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模锻件毛坯(简称:毛坯)尺寸公差与零件机械加工一般公差相互差异、矛盾和关联等因素,介绍了毛坯和零件之间公差与配合等关系,重点从零件设计、结构尺寸要求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对模锻件毛坯图公差设计进行描述,同时对零件图的尺寸公差使用提出了新观点,优化了毛坯图加工面和非加工面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结合实例合理分配了毛坯尺寸公差与极限偏差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概述由于任何加工方法都不可能制造出没有误差的零件,所以,为了保证满足零件在产品中的功能要求,必须对零件上的各个几何要素规定适当的形状和位置公差。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各种加工设备都具有其保证精度或常用精度,即其加工误差不会超出某一极限值。所以当某种加工方法的常用精度能够满足零件的功能要求时,就不必在设计图样上逐一用框格形式加以标注,而只需要以适当的方式给予说明即可。这类形位公差即称为一般公差。又因它们不用形位公差框格的形式在零件图样上标注,所以又称未注形位公差。当零件上某要素的形位精度要求高于一般…  相似文献   

3.
基于活门轴(又称为柱塞)圆柱度公差是圆柱面横截面形状误差和轴截面形位误差的综合的原理,研制柱塞圆柱度公差专用测量仪。通过测量柱塞零件表面的径向全跳动公差实现柱塞工作面圆柱度公差的合格性评定。  相似文献   

4.
在近净成形类零件自适应加工的过程中,针对传统配准算法无法有效约束零件形位公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满意度函数和灰关联度的多公差约束配准算法,将公差间平衡关系转化为多目标协同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首先,确定零件各公差的评价方法与表征形式,将测量数据与理论模型偏差量视为轮廓度求解裕度。然后,运用满意度函数对各公差偏差量进行评估,依据灰关联度理论计算出各公差间的关联程度。最后,根据Lagrange方法构建带约束非线性最小二乘形式的求解方程,并采用BFGS算法(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拟牛顿迭代算法)进行刚性变换参数求解。采用某型号精锻叶片进行算法验证,结果显示轮廓度公差合格率由96.86%上升为99.40%。  相似文献   

5.
飞机结构中包含大量的弱刚性柔性零件,柔性零件在装配中的受力变形,是影响飞机尺寸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仅考虑零件几何误差进行装配偏差建模的不足,结合一阶摄动理论和有限元方法,提出了耦合柔性零件几何和材料误差的装配偏差统计分析(SVA_GM)方法。该方法运用影响系数法建立零件几何、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误差与装配偏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泰勒公式推导了装配偏差的均值和协方差方程。结合薄板、某飞机平尾前缘组件两个装配实例,将该方法与基于ANSYS的有限元装配过程仿真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装配偏差均值和标准差非常吻合,但在计算时间上前者只用了30s,而后者用了250min,前者算法效率远高于后者。实验还表明材料误差对装配偏差具有明显影响,其中弹性模量的影响大于泊松比,与仅考虑几何误差的装配偏差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对装配偏差的预测更加真实准确。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贯彻HB5800—82《一般公差》时,曾对零件中螺纹长度偏差的确定引起了争议。如图1中零件尺寸A(A=20)的极限偏差是按“螺纹长度”确定?还是按“长度”确定?争议结果有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7.
齿轮误差数值的规定,应符合制造过程的工艺性规律。这就是说:要根据误差随齿轮参数(主要是模数、分度圆直径、齿宽等)增长的工艺规律性,来确定在同一精度等级内各项齿轮误差的计算方程,知道了对一定等级所规定的公差计算式,应用一定的公比(?)就可求得其他等级的公差值。确定齿轮偏差与其参数的关系这个问题是制订齿轮公差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在航空发动机零件加工过程中,为了减小由于加工、设计和测量基准不统一而导致的误差累积和加工工序中形位公差 的综合影响,从工艺尺寸链计算的难点闭环的判断和形位公差的处理分析入手,总结闭环判断的原则和判断技巧,应用尺寸链计算 (Dimensional Chain Calculation,DCC)对航空发动机输出轴零件的基准转换和形位公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CC 软件相比传统的 手工计算,具有计算效率高和精确度高的优势;形位公差的处理结果更准确,解决了工艺复合的尺寸链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9.
1.适用范围 本国际标准所规定的中径和牙顶直径偏差符合ISO_261《ISO通用公制螺纹——一般设计》。 本标准所规定的极限尺寸以ISO_965/Ⅰ中所规定的基本偏差和公差为依据。 2.定义 公差标记按表中“公差等级”一栏中所规定的公差等级表示。 例如:M6—6H M6—5g6g 螺纹零件间的配合用内螺纹的公差和外螺纹的公差其间用一斜线“/”隔开来表示。 例如:M6—6H/5g6g  相似文献   

