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斯 《太空探索》1995,(2):20-20
衰1:极地轨道气象卫星表含: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拥有者卫星轨道高度(公里)发射时间欧洲气象卫星组织极轨气象卫星一1极轨气象卫星一2极轨气象卫星一38278278272000-2005未定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诺阿一n诺阿一12诺阿一J诺阿一K诺阿一L诺阿一M诺阿一N诺阿一N,NPOESS一lNPOESS一2NPOESS一3850850850850850850850850824824824198819911994199619971998200020032006未定未定中国风云一IC风云一ID870870本世纪本世纪俄罗斯流星2一21流星3一5流星3一7流星3一8流星3M一1流星3M一21200120012001200925925199319911994199619982000 邮购航天纪…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5月15日9时5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4B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1颗海洋探测卫星—— 海洋-1和极轨气象卫星风云-1D送入太空。 卫星发射升空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组织所属测控站进行了实时跟踪测控,并及时计算出卫星入轨参数。目前,这两颗卫星均运行正常,风云-1D已传回清晰的气象云图,海洋-1也传回首幅图像。 海洋-1卫星的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卫星遥感应用领域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风云-1D气象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代太阳同步轨道业务应用气象卫星,主要任务是获…  相似文献   

3.
风云-2C静止气象卫星升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2004年10月19日成功发射了风云-2C静止气象卫星(FY-2C),以取代于2000年6月25日发射的FY-2B静止气象卫星。它于10月24日成功定点于104.5°E,卫星轨道倾角为0.8°,并于10月29日获取第1幅可见光图像。FY-2B卫星装载了3通道可见光和红外自旋扫描辐射器,定位于105°E。卫星发射后曾正常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因转发器出现故障和电源不足不能长期连续工作。FY-2C在FY-2B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它将成为1颗长期稳定工作的业务卫星。1卫星的任务和FY-2B卫星一样,FY-2C卫星的任务是:·获取可见光、红外和水汽云图;·转发展宽数字云图(…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27日上午,中国首颗第2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3A,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4C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至此,长征-4系列火箭已成功发射了15次,无一故障.风云-3A卫星在功能和技术上比第1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1向前跨进了一大步.该卫星旨在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探测及云和降水参数探测,以支持全球数值天气预报,同时可监视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支持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5.
《太空探索》2010,(1):11-11
<正>中国风云三号02批第一颗卫星将在2012年发射升空,卫星设计寿命5年。中国气象局有关专家11月27日表示。据了解,风云三号02批气象卫星在01批试验试用星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可靠性、稳定性和探测精度,并根据国际极轨气象卫星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现状与需求,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风云四号科研试验卫星工程大总体协调会决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抓总研制的风云四号卫星将于12月中旬择机发射。风云四号科研试验卫星是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发星。该星通过获取地球表面和云的多光谱、高精度、定量观测数据和图像,能够有效  相似文献   

7.
6月9日,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NOAA)宣布,在工作了13年多之后,其NOAA-16极轨气象卫星于当天正式退役。这颗卫星发射于2000年,原定工作寿命为3—5年,2005年不再担任主极轨业务卫星。NOAA称,由于只是一颗备份星,NOAA-16退役不会导致数据断档。它退役后,NOAA仍有4颗极轨环境卫星。NOAA的下一颗极轨气象卫星是由鲍尔宇航公司建造的“联合极轨卫星系统”(JPSS)1,定于2017年发射。  相似文献   

8.
<正>1引言2023年4月16日,我国首颗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又称降水星)搭乘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上午、下午、晨昏、倾斜4条轨道极轨卫星的国家。降水是地球气候系统能量和水循环的重要过程,对降水系统瞬时结构和全球分布特征的认识,是人们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地球气候系统的降水过程主要发生在热带,气象卫星是实现热带降水探测唯一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2月31日9点02分,随着风云二号08星顺利升空,备受关注的"风云家族"又添"新丁"。据专家介绍,风云二号08星是风云二号03批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工程的第二颗业务应用卫星,与风云二号02批卫星相比,风云二号08星观测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测量大气温度和湿度变化等方面的误差值更小,数据更精准,其探测波段完全与国际接轨。同时,该卫星在区域快速观测  相似文献   

10.
1997年6月10日晚08:01,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发射升空。23分印后,星额分离,p是准确入轨,进入近地点198km、远地点3613okm的转移轨运。6目11日中午,星上远地点发站机点火,成切地进行了二次分离,】星进入准同步轨遭。6自17日上千五o:20,在地面测控系统的精确控制下,风云二号气象】星成切地定点在高度35SOOkm、IOS。E而遭上空。6目ZI日13:30,北京气象p星地面站收到风云二百气象】星友回的第一张可见光云图,云图非常清晰。风云二百气象D星是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  相似文献   

