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软件无线电和虚拟无线电的系统结构,特点和应用,以及实现软件无线电和虚拟无线电的关键技术,并为解决这些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软件无线电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电通信的新的体系结构,文章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特点、历史和现状,并且提出和分析了直接中频采样软件接收机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分析卫星测控系统目前的现状,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思想,讨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卫星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对传统和新型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MUTTCS)软件化的设计思想,给出一种初步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4.
软件无线电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电通信的新的体系结构,文章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特点、历史和现状,并且提出和分析了直接中频采样软件接收机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卫星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卫星测控系统目前的现状,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思想,讨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卫星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对传统和新型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MUTTCS)软件化的设计思想,给出一种初步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6.
分析卫星测控系统目前的现状,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思想,讨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卫星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对传统和新型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MUTTCS)软件化的设计思想,给出一种初步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分析了TI公司的DSP TMS320VC5509的特点;详细说明了一种基于双DSP的软件无线电中频调制解调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SMC/SMD器件和SMT技术在世界的发展状况和国内的应用概况,论述了航天遥感器在今后的设计中推广与应用SMT技术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以及应用SMC/SMD器件需创造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世界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太阳发电卫星/太阳能发电(SPS/LSP)系统两种设想及相关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与发展情况。总体说,实现空间电站所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PT)、太阳电池技术及空间技术已基本成熟,可望于下世纪初建立初步的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10.
同步定时器是CDASS/DB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用高精度数字锁相环,精确地恢复地球同步气象卫星采集的原始云图数据的同步基准信息。数字锁相环由用高速器件组成的相位比较器和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的滤波器构成,采用标准频率计数方式,完成对模拟太阳(SP)和数字太阳(SSD)的锁相及卫星上时钟频率测量等任务。  相似文献   

11.
侯冰 《遥测遥控》2021,42(4):66-75
软硬件划分是SoC软硬件协同设计中的重要步骤之一。针对软硬件划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向图的软硬件划分方法,将软件成本和硬件成本设定为网络图的节点,将功能模块间的通讯成本设定为无向的边,从而将芯片的软硬件划分问题归结为基于无向图理论的多目标优化求解的问题。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在算法效率上优于GA算法和KL算法。并且设计研制了FPGA测试平台,实现软硬件并行开发,提高了基带芯片开发的效率。以BDS/GPS双模基带芯片为例,对本方法进行了具体实施,为基带芯片的软硬件划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异类被动传感器中的目标识别问题,将D-S证据理论运用于雷达侦察与通信侦察的目标识别中。首先将雷达和通信侦察设备侦收到的信息分别通过识别,得到雷达和通信电台的基本概率赋值,再通过D-S证据理论算法进行融合,计算出目标平台的基本概率赋值,从而得到融合后的平台类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后的结果具有更高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字波形合成的PCM/FM调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无线通信向数字化、软件化发展,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各种通信功能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在广泛应用的PCM/FM遥测体制中,PCM/FM调制模块也可采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数字方法来实现。相比于模拟技术,数字技术可以改善模拟锁相调频电路的低频响应特性,有利于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并能有效地提高传输效率和保证传输性能。在PCM/FM调制的数字化实现方案中,结合了直接波形合成(DWS)及数字上变频(DUC)技术,以DSP为核心,通过软件算法将PCM信号分解为基带I、Q(同相、正交)信号,I、Q信号分别与各自的载波相乘后相加形成正交调制数据流,然后经过D/A转换得到正交调制模拟信号。其中的软件算法部分采用MATLAB语言进行全精度仿真及验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Windows 9x下通信程序的设计。通过对C Builder环境下采用动态链接库技术进行通信程序设计的实例。阐述了计算机和计算机、计算机和单片机之间进行通信的常用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测量、采集等系统的上位机一方通信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GJB 5000A-2008)作为一种标准只是提出了软件过程要达到一定成熟度能力的要求,给出了软件过程改进的阶梯式进化框架,但是并没有具体地告知该如何去做、怎么去做,这成为航天军工企业软件过程改进的一个难点。为解决航天系统软件配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JB 5000A标准的适于航天系统软件实施配置管理的解决方案。项目实践效果表明,与没有实施软件配置管理时相比,在规范管理、团队工作效率、知识库建立、软件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国外航天软件故障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包括阿里安-5火箭、"火星气候轨道器"、"火星极地着陆器"在内的几个国外航天器和运载器发生的在轨故障,并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分析了这些故障中与软件相关的原因。针对技术方面,分析了国外航天软件研制过程中在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复杂度、软件重用、软件安全性设计准则、质量保证及评审、系统安全性设计、测试及仿真环境缺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管理方面,分析了责任和权力划分、沟通渠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给出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专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提出了针对我国航天软件研制过程的启示和建议,如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提高评审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航天产品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要求,用户对软件存储和加载方式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如程序三区冗余备份、在轨重构等。TMS320C6701是一款高精度浮点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其运算速度快、实时性高,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轨道运算等宇航软件产品中。TMS320C6701内部程序区和数据区独立,设计师需要编写二次引导程序实现代码和数据的先后加载。根据TMS320C6701的加载特性,将二次引导与重构功能结合,设计了一个引导系统。引导系统对应用软件进行三取二判决,将判决结果加载至RAM中运行,并通过总线实现应用软件的更新。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通过总线通信对应用软件重构升级,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且缩短了单机研制周期和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8.
阎梅芝  李立  章雷  方博 《航天器工程》2010,19(2):113-120
描述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供配电测试系统的设计与构建方法,系统采用一套设备完成了双星的测试任务,具有集成度、可靠性高等特点。文章首先介绍了HJ-1A、1B双星供配电测试系统的硬件架构,主要包括数字量采集与控制集成化措施,基于星地隔离与卫星安全的内部功能模块设计方法,以及作为自动化测试对测试设备统筹管理的远程控制功能实现方法;其次介绍了控制与采集软件的结构与功能设计,以及软件设计过程中所采取的抗干扰措施;最后提出了供配电测试系统的设计原则,可为后续测试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与工程基础。  相似文献   

19.
延迟/中断容忍网络技术及其在行星际因特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延迟/中断容忍网络(DTN)采用一种新的端到端的覆盖层网络体系结构,是实现行星际因特网(IPN)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文章首先论述了DTN应用于航天的几种网络协议的特点,包括束协议、利克里德传输协议(LTP)、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文件传输协议(CFDP)和Saratoga协议,并分析了DTN路由算法的特点和DTN网络软件的实现,然后总结了NASA在遥感、空间站、中继通信和深空探测等任务情景下进行的DTN飞行验证试验的技术特点。针对我国未来天基综合信息网建设的需求,提出了DTN技术在体系结构、汇聚层协议、路由算法和网关节点设计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孙桦  白璐  尹佳 《遥测遥控》2011,(5):11-15
为实现航天器间的近距通信,CCSDS提出近距空间链路通信协议.分析近距空间链路通信协议的应用场景、协议结构、协议特点及其通信流程,研究协议仿真软件的实现方法,提出基于C/C++语言的软件实现方案,使用MFC平台实现人机交互界面.该仿真软件实现了对协议通信流程的完备仿真,提供各个通信参数配置接口,作为仿真平台为应用层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