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吴世龙  罗景青 《宇航学报》2006,27(6):1378-1381
基于微小卫星的侦察与无源定位技术是目前各国广泛研究的问题之一。为了克服有效载荷的限制,寻求适于星载的接收阵列形式,文中针对两种非均匀间距L型稀布阵,采用二维MUSIC算法分析了阵列对地面辐射源的测向性能,并与等间距及同孔径的均匀L阵进行了比较,利用Matlab编程,给出了仿真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考虑的非均匀间距阵稀布L阵能够实现对地面辐射源的高精度测向,测向性能明显优于同孔径(等间距)阵。  相似文献   

2.
邵华  苏卫民  顾红  陈刚 《宇航学报》2013,34(2):254-261
针对基于偶数(2q)阶累积量的测向算法中测向性能提高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嵌套 L 型阵列的2维测向算法。首先利用阵列的多级嵌套结构和2q阶累积量,形成具有更多自由度的虚拟均匀面阵;然后使用2维平滑方法,恢复其2q阶累积量矩阵的秩; 采用2维MUSIC算法,进行方位角和俯仰角的估计。与常规的2q MUSIC 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不仅具有更好的测向精度,而且由于虚拟均匀阵包含更多的虚拟阵元,因此能够估计更多信源的方位角。另外,针对该L型阵列的最优配置问题,推导了各级子阵阵元数的最优和次优分配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这些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何山红  谢继东 《宇航学报》2006,27(2):250-255
为提高宽带干涉仪测向圆阵性能,首次提出了利用套筒天线代替常规加载宽带偶极子作为测向阵列单元.利用Fourier变换结合矩量法分析了套筒天线组成的测向圆阵的电磁特性,并利用HFSS软件对部分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在得出阵列电磁特性的基础上再运用基于空间距离的相关数据处理方法统计分析了测向圆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测向圆阵,由于套筒天线构成的测向圆阵增益高、消除了广义谐振现象,使测向圆阵的灵敏度、测向精度均得到较大提高.相应地模糊度减小、稳健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无线电磁环境和多样应用场景下,传统无线电监测设备已经无法实现对非法无线电干扰信号源快速准确监测的问题,利用正交偶极子天线阵元俯仰维波束合成定向天线子阵列高增益、双基线干涉仪高测向精度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国产化非线阵双基线干涉仪的无线电监测设备。结合非线阵双基线干涉仪测向技术和信息化设备安全自主可控要求,对设备使用的硬件、软件进行国产化替代应用验证,证实其满足瞬时360°全方位高灵敏度和高精度测向技术要求。它具备不受使用地形环境限制、机动灵活等特点,能够适应车载、便携和无人机载等多平台无线电监测要求,破解了制约无线电监测设备自主可控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非同向阵列是指阵元指向互不相同的阵列,其在辐射源测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侦察。由于多径传输、电离层折射等传播因素的影响,电子侦察面临着更多的(椭)圆极化信号,现有的非同向阵列测向方法对(椭)圆极化信号存在固有的测向偏差。研究了电磁波及天线极化对非同向阵列测向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对称二元阵的非同向阵列测向方法,能够测量任意极化信号的到达方向,对于非同向阵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仿真结果对文中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测向模型对非均匀阵列的单信号源和多信号源进行来波方位估计。仿真实验表明,在非均匀阵列情况下基于RBF神经网络的DOA估计方法比常规的测向方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邵尉  钱祖平  王培章  晋军 《遥测遥控》2012,(2):19-21,26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阵列内插技术的非均匀面阵单快拍自适应处理方法。首先,通过虚拟阵列内插技术将非均匀面阵转化为均匀面阵,继而采用均匀面阵的单快拍方法对其进行自适应处理,从而突破了非均匀面阵单快拍处理瓶颈,实现了期望信号恢复和干扰置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方法进行性能验证。  相似文献   

8.
针对卫星无源定位系统对辐射源高精度定位的要求,以及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下时频重叠信号测向定位的难题,提出了单星阵列信号处理测向的方法,并对干涉仪和阵列信号处理测向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比较,结果显示阵列信号处理测向比相位干涉仪具有更高的精度,在存在模型误差的情况下,基于盲源分离的测向算法比经典子空间投影测向算法具有更高的分辨力。  相似文献   