11.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欧洲首先研制了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但随着经济、技术、军事和政治的发展和变化,欧洲又研制了可以进行长期天气预报的极轨气象卫星。1引言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的第一代极轨业务气象卫星系统(EPS)共有3颗卫星,名为"气象业务"(MetOp)卫星。气象业务-A卫星于2006年10月19日发射,迄今仍在业务运行,但部分功能已有故障。气象业务-B卫星于2012年9月17日发射。气象业务-C卫星计划于2016年发射。"气象业务"卫星设计寿命为5年,两颗业务卫星之间有半  相似文献   

12.
空间扫描     
汇文 《国际太空》2001,(1):32-31
风云-1C气象卫星于2000年9月被列入世界业务极轨气象卫星序列 它是我国第1颗被列入世界业务卫星应用序列的卫星,这表明我国自制的极轨气象卫星的稳定性和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空间站细菌有法治 俄罗斯已研制出一套在太空舱内预防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并在和平号上得到有效利用。美国航宇局为“新千年”计划的6号空间技术公告(ST6)征集方案 ST6的主要目标是对选定的一些分系统进行验证,以便用于21世纪的空间科学任务。能提供方案的人将参与2001年2~6月间的ST6概念定义研究。摩托罗拉与Teledesic公司于2000年10月初终止…  相似文献   

13.
□□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上天并运行,它使中国成为世界第5个拥有自制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第1颗返回式卫星———返回式卫星-0上天并运行,它使中国成为世界第3个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第1颗自旋稳定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2上天并运行,它标志着中国拥有独立研制、发射和运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能力,使中国成为世界第5个拥有自制通信卫星的国家。·第1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1A上天并运行,它标志着中国拥有研制、发射和运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能力,使中国成为世界第3个拥有自制极轨气象卫星的国家。·第…  相似文献   

14.
5 我国可接收的气象卫星资料评估分析□□未来 10年正是气象卫星更新换代的时刻 ,我国可以接收的气象卫星资料是十分丰富的 ,可以接收到 4个国家的业务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和 3个国家的业务静止气象卫星资料。除了业务气象卫星资料外 ,科研实验气象卫星资料 ,如“地球观测系统” (EOS)等的资料也可以接收到。我国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不仅承担我国“风云”气象卫星 (FY)资料的接收和处理 ,而且还要承担国外气象卫星资料的接收和处理。因此 ,国家级卫星气象中心应能接收所有我们能接收到的气象卫星资料 ,以拥有完整的、不同的气象卫星资料。…  相似文献   

15.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9,(8):10-15
首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完成730余次全球观测 据报道,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悉,以该所为主研制的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首发星,一年来在轨稳定运行,对地观测5100多圈,完成了730多次全球观测,获得了大量数据,并已投入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7日上午11时27分22秒,于11月5日成功发射的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二颗试验应用卫星风云三号02星经过卫星姿态稳定度等调整,在绕行地球33圈后,打开了星上第一个遥感仪器——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的可见光通道,成功进行了对地观测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28日11时2分29秒,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01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送人太空。该卫星属于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在遥感能力上实现了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光学遥感到微波遥感、从千米级分辨率到百米级分辨率、从国内接收到极地接收的四大突破。遥感器数量增加到11个。  相似文献   

18.
1 美国极轨气象卫星系统的发展历程 美国出台军民共用的气象卫星发展计划 多年来,美国一直由国防部(DoD)与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分别独立运行军用的“国防气象卫星计划”和民用的“诺阿”.目前,军用“国防气象卫星计划”卫星有6颗在轨,还有2颗卫星未发射;民用“诺阿”卫星有5颗在轨,最后一颗诺阿-19卫星已于2009年2月发射. 考虑到军用和民用极轨气象卫星的任务基本相同,都是收集、处理和分发气象、海洋和空间环境数据,因此美国决定合并“诺阿”和“国防气象卫星计划”.1994年5月,克林顿发布总统令,将这2个卫星系统合并为军民共用的“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  相似文献   

19.
<正>新闻:4月23日,在国防科工局、中国气象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高分卫星气象行业应用研讨会暨风云五号气象卫星需求论证启动会上,我国新一代低轨气象卫星风云五号启动了需求论证工作。  相似文献   

20.
□□由苏联/俄罗斯研制的“流星”(Meteor)极轨气象业务卫星已历经3代,这3代卫星轨道大都不是太阳同步轨道。现正发展的第4代卫星将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 1 3代极轨气象卫星 苏联早在1962年~1969年间就发射了20多颗“宇宙”(COSMOS)系列卫星进行气象探测试验。 1969年3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