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兑 《太空探索》2001,(8):16-17
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是为发射美国的铱卫星,在长征二号丙火箭基础上经过改型而发展的一种多用途低轨道运载火箭。 1993年4月,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签订了铱星发射服务合同。按合同要  相似文献   

2.
长征二号火箭是我国在7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两级常规燃料运载火箭,于1974年11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首次发射,以后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捆绑等系列火箭。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则是为适应铱星发射的需要而在长征二号丙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多用途的低轨道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春天。两颗美国制造的卫星从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乘坐长征二号丙改火箭,飞向遥遥600余千米的空间运行轨道。 这是长征火箭的第50次发射,一个竖起新一座丰碑的杰作。 中国的火箭,美国的卫星,长征火箭的第50次发射,竟然发生在两个航天大国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必然联系就是成熟了的中国长征火箭,已可以承接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卫星的发射服务,特别是在低轨道卫星发射服务上,更是大有可为。据统计,长征火箭已实施了15次对外发射服务和5次搭载服务。这次发射完成后,依据合同,长征二号丙改和长征三号乙火箭还要连续多次进行对  相似文献   

4.
武铠 《太空探索》2004,(10):2-3
8月29日15时5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今年继“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和“探测二号”3颗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传来的捷报。这3次发射升空的火箭,同属我国的“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丙系列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5.
4月18日晚23点59分,中国航天长征系列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其优美的腾空姿势把“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纳星一号”两颗卫星送入太空,成功完成了一箭送双星的发射任务,书写了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9箭11星的火红开篇之作。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A、B星(“环境一号”A、B星)送入太空,约51min后,卫星准确进入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担任此次发射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是该系列火箭的第31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  相似文献   

7.
4月18日晚23点59分,中国航天长征系列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其优美的腾空姿势把“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纳星一号”两颗卫星送入太空,成功完成了一箭送双星的发射任务,书写了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9箭11星的火红开篇之作。金牌火箭刷新自我火箭按预定计划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2005年8月2日,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素有“金牌火箭”美称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9.
空间扫描     
“长二丙”改进型火箭首发成功9月1日晚10点,我国制造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成功,两颗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铱星”模拟星被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次发射。这次发射是为摩托罗拉公司正式发射“铱星”而进行的一次模拟星发射试验,用以检验改进后的“长二丙”火箭的性能和质量,检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综合发射能力,这次模拟发射试验的成功,使美方对正式发射“铱星”充满信心。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完成在轨测试由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新一代中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现已完…  相似文献   

10.
1978年,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进行了适应性的技术改进设计,把火箭长度由32米增加到35米,总起飞推力达到280吨,使其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从1.8吨提高到2.5吨,以满足发射更重的返回式卫星的需要,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丙。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8月18日17时28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2.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21日签订了卫星发射服务合同。长城公司根据合同将用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发射“韩国多用途2号”对地观测卫星(“阿里郎2号”)。这是长城公司首次为韩国提供卫星发射服务。 “韩国多用途2号”卫星是韩国宇宙航空研究院在政府的支持下开  相似文献   

13.
国内动态     
星辰 《国际太空》2023,(8):66-67
<正>长二丙/远征一号S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7月9日19时0分,长征二号丙/远征一号S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与以往相比,此次任务远征一号S上面级采用新型曲面栅格过渡段,该部段减重35%,提升了火箭运载能力。测量系统首次采用天地基一体化测控模式,可自由切换天基与地基测控时间,具备全程无盲区测控能力,任务适应性得到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4.
《太空探索》2007,(8):36-39
1978年,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经过适应性的技术改进设计,研制成功一种新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全长约4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3.9吨。  相似文献   

15.
1998年10月31日,航天成果鉴定会的一大批专家济济一堂,对已成功进行5次发射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进行了鉴定。经过认真讨论,专家们认为,长二丙改火箭新研制的上面级经受了国内运载火箭从未遇到的长时间无动力滑行、真空环境以及高空辐射、高空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1月18日18点4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声巨响震破了山谷的寂静,在橘红色火焰的助推下,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护送着我国新技术演示验证卫星——试验卫星二号刺破长天,将2004年中国航天“八箭十星”任务中的最后一颗卫星顺利送入轨道。这也是素有“金牌火箭”之称的“长二丙”在一年时间内连续第5次成功发射,这无疑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7.
国内动态     
<正>长二丙火箭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8月9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将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户为应急管理部和生态环境部。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与05卫星采取双星在轨组网运行模式,具备获取全球5米S波段雷达图像数据能力,为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8.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36-39
1978年,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经过适应性的技术改进设计,研制成功一种新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全长约4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3.9吨.  相似文献   

19.
欧洲空间局(ESA)在1994年3月底宣布,将于1996年4月用阿里安一5火箭发射一个3吨重的无人回收舱,同时还要为阿拉伯联盟发射一颗商业通信卫星,这将是阿里安一5火箭进行首次应用发射携带的两个主要载荷。阿里安一5火箭是欧洲空间局目前正在研制的一种大推力新型火箭。研制经费60亿美元,其中包括两次试验性飞行,一旦试飞成功,便会转入商业发射。在1996年4月阿里安一5火箭发射期间,在火箭主发动机关机被抛弃之后,回收舱就与火箭分离,尔后阿里安一5火箭的第二级点火,将阿拉伯一2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20.
正1概述2008年9月6日,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简称环境减灾一号A、B,HJ-1A/B)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升空,至2018年9月6日,已整整运行10年。在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的精心运营管理下,目前双星仍在按业务需求开展遥感任务,成为我国寿命最长的遥感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