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们车间是一个有二百六十多人,近五十台机床设备的机械加工车间。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努力贯彻执行“鞍钢宪法”,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一年多来,共实现大小技术革新八十七项,平均提高工效二点五倍,最高的达十三倍。技术革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一九七四年产值季季有提高。下半年革命和生产形势更好,月月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总产值比上半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初步扭转了生产上的被动局面。工人群众深有体会地说:“鞍钢宪法指方向,‘铁人’精神大发扬;技术革新结硕果,车间面貌变了样。”  相似文献   

2.
在工业学大庆,普及大庆式企业的运动中,车间党支部如何加强对大搞技术革新的领导?一二二厂二十二车间作出了很好的回答。他们遵循“鞍钢宪法”的光辉原则,把大搞技术革新作为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思想领先,把技术革新的规划、方案、措施,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讲形势,提任务,摆措施,整个车间热气腾腾,大家浑身是劲,人人以参战为荣。经过艰苦的努力,基本改变了型材生产“敲敲打打”的落后工艺,在几个生产环节上实现了机械化,同时在斗争实践中成长起来一支以工人为主体的技术革新骨干队伍。这个车间不久将要实现型材小零件、长桁、二次拉弯等三条生产革新线,使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一步,为普及大庆式企业做出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把工作的着重点迅速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的要求,加快实现工厂现代化的步伐,我厂于二月十日到十一日召开了技术革新班长和合理化建议员会议。会上,由技术推广科的领导总结了一九七八年度全厂技术革新及同类业务竞赛工作。评出了六个车间为优胜单位、七个车间为表扬单位,三十四车间为全厂技术革新排头兵。会上重点讨论和落实了各单位一九七九年科研和技术改造计划;讨论了工厂三月份科普  相似文献   

4.
今年二月我厂召开了技术革新网会议,各车间、技术科室兼职技术革新员和部分技术革新积极分子参加了会议。首先由技术发展科刘汉杰科长总结了八三年技术革新工作,他说:在部科技局的领导下,由于工厂领导十分重视技术革新工作,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职工技术革新积极性空前高涨,工厂技术革新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具体  相似文献   

5.
五车间从生产需要出发,采取专群结合的办法,大搞技术革新。80年完成革新51项,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80年和79年相比总产值提高26%,废品率下降15%。五车间开展技术革新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的: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这个车间由于生产任务不断增加,现有的电焊机、高频振荡器和管子下料机等设备都不够用。为了解决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有力地促进了我厂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发展。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厂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批林批孔的一系列指示和党中央规定的有关文件,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提高了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自觉性。全厂涌现出技术革新积极分子233人。实现技术革新130多项,为发展生产创造了有力条件。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是充分挖掘现有企业内部潜力、多快好省地发展生产的可靠途径,也是坚持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八十四车间党支部,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认真贯彻“鞍钢宪法”,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活动。今年一至九月,全车间共实现技术革新三十多项,其中较大项目七项,三机部下达的破关项目两项,自行设计、制造机床设备十项,有效地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促进了生产的持续发展。十月份的总产值比四月份增长80%;十月份的废品率比七月份降低75%。 八十四车间是前几年才组建的新单位,承担着繁重的机械加工任务。可是,机床设备不足,生产工具不全,厂房面积狭小,适应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面对困难,党支部  相似文献   

8.
八车间革新工段青年工人、技术革新积极分子谢飚,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的长征路上,刻苦学习、奋勇攻关。近几年来,他和老师傅一起完成挤砖机、用静压技术改装外圆磨床、机械装卸立铣刀、捆钞票机等技术革新二十多项,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突破了一些生产技术关键,受到上级领导的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九年,是我厂在生产技术各个领域取得最好进展的一年,围绕生产和新机研制而开展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活动,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厂技术革新创造的可计算经济价值约四十二万元。其中有四个单位实现了全年平均一人一项技术革新或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推动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继续深入开展,庆安公司于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召开了总结动员大会。千余名领导干部、生产班组负责革新和改造的民主管理大员、工人和技术人员出席了会议。会  相似文献   

