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雷卫军  李言俊 《宇航学报》2007,28(6):1452-1457
随着电子器件、材料、工艺的飞速发展,星上DC/DC变换器性能在最近几十年有了很大提高。介绍了星上DC/DC变换器国内外现状发展情况,分别从拓扑结构、控制方式、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结合国内相关技术发展的现状,展望了国内星上DC/DC变换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ZHDC28S05/18W型数字化DC/DC变换器(额定输入28V,输出5V/3.6A)为例,制定了DC/DC变换器辐射总剂量和单粒子效应试验的方案并进行了摸底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更换了集成功率芯片LM2596-ADJ,使产品的抗辐射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从 DC/ DC功能引出隔离阻抗概念 ,进而介绍隔离阻抗的内涵及阻抗三角形分析方法。通过实例验证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指出提高隔离阻抗是增强 DC/ DC模块共模抑制能力的主要途径 ,减小分布电容是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DC/DC电源模块在实际使用中发生的失效为研究背景,介绍了该电源模块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结合本案例中的实际失效情况,对常见电源模块的失效机理进行分析与阐述。最后对电源模块的设计、使用环节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DC/DC变换器启动特性建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和分析了单管正激型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指出变换器内置输入滤波器决定了其启动瞬间阻抗特性;提出变换器内置滤波器构成了二阶欠阻尼系统,当有阶跃电压输入时,滤波电容充电电流会产生衰减振荡,即为浪涌电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拉普拉斯变换"对浪涌电流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推导出浪涌电流的时域公式。提出了单管正激型DC/DC变换器启动特性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建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在空间环境辐射效应的影响下卫星器件DC/DC电源转换器抗单粒子效应的实验研究工作.文章阐述了单粒子效应的机理及其对卫星器件的影响,并且介绍了利用串列加速器模拟空间辐射效应的实验.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Kr离子,对双路输出的DC/DC电源变换器开展了单粒子效应试验研究,分析了在空载和加载两种偏置条件下的试验结果,指出内部功率MOSFETs器件的漏-源端电压在单粒子辐照条件下超出了器件的击穿电压是导致DC/DC电源变换器单粒子功能失效的直接原因,最后给出了航天器电源系统抗辐射设计和功率MOSFETs器件选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子健  秦伟  吴新科 《上海航天》2020,37(2):139-145
为了提高航天领域高压直流母线DC/DC变换器的效率性能和功率密度,基于氮化镓器件和谐振变换器拓扑,研究矩阵变压器和平面磁元件的优化方法,提出了一种包含等效半匝绕组的变压器绕组结构,实现了多个并联副边绕组间以及多个并联整流器件间的均流,降低了损耗,提高了低压大电流输出时的效率。此外,还研究了模块的并联均流方法,搭建了270 V转28 V、1.2 kW输出的模块单体样机和2.4 kW的多模块并联样机,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宇航用元器件可靠性验证要求,提出宇航用100 V厚膜DC/DC电源变换器的极限评估方法.以新研典型产品为例,依据型号应用的关键参数、相关极限判据和器件详细规范初稿,制定极限评估试验项目及其方法、条件,进行针对性的电应力、温度应力、机械应力等极限试验,并依据试验结果分析器件的各类极限、可靠性裕量等信息,为宇航用100...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航天器DC/DC电源多性能退化的特征,利用Wiener过程结合加速模型建立产品的加速性能退化模型,采用计及相关性的Copula函数对不同性能的退化数据进行融合,提出一种基于多元性能加速退化的寿命评估方法。以某型号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对通过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获得的多元性能退化数据进行建模评估,得到产品的失效激活能与使用寿命的评估结果。该方法可缩短产品寿命评估试验的时间,合理评价不同性能退化过程之间的相关性,充分利用有限的试验数据,为具有多性能退化特征的航天小子样产品寿命评估工作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不对称控制方案是半桥隔离DC—DC变换器实现零电压开关(ZVS)的一种途径。但是由于电压不平稳和电流分量的压力,它不适宜于宽范围的输入电压。本文提出了一个半桥隔离dc—dc变换器的新“改变占空比PWM控制”方案,可以在没有不对称代价以及不增加额外元件的情况下实现ZVS工作。因为两个开关的占空比宽度保持相等。不对称电流和电压压力问题就消除了。说明了工作原理和主要特征。实验结果证实了用所提出的“改变占空比”控制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尤其是在较高的开关频率。  相似文献   

12.
航天设备中普遍采用的DC/DC电源变换器,在高频开关状态下工作时引进了严重的电磁干扰,本文结合具体设备的EMC试验中出现的“超标”现象,对应用Interpoint滤波模块与DC/DC电源变换器模块配套使用的电路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介绍了EMC加固试验的探索与实践中,设计必要的补偿电路,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或抑制各种高频噪声与电磁干扰。消除“超标”现象,达到较好的电磁兼容效果。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组合电源的缺点及电源标准化的意义,简介了QJ1228A—95《模块式 DC/DC电源变换器系列》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标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DC/DC模块电源为例 ,介绍了 2 5所型号产品“三化”项目的确定、研究和开发的过程 ,以及“三化”产品应用的实施措施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郝涛 《航天制造技术》1995,(1):24-25,34
介绍了一种新型隔离大直流-直流电源变换器,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电路特点以及其主要技术指标。该变换器采用双输出脉宽调制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程双 《空载雷达》1996,(1):75-85
本文给出了工作在恒定频率下、开关损耗接近零的两种不同谐振DC/DC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图。给出的电路结构图还具有以下特点:1)开关损耗、缓总损耗近似为零;2)跨接在全桥开关输出二级管上的电压强度低;3)降低了对输出滤波器的要求;4)满负荷时不增加导电损耗。  相似文献   

17.
从航天型号二次电源的特点、传统的集中供电的弊端提出了型号二次电源实施“三化”的意义,其基础是采用分散供电的方案,并以DC/DC模块电源为例,阐述了“三化”研制过程、应用效果与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18.
涉及到64位微处理机使用的低压大电流输出DC—DC转换器,为了提高其动态响应而开发出同步并联倍流整流器。因此,在输出为1.3V/130A的原型机上以300A/μs的转换速率实现了50mV的输出电压偏差。  相似文献   

19.
<正>功能与特点累计设备工作时间。为装备使用管理提供数据,体积小、功率小、不加电可读数。H/SZ系列时间累加器计时范围:0-9999计时精度:0.1%工作环境温度:-55℃-+70℃工作电压:DC28V; DC12V; DC5V;其它条件符合GJB150-89相关要求FS系列时间累加器计时范围:0-9999计时精度:0.1%工作环境温度:-55℃-+70℃工作电压:DC 5V-40V;其它条件符合GJB150-89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