10.
国家标准GBll83-75将形位公差区分为独立公差和相关公差两大类.在生产中,如能正确区分与应用这两类公差,对保证产品质量,简化零部件的制造与检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都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应用相关公差概念可以挽救那些形位误差超差,但不影响装配使用的零件免于报废,更有其现实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电性能指标,高性能雷达罩对形状误差有着严格的要求。本文采用雷达罩成型模具型面修正与雷达罩内轮廓面磨削相结合的形状误差控制方法,利用测量机测量雷达罩试验件并计算雷达罩偏差,根据偏差反向补偿修正模具;雷达罩经过半精加工后,再根据测量数据和几何厚度偏差,拟合出符合电厚度公差要求的内轮廓面并对雷达罩进行磨削,以提高雷达罩的制造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型支线客机缝翼前缘蒙皮在装配阶段多频次出现的装配偏差问题,通过对缝翼整体曲度外形进行全面分析,以缝翼整体外形趋势和装配需求为基础,改变单个缝翼蒙皮零件成形工艺、合理配置零件公差,最终通过提升单个蒙皮外形质量,保证飞机缝翼组件装配后的外形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能够利用尾喷管同步环推力测试实验评估其合格率,提出了可调尾喷管灵活性仿真预测方法,并利用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零件表面加工精度和几何公差对其灵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粗糙度等级的降低,可调尾喷管调节片与密封片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在尺寸公差为(-0.1,+0.1),零件几何尺寸越大,调节片与密封片之间的摩擦阻力越大;在表面粗糙度为不大于Ra6.3条件下,基于基本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够满足伸展和收缩过程动作响应灵活性要求(0.2s内)。因此,为了满足可调尾喷管伸展和收缩灵活性要求,其各零件公差应控制在下偏差范围内,并相应提高表面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GB/T1800.2-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简称新国标)对标准公差等级代号、基本偏差代号、上偏差代号、下偏差代号,公差带的表示、注公差尺寸的表示、配合的表示,注公差尺寸的解释,配合基准制和配合分类,基准温度和...  相似文献   

15.
烟支重量控制系统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娴支重量控制系统响应速度慢、重量偏差大等问题,提出了烟支平均重量的模糊PID控制算法,给出了该算法的详细描述,控制器用平均重赶的偏差和变化率来维持一个恒定的输出烟支重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调整时间短、稳态误差小、超调量小,采用模糊PID控制器比采用传统的PID控制器可以得到更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形状误差标准和形状误差评定方法是建立在几何学基础上的形状公差带问题.作者在研究回转体零件圆度误差评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统计圆度误差的概率分布,并进行实验测量和数据采集,将拟合后的圆度误差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统计分布结果,证明符合一定的概率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公差原则》在我厂宣贯国标《公差原则》已发布多年,但我厂在产品零件图样的标注中却极少采用,设计员大多仍按老办法标注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因而在零件图样上出现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为此,厂总工程师批准在今年内分四期对全厂技术人员和检验员进行《公差原则》标准...  相似文献   

18.
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以下简称形位公差)是一项基础标准,是对零件表面形状和零件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的要求.形位公差同尺寸公差、表面光洁度一样,是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国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公差项目的特征要求,对某产品零件孔系加工的生产实际进行了工艺分析,对造成零件孔系加工误差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了造成误差的根本原因是工艺装备结构设计带来的系统误差过大和加工工艺方法的缺陷的影响。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工艺装备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并对加工工艺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达到了预期的加工目的。这种技术工作方法,对生产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基本要求,也是解决机械制造工艺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产品生产中,通过可预见性的模型计算与数字拟合装配、气动外缘公差尺寸链的分析,制定零件公差状态、调整工装设计补偿量、进行数字化工程数据控制,进而在装配过程中采用多种数字化手段:如激光跟踪仪的使用,CATIA的现场数字拟合产品零件最优装配等,进行数字装配时的工艺补偿.此种装配方案能够减少或避免干涉,确保按规范要求顺利完成复合材料结构件的装配;降低了组件的超差率,从而节省产品的生产成本;减少了装配过程中的误差累积,能够把产品的气动外形控制在设计要求公差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