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虽然波音飞机和空客飞机结构修理的基本方法大同小异,但在细节问题上仍然有所区别,本文对这些区别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总结了两大机型结构修理的异同,有利于提高结构修理的效率,并为相关维护人员的培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昕 《国际航空》2011,(7):26-28
商用飞机历来是航展竞争最为激烈的部分,空客与波音势均力敌的较量已有时日,但本次航展上,仅仅因为一款机型—A320NEO,这种均衡的态势在巴黎被打破。  相似文献   

3.
郭珣 《航空世界》2011,(9):42-43
众所周知,现今在中国民航所服役的飞机主要是波音和空客两大系列.如果您是一名经常来往国内各地的“飞客”想必对波音B737和空客A320两类机型的飞机有所了解,但是您若只是偶尔乘坐飞机出行的乘客,当你站在停机坪上可否能区分这两类飞机呢?波音737是美国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所研制的一款中短程运输飞机,也就是大家经常所说的“单通...  相似文献   

4.
宽体机市场一直是波音、空客两大飞机制造商争夺的焦点。A380和波音787两款新机型在各自定位的市场中都有了很好发展,大量的储备订单为后续的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未来几年,A350XWB与波音777、787竞争会愈加激烈,而空客A330与波音777曾经良好销售业绩能否得以保持,还需要市场进一步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基于干线飞机改装的超大型公务机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这也使波音和空客两大飞机制造商组建了专门的公务机部门,但两大公司在公务机业务上可发挥的空间不大。  相似文献   

6.
7月3日,空客宣布出资约6亿美元在美国建造飞机总装厂,并表示将在美国与波音抢夺市场份额。新工厂位于亚拉巴马州莫比亚市,将负责A319、A320和A321三个机型的总装生产。  相似文献   

7.
根据MRO Prospector的数据,空客与波音的窄体飞机的可靠性数据非常接近,如空客A320和波音737NG的飞行可靠率均为99.83%~99.98%。作为全球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之一,国际租赁金  相似文献   

8.
大型飞机总装配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从飞机制造的全局角度,从系统地研究波音和空客现有的先进装配技术入手,清楚地掌握波音和空客在大型飞机装配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现代先进的飞机装配技术体系及其数据的管理方法,提炼出适合我国的研制大型飞机装配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晓诚 《国际航空》2009,(7):69-70
本文简要介绍了空客、波音、庞巴迪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飞机健康管理产品与服务,同时描述了该项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用大型飞机座舱制冷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用大型飞机制冷系统的设计,既要满足舱内乘客的温度舒适性,又要增加电子设备的工作可靠性。波音和空客飞机是民用大型飞机的典型代表,对波音787飞机座舱采用的制冷系统进行分析,对我国开展大型飞机的相关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研究空战过程中攻防双方的机动平面控制问题。首先介绍了机动平面的控制目标是使得机动平面与瞄准平面重合或反向重合,然后推导了机动平面与瞄准平面的夹角,进而得到机动平面与瞄准平面重合的充要条件,给出了保证机动平面与瞄准平面重合、反向重合的控制指令,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得控制指令能够实现对机动平面快速准确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应用于空战数值仿真的战斗机曲线跟踪的数学模型。首先介绍了机动平面与瞄准平面的概念.给出了它们相重合的条件。导出了战斗机以调整速度进行曲线跟踪时的需用过载,及以最大转弯角速度进行曲线跟踪时的需用过载。根据导引运动学原理,讨论了战斗机为实现武器发射应进行的机动飞行。利用该模型对空战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A combination probe for time-resolved measurements of unsteady compressible flows in transonic wind tunnels is described. The probe measures stagnation (total)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static pressure, and flow angles in two planes. From these, the fluctuating mass flux, Mach number, and velocity, as well as their components in three directions, can be deduced. The combination probe consists of a dual hot-wire aspirat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probe mounted piggyback with a high-frequency angle probe. The angle probe has four surface-mounted silicon pressure sensors. A scheme for retrieving from the four pressure signals the stagnation and static pressures. Mach number, and flow angles in two planes, is described. The calibrations forming the base for this procedure, obtained from steady-state tests, are given. Typical data obtained in the Karman vortex street shed from a cylinder and at the exit of a Mach 0.4 air jet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基于测向交叉定位的双机协同无源定位原理,构建了误差模型,给出了影响定位误差的因素。并从双机定位基线、目标机进入距离和目标机进入方位三个因素进行了双机协同无源定位误差的仿真。通过基于定位精度要求的试飞剖面设计,给出了两种典型的双机协同无源定位试飞航线,并给出试飞结果评估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15.
战机作战效能的综合指数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作战需求,分析了影响战机作战效能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因素,包括直接攻击指标因素和各种保障指标因素,在一般指数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战机作战效能的综合指数评价模型框架,并用该方法对国外部分主战战机作战效能开展了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6.
沈海军  刘毅 《飞机设计》2011,31(5):22-25
对波音737飞机主起落架安装部位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基于30余年来波音737系列飞机运营主起落架安装部位的相关服务通报,概括了737系列飞机主起落架安装部位曾出现过的故障;进而分析了这些故障出现的原因,列举了波音公司实践中针对这些故障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本文工作对我国大型客机的设计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镍基单晶高温疲劳寿命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滑移平面作为临界平面,并以滑移平面上的细观参量作为损伤参量研究材料损伤行为能很好地体现镍基单晶破坏的物理机制.滑移平面上细观参量通过本构模型相互联系,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导致寿命建模时难以得到合理稳定的材料常数.为此,引入主成分分析方法消除初始细观参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影响,确定了临界平面主导损伤因子,并基于主导损伤因子建立了寿命模型.对比直接采用初始细观参量建立的寿命模型,该模型形式更为简单,材料常数稳定、合理,反映了细观参量对镍基单晶损伤影响的量化特征.采用760℃与980℃下DD6高温疲劳试验结果对寿命模型进行验证,试验寿命基本落在预测寿命的3倍分散带内.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高速飞行时副翼效率不足的问题 ,现代战斗机在横航向操纵中广泛采用了差动平尾和方向舵辅助滚转 ,这样适用于常规操纵飞机的横航向运动方程已不能应用于此类飞机。本文重新推导了针对此类飞机的横航向运动方程和传递函数 ,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可以为飞行品质分析、飞行模拟和空战仿真提供可用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三维粘性流数值计算在多级透平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宁  张振家  王松涛  冯国泰 《推进技术》1999,20(5):57-61,71
给出了一种可以在多级透平环境中模拟三维粘性流动的数值方法,这种方法在各叶栅排作了相对定常流动的假设, 各叶栅排间通过“混合平面”传递参数。“混合平面”间传递周向平均的气动参数, 但保持了径向参数的变化和本列参数的周向不均匀性, 同时考虑了变比热容对多级透平计算的影响。通过对一NASA 透平级的计算, 证实计算结果不仅和实验结果吻合的非常好, 而且很好地描述了流动的粘性效应和透平级内的涡结构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临界面法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薄壁管拉扭疲劳试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多轴损伤临界面上的应力与应变变化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多轴疲劳临界损伤平面原理,利用多轴临界面上的剪切应变幅与相邻两个最大剪切应变值γmax之间的法向应变幅ε*n作为形成多轴疲劳损伤参量的主要参数,提出基于拉伸和剪切两种形式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所提出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不含有任何材料常数,并可同时适用与多轴比例与非比例加载情况,且可退化成单轴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