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环氧胶配方优化,解决了1000目球形硅微粉与环氧树脂6828配置时产生的硅微粉沉淀问题,可替代飞轮电机定子组件灌封用1000目角形硅微粉。灌封后的定子组件,通过了各项卫星环境模拟试验考核。研制的定子组件强度、耐温性和绝缘性均符合要求,电机电流稳定,解决了定子组件灌封后因为韧性差导致开裂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电机在装配螺旋槽水冷套时对转子的冷却效果,针对1台功率10 kW、额定转速90 000 r/min的超高速永磁电机,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电机三维温度场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定子铁损、定子铜损,转子铁损和转子风摩擦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定转子小间隙内的空气对转子起到了类似“热密封”的作用,当转子损耗功率较大时,仅依靠螺旋槽水冷套并不能有效地冷却转子,还必需辅以定转子小间隙的强迫空气冷却,以进一步降低转子温度。研究结果为大功率高速永磁电机热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型飞机典型结构应力腐蚀开裂问题,从材料选用、结构加工、装配工艺、服役环境等角度,结合有限元模拟细节应力分析技术,分析了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原因。基于分析结果,为新飞机制造和现役飞机维修提供相应的建议,为制造厂和维修厂提高飞机结构的应力腐蚀抗性以及结构完整性和航空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飞机装配本质上是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将大量飞机零件和紧固件进行组合、连接,逐步装配为组合件、部件及整机的过程。由于零件数量巨大、构型多样,装配关系复杂,而且,由于零件加工过程尺寸公差、装配过程中的形位公差,零件加工过程中残余应力释放,在飞机主机装配过程中,各类误差累积,导致结构间存在装配间隙。在紧固件作用下,产生装配应力。装配应力作为预应力一直存在于飞机结构中,改变结构应力状态,使其偏离设计点,进而影响飞机结构完整性,甚至危及飞行安全。本文基于飞机结构应力状态,分析了装配应力对结构强度的影响,主要在于降低疲劳寿命和导致应力腐蚀开裂两方面,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表明,随着装配间隙增加,结构产生应力腐蚀裂纹概率及裂纹数量急剧增加,实际工程中,应考虑工艺水平及成本等因素,严格控制装配间隙以降低由此产生装配应力影响飞机结构强度品质。  相似文献   

5.
某型发动机滑油进油管的波纹段多次发生裂纹故障,断裂部位均位于波纹管第1波谷或最后波谷处,采用断口分析、金相组织分析、断裂机理分析等方法,对滑油供油波纹管裂纹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装配时拉伸应力过大和工作中持续的振动应力是造成波纹管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结合实际经验,加强装配过程控制,提高装配质量,可有效预防滑油供油波纹管断裂故障。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型教练机发动机油门操纵系统支座裂纹现象,对其进行了材料特性、安装位置及形式、载荷、强度校核、装配应力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铆钉孔周向干涉配合或强迫装配使其上壁板与背板交界拐角处弯曲产生的拉应力,使表面防护层被破坏,随后在拉应力和腐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支座开裂.  相似文献   

7.
以额定功率为60 kW永磁同步电机(PMSM)为研究对象,采用气隙等效导热系数处理定转子间的热交换问题。给出散下线定子绕组的等效热模型。在进行绕组铜耗计算时考虑温升对定子绕组阻值的影响,试验测定壳体与定子铁心间因装配间隙而产生的热阻值。在此基础上建立PMSM三维全域瞬态温度场有限元模型,计算电机在峰值转速运行时的温度场变化,并进行试验验证。对水道宽度比、水道数和翅片进行优化计算,找出最优解。结果表明,水道优化后电机最高温度下降9.8 ℃,对电机水道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1台4/2极结构高速开关磁阻电机(SRM)为研究对象,研究纳米晶铁心磁特性及其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将采用叠块切割法制备的纳米晶定子铁心与传统硅钢冲片铁心做对比测试。搭建电机测试系统,对分别装配两种定子铁心电机的静态特性和负载运行性能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晶合金铁心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及低损耗特性,在1 kHz、1 T条件下,其损耗仅为35W300硅钢铁心的1/20;纳米晶合金铁心提高了SRM在铁心不饱和区的相电感峰值,并在转速25 000 r/min负载运行下显著降低了电机温升和输入功率。研究结果可为高效、高速SRM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何艳  张树伟 《航空计测技术》2002,22(3):45-45,48
电机定子铁芯测试是确定电机定子铁损损耗的大小以及查找电机定子铁芯缺陷的重要试验。确定电机定子铁损损耗除了利用测量试验的电流、电压来计算外,另一种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测量电机定子铁芯在试验过程中的温升来  相似文献   

