不一致的,现在我们把比较典型的两种意见分别称为“长过程论”和“短过程论”。所谓长过程论就是指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从基础研究开始,中间经过若干环节,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为止。所谓短过程论是指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只有三  相似文献   

7.
消息与动态     
六一三所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是研究所的宝贵财富,六一三所从1978年到1995年底,共取得科技成果389项,其中民品科技成果99项。民品成果中,除少部分通过生产鉴定(即具备投入批量生产条件)外,多数则是实验室原理样机。为了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六一三所多年来,根据需要和可能优选部分成果,如环保行业的高压静电除尘装置,纺织行业的棉条并条机自调匀整装置,机械加工行业线切割机控制柜等,先后筹集数千万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即现行体制、机制、资金投入、科技成果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过程中推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大中型有国有企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低的现状,指出了加速长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关键,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