11.
三机部第一技术交流站于一九七八年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九日,在沈阳召开了标准件制造技术现场经验交流会。站属有关成员单位等5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英明领袖华主席访朝回国途经辽宁时沿途所作的重要指示,代表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极大的鼓舞。会议还传达学习了国务院批转的国家计委关于全国工业交通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议的报告。会议期间,标准件调研组作了关于飞机标准件制造技术的调研报告;一一二厂十四车间、○一一基地三一○七厂等单位介绍了大搞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三年来,通过技术革新、老品改型、国外引进三条渠道,经过选型鉴定,制订了十项风动工具部标准,深受广大工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认真贯彻“鞍钢宪法”,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推动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不断发展,我们车间于去年三月成立了由十七名工人、七台机床设备组成的革新工段。一年来,这个工段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原材料消耗入手,在改造机床设备、革新工艺、自制设备等方面下功夫,自己动手完成技术革新八项,其中较大的有六项。此外还承担了工艺装备的修理和部份外协任务,并配合兄弟工段完成生产任务。为改变车间生产技术的落后面貌和完成国家计划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产品机械加工车间,担负着中小型结构件等制造任务,零件项目多,装配协调要求较复杂,而机床设备的服役期大多在二十年以上,精度较差,长期以来一直是工厂生产上的细脖子。过去,车间广大职工奋发图强,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过去搞革新改造,往往为任务所逼,搞过一阵子,完成任务以后也就算了,工作零敲碎打,不易坚持巩固。对于如何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车间进行技术改造这个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  相似文献   

15.
根据基地核心组决定,○一二基地将于一九七七年元月举办技术革新成果展览会,主要展出基地各厂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六年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成果,以及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情况和一九七七年的主要打算。  相似文献   

16.
我厂的机床设备大部分是五十年代初期的产品。加之使用日久,维修不够,不能满足产品工艺和生产发展的要求。对此,我们广泛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运用液体静压技术共改造了九台旧机床,并自行设计制造了七台静压机床,使得生产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一月份,国家计委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了全国工业交通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议。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代表,共668人出席了会议。国家计委付主任袁宝华、顾秀莲同志分别在会上讲了话。会议期间,代表们到山东的昌潍和烟台地区技术革新现场进行了参观学习,大会揭发批判了“四人帮”破坏技术革新工作的罪行,总结交流了一些先进单位大力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经验,讨论了国家计委提出的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年新技术推广计划。这次会议,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经验,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任务,增强了信心。特别是,代表们对于采用新技术和实现高速度的关系,对于怎样加快采用新技术等一系列问  相似文献   

18.
我厂三十五车间在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大搞技术革新,成功地解决了镁合金车间大量消耗铝锉刀的关键,使报废锉刀翻新修复,不仅为国家节约了资金,而且修复后锉刀锋利,提高了锉修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深受工人欢迎。翻新原理:根据电化学腐蚀(阳极腐蚀)的原理,就是把锉刀放在电解质溶液中当作阳极,通以直流电把锉刀表面迅速地溶化一层,致使锉刀的切削刃变尖,而达到翻新的目的。翻新过程:1.用铜丝刷子把旧锉刀在汽油  相似文献   

19.
在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实行开发与节约并重,在近期内要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方针指引下,三二○厂深入发动群众,开展以节能为中心的拔术革新活动,82年实现节能方而的大小技术革新120多项,节电20多万度,被评为华东地区节能先进单位。三二○厂在开展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活动中,十分注意搜集、学习国内外有关节能方面的科技资料,大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20.
我厂是地处三线的新厂、小厂。一九七五年以来,厂党委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鞍钢宪法”,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有力地推动了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全厂实现技术革新二百多项,其中较重大的六十项,五十五项已用于生产。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不断深入,推动了工艺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改善了劳动条件,加速了生产的发展。回顾我们厂几年来的情况,对技术革新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