9.
由于阵列互耦效应破坏了阵列各阵元接收数据之间的相位关系,导致阵列测向效果显著恶化。为此,利用均匀线形阵列互耦矩阵的带状Toeplitz结构,通过在阵列两侧分别增加一个与原始阵列阵元一样的辅助阵元,很好地补偿了互耦效应对原始阵列接收数据的影响,得到了理想的阵列测向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反辐射导弹(ARM)的有效杀伤力,基于非相干两点源的诱偏原理,设计了一种弹载小型圆阵,同时在改进最小模算法(MNM)的基础上,估计辐射源的到达角(DOA),从而实现对目标雷达及诱饵的定位。给出了均匀圆阵下最小模算法的原理及其改进算法,并对七元阵结构下的非相干的三辐射源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星载GNSS-R测高系统采用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和干涉互相关处理方式,接收北斗导航卫星和GPS导航卫星发射的L波段导航直射信号与海面反射信号,进行海面高度探测。详细介绍GNSS-R测高系统设计与实现、集成和外场试验等,外场试验不仅验证了相控阵GNSS-R测高系统功能,更重要的是验证了核心软件算法的正确性。GNSS-R测高系统适用于中尺度海洋现象的观测,可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扩展雷达高度计的观测能力,并与之相互补充,有利于对复杂海面的中尺度结构进行较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GNSS-R测高仪为星载高精度海面高度探测提供了新型载荷。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Holder系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脉内特征提取方法,称之为对称Holder系数法。给出了对称Holder系数的定义,描述了基于对称Holder系数的特征提取算法。可以看出对称Holder系数法包含了相像系数法,后者只是前者的一种特例,且该方法相对于Holder系数法,其复杂度将减少一半。文中选择了6种典型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称Holder系数在取不同类型时均获得了很好的正确识别率,并且当对称Holder系数所选取的类型不为相像系数时,可以获得更高正确识别率。  相似文献   

13.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e report the effects of simulated microgravity conditions (clinostat) on the induction of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in human lymphocytes in vitro by (R) Bleomycin.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have been analysed by means of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sation (FISH) and chromosome-specific composite DNA probes (chromosome paint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under simulated microgravity conditions, the levels of both symmetrical and asymmetrical (dicentrics, rings), the number of cells bearing "complex" aberrations and hence the total numbers of aber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at any of the dose-levels assayed, compared to the parallel treatments performed as 1g control ("ground"). Furthermore, the ratio symmetrical:asymmetrical translocations was markedly elevated under simulated microgravity conditions, compared to the findings usually observed under "normal" 1g conditions. On these bases, we are much inclined to believe that simulated microgravity, rather than limiting the resealing of DNA double strand breaks (DSB's) induced by genotoxic agents is influencing in terms of enhancement the misrejoining of DSB's which is actu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fixation of the original lesions to DNA into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In addition, the possible different misrepair processes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symmetrical and asymmetrical translocations might be differentially influenced by microgravity being the symmetrical translocations significantly more re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
陈璐  毕大平  潘继飞 《宇航学报》2019,40(1):94-101
针对L型嵌套阵列二维角度估计问题,提出一种三重混合范数块稀疏重构算法。首先,建立一种俯仰角和方位角可分离的二维稀疏测向模型,将两个维度采样点分块,分别计算联合协方差矩阵,二维角度估计问题被转化为联合协方差矩阵稀疏优化问题;为减小计算复杂度,建立三重混合范数块稀疏重构模型,利用交叉迭代的方法得到稀疏解,实现了二维角度估计,并且可以自动配对。仿真试验表明,三重混合范数稀疏重构算法能够有效估计多个辐射源的二维角度,分辨率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与传统算法相比,在低信噪比和小快拍数的条件下,均优于传统二维角度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普勒变化率的单星无源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星测向定位中干涉仪设备复杂、卫星姿态测量要求高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普勒变化率的单星无源定位方法。在分析定位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网格搜索定位计算方法,并对定位中出现的模糊问题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定位误差与测量精度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频率变化率的单星定位方法可得到较高精度的定位结果,GDOP分布表明对星下点两侧对称区域内的目标辐射源可实现定位。  相似文献   

16.
孙海浪  陶海红  张娟 《宇航学报》2010,31(3):830-837
提出了一种用于星载赋形天线抗多个相干干扰的基于频域单 快拍的测向算法,该方法首先采用频域多目标测向算法实现多干扰源的方向估计;基于 估计出的干扰源到达方向,对相干信号采用陷零投影矩阵对强目标陷零,以达到对强干扰 进行抑制从而测出弱干扰,较好地保证了相干强弱信号测向的准确性,从而有效地对同 时强弱相干干扰进行抑制。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阵元指向未知情形的极化敏感阵列信号波达方向(DOA)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降秩准则将信号方向、极化和阵元指向信息进行解耦,通过唯角度参数搜索完成信号DOA估计,避免了复杂的多维寻优。讨论了新方法实现无模糊DOA估计的必要条件,并将其与利用错误指向信息的DOA估计方法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对于阵元指向未知或存在一定误差的场合,该算法的估计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