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引言小卫星以一种全新的概念出现,具有成本低、性能高、周期短、质量轻、体积小等一系列优点,特别是能以多颗小卫星组成星座,实现全球卫星个人通信。这种星座目前全世界已出台的有十几个。轨道通信(Orbcomm)卫星星座,今年即将在轨全部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它将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2.
薛培元 《卫星应用》2007,15(3):25-30
本报告是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委托Futron咨询公司而作。报告的研究范围涵盖卫星服务、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和地面设备制造4个领域。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卫星产业主要公司的销售收入信息,并保证对个人提供的信息保密。Futron公司利用公开数据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补充,以充分地反映卫星产业的全貌。[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重点介绍了目前世界最高空间分辨率商业卫星--快鸟卫星(Quickbird)的主要特性,针对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特性分析了其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它可能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世界卫星制造业“快、好、省”的发展趋势,卫星有效载荷器件小型化、模块化势在必行。简要介绍了卫星有效载荷小型化采用的几种先进技术,并给出了星上的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庞之浩 《中国航天》2001,(4):39-39,42
由于背负40多亿美元的债务无力按期偿还,美国破产法院去年3月17日宣布对著名的铱公司进行破产清算。今年3月28日,新的铱卫星公司又浴火重生,于当日重新开始提供服务。新公司称,其目标用户是那些在偏远地方工作的人,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定位在商务旅行者和一般消费者。新的铱卫星公司还拟在今年6月起增加以前没有的无线数据服务。 此举在全球产生反响较大,因为铱卫星是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实用的大型低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系统, 1998年 11月 1日投入运营,总造价达50多亿美元;它开创了全球个人通信的新时代,被认为是现代通…  相似文献   

6.
1960年8月美国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40年来,随着照相侦察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热衷于发展这种高技术武器。继美国、苏俄、以色列和法国之后,日本和印度等国也开始染指这一领域,以便在政治上、军事上争取主动。那么,照相侦察卫星有什么神奇之处?现在已发展发几种?最先进的侦察卫星是谁研制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劳苦功高的回收型 美国光学照相侦察卫星有回收型和传输型两种,而雷达侦察卫星只有传输型。 美国自 1960年 8月发射世界上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以来,执行了很多…  相似文献   

7.
返回式卫星是在50年代末为军事照相侦察卫星而发展起来的。自70年代后期,返回式卫星在空间微重力以及为将业空间站的货物运输方面在着新的广泛的用途。西欧和日本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开展返回式卫星的研制,近些年来,获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介绍了近十年业,世界各国在研制返回式卫星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关于小卫星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世界航天领域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目前,关于小卫星及其应用的研究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小卫星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卫星的编队飞行技术也被普遍认为是未来小卫星应用模式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07,16(1):27-27
2006年11月上旬,阿里安航天公司与TerreStar网络公司签署了一份卫星发射合同。TerreStar-I卫星将成为迄今世界上发射的最大的静止轨道商业通信卫星,卫星发射窗口定于2007年11月,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搭乘阿里安-5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0.
国际海事卫星-P计划费雅佳19922年9月,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完成了21世纪全球卫星个人移动通信项目全面的技术和市场调研之后,作出了利用全球卫星提供个人移动通信服务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初步结论。1992年10月8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一个咨询委员会在伦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卫星工程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国发射的人造卫星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人造卫星是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最主要的工具。研制人造卫星是世界各国航天活动的主要内容,卫星工程是空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卫星研制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一、中国卫星工程发展历程中国卫星工程从研制探空火箭起步,然后集中力量发展人造卫星,重点研制各类应用卫星。中国卫星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8~19…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微小卫星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各国均在微小卫星领域进行了广泛和深层次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微米/纳米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研究成果,使得微型卫星(100kg以下)和纳型卫星(10kg量级)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与大卫星以及100kg以上的小卫星相比,微纳卫星具有研制周期短、成本低、重量轻、体积小和功耗低等特点,这对设计和制造的各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全球个人通信卫星系统与市场王景泉在卫星移动通信方兴未艾之时,卫星个人通信又骤然出现热潮。其中来势最凶猛的是低轨道星座通信系统。一、低轨道系统1.小低轨道系统(LittleLEO)这类系统是指使用频率在IGHZ以下,主要传输数据的系统。系统及市场状况如...  相似文献   

14.
小卫星发展中若干问题的辩证关系王景泉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小卫星的发展非常迅速,不少国家因此而对发展小卫星十分重视。在对小卫星概念进行深入研究以后,要作出发展小卫星的决策仍异常复杂,根本原因是小卫星发展涉及经济能力、技术水平、工业基础、管理模式等诸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卫星搭载晶体试验成绩显著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透露,我国通过卫星搭载进行砷化镓晶体太空试验,取得重大成果,已获得一批在太空生长的优质半导体。砷化镓晶体是微波通信、特别是卫星通信的急需材料。我国于1987年秋,通过卫星搭载试验,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块空间...  相似文献   

16.
观测镜全球成像卫星系统佟圣奎为了在前景诱人的世界高分辨率天基遥感图像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许多国家都在竞相研制或准备购买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系统。美国一些航空航天企业更是不甘落后,它们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系统方案设想,积极参与这场激烈角逐。世界观测成像公司率先...  相似文献   

17.
华春 《上海航天》2007,24(2):20
据报道,阿里安公司将在今年发射休斯网络系统公司的下一代Spaceway3卫星。该卫星由波音公司制造,卫星发射质量约6000kg,是世界上第一颗有星上交换功能和航线宽带通信的卫星,能在卫星终端间建立单跳通信,无需通过中心地面站。卫星整合了在轨转换和点波束动态成型,能灵活控制通信容量和提供真实宽带需求服务。Spaceway3卫星运行于Ka波段,将为北美企业、用户和政府部门传送大范围的IP数据和多媒体应用的新宽带高速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18.
国家环保总局对中国资源卫星的需求与分析(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众所周知,环境保护是卫星遥感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和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越来越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所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掌握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把环境保护作为其研究和应用的重点来对待。由此,不但极大地促进了环境遥感技术的日趋成熟,而且也促进了卫星遥感环境应用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遥感技术是获取环境信息的强有力手段,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大范围的环境变化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具有其他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不断变化的世界政治和军事重点已对航天部门的财政预算带来的巨大压力。由于财政压力再加上微电子器件的开展,已促使较小卫星的使用作为“更快、更省、更好”地实现航天任务的手段,其也是对常规的大型卫星系统的补充。然而,负担得起的小卫星需要完全不同的途径确立空间工程技术。自1979年以来,英国萨里大学已为小卫星探索了成本有效的卫星工程技术,并且研制了一系列高度完善的、并不昂贵的“微型卫星”,每颗造价约300万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卫星高分辨率图像将走出禁区韩新霞美国发射监视卫星已有30多抨的历史,通过卫星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地球资料,美国人民为此支付了近1000亿美元。但是美国政府出于对国家安全及隐私权等问题的考虑,不敢冒然使用世界上分辨率最好的遥感器,所以无法将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