10.
某型航空发动机试车后多次出现燃油导管开裂,裂纹位于导管接头与管体焊接的热影响区。通过对导管开裂裂纹及金相组织进行检查,结合导管的制造、修理工艺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导管的失效模式为装配残余应力过大造成的高周疲劳开裂,在发动机的振动作用下,导管外圆周向打磨处高的应力集中加速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导致导管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某高低压泵组件装配运转过程中的一般技术问题基础方法,详细分析了高低压泵组件运转后壳体八字孔扫膛的问题,为提高该类产品的运转合格率提供了分析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铝合金液冷机箱焊接变形后变形形态的分析,设计了液冷机箱真空钎焊的弹性工装,并着重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实际对比分析表明:采用弹性工装后液冷机箱的变形量明显减小,可大幅度提高液冷机箱焊接合格率。  相似文献   

13.
感应电机定子绕组故障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相感应电机运行的各种故障中,绕组缺相故障的发生率较高.当供电电源一相断开以及定子绕组一相断开时,均将导致三相感应电动机的缺相运行.基于多回路数学模型,对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故障瞬变过程做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并运用Matlab/Simulink组件对实验进行仿真.通过加入约束条件以及设定模型参数得出仿真波形图.分析仿真结果,指出定子绕组发生故障后电动机处于的工作状态,可对各种定子绕组的一些常见的故障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气动非谐对叶片非定常气动激振力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孟越  李琳  李其汉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7):1060-1064
为降低转子叶片在前排静子叶片尾流激振情况下的共振应力, 提高转子叶片疲劳寿命, 对静子叶片的气动非谐设计进行研究.对静子叶片的气动非谐设计考虑了两种方案, 一种为非均匀叶栅设计, 另一种为不对称叶栅设计.通过对静子-转子模型流场进行非定常计算, 比较了两种非谐设计思想下转子叶片表面气动激振力频谱成分和幅值大小.分析结果标明:非均匀叶栅非谐设计并不能降低转子叶片表面激振力, 同时会引起频率成分和幅值都较大的倍频成分;不对称叶栅非谐设计虽然会引起与转速同频的较大幅值激振力成分, 但从整体考虑可有效降低叶片振动应力.   相似文献   

15.
双函道叶轮机通流反问题的加质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函道比风扇级的设计中,本文将风扇转子叶片、外函、内函静子叶片的通流设计反问题与分流机匣的气动设计问题有机结合,而成为一个统一的双函道叶轮机通流反问题。在内函静子叶片流线、外函静子叶片流线、分流机匣流线和机匣位置四者实现一个统一的准径向平衡之后,造型出转子叶片、静子叶片和分流机匣,从而一次完成风扇级设计和确保准确函道比的机匣设计。实现本方法的关键是引入一个通流中的加质量流动。本方法可加入现有通流算法中。本方法的第二个重要应用是可对带减震凸台的转子叶片进行通流设计。   相似文献   

16.
闫含  刘小刚 《航空发动机》2021,47(2):95-102
为了研究低塑性抛光工艺参数对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TC4合金板材低塑性抛光表面强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运用单因素试验法分别分析了液压油预压力、滚压速度、滚压道次、进给量4个工艺参数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压油预压力对残余应力分布影响最大,增加液压油预压力可使残余压应力层深度明显增加;滚压速度和滚压道次主要影响表面残余应力,表面残余压应力随滚压速度减小和滚压道次增加而增大;进给量对残余应力分布均匀性有显著影响,减小进给量可使均匀性增高。通过对比残余应力分布,建议液压油预压力设为450 N,滚压速度取为10 mm/s,进给量取为0.1 mm,滚压道次选择为3次。研究结果可为TC4合金低塑性抛光试验工艺参数选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2):343-357
Tip clearances of multistage rotors and stators greatly affect aero-engines’ aerodynamic efficiency, stability and safety. The inevitable machining and assembly errors, as well as the complicated error propagation mechanism, cause overproof or non-uniform tip clearances. However,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ip clearances are difficult to predict, even under assembly state. In this paper, a tip clearance prediction model is proposed based on measured error data. Some 3D error propagation sub-models, regarding rotors, supports and casings, are built and combined. The complex error coupling relationship is uncovered using mathematical methods. Rotor and stator tip clearances are predicted and analyzed in different phase angles. The maximum, minimum and average tip clearances can be calculated. The proposed model is implemented by a computer program, and a case study illustrates its performance and verifies its feasibility. The results can be referred by engineers in assembly quality jud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18.
鉴于轴流压气机静子根部容腔对压气机性能影响显著,本文利用CFD数值模拟手段,以某小流量多级轴流压气机第一级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该压气机第一级带静子容腔与不带静子容腔模型中的三维流动情况。结果显示,静子容腔叶根间隙泄漏流会造成静子叶根附近的流动发生明显变化,效率下降,级稳定工作范围变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商业软件FLUENT,对某单级跨音压气机的整圈三维非定常动静叶干涉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比较了拉开动静叶轴向间隙和正常轴向间隙情况下的不同流动状况。非定常整圈三维计算的结果模拟了清晰的动静叶干涉图像,并显示了静叶三个连续通道出口流量的周期性变化和滞后现象,表明可以利用成熟的CFD商业软件研究叶轮机械内部的复杂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