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横向加速度对飞行发动机绝热层烧蚀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设计了实验发动机与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飞行固体火箭发动机横向过载模拟试验,获得了不同加速度下发动机内绝热层烧蚀率定量化的试验数据。验证了横向加速度严重影响局部绝热层烧蚀的事实。机理分析表明,此种结果是由于横向加速度作用下燃气中Al2O3液态粒子偏离发动机中心线,沿离心力方向大量沉积所致。此项研究为相关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基础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俊超  李建波 《航空学报》2014,35(1):151-160
为了研究机翼对自转旋翼机纵向稳定性的影响,针对某复合式自转旋翼机,建立了基于状态空间法描述的非线性全量方程数学模型。该模型包含自转旋翼、机身、螺旋桨、机翼和尾翼的气动模型、动态入流模型和稳定性分析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比研究了样例自转旋翼机和样例复合式自转旋翼机的纵向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机翼的增加对于浮沉模态和短周期模态稳定性是有利的;对于旋翼转速模态稳定性是不利的,在设计复合式自转旋翼机时可以考虑增加旋翼桨尖配重来提高此模态的稳定性。机翼的纵向位置对自转旋翼机的纵向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在机翼纵向位置能满足配平约束条件下,机翼纵向位置越靠后,迎角稳定性越好,但旋翼转速稳定性越差。在设计复合式自转旋翼机时,机翼纵向位置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进行折中。  相似文献   

3.
基于加速度对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的影响,研究了加速度冲击对卫星接收机性能的影响。首先,利用ANSYS软件仿真分析了加速度冲击作用对石英晶体形变的影响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加速度冲击环境下卫星接收机参考源晶振的频率偏差数学模型;接着,分析在加速度冲击下由参考晶振频率偏差对接收机射频前端输出中频信号的影响,并结合卫星接收机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加速度冲击对其跟踪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加速度冲击会使接收机跟踪环路的性能恶化,时间较长会引起跟踪环路失锁。  相似文献   

4.
张如洲 《推进技术》1983,4(1):55-69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近20年来关于“加速度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的专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 文中较系统地介绍了实验设备、方法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含铝、不含铝复合推进剂和双基推进剂在加速度场内燃速增大的试验数据。重点介绍了含铝复合推进剂燃速增大机理的六个阶段。同时,也简要介绍了旋转效应引起的发动机壳体过热和内流场变化等问题。 文中评价了实验设备,分析了实验结果,还涉及工程应用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最后从大量实验结果中总结出一些结论性的材料,借以说明这一课题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振动与冲击测试中,ICP加速度传感器应用较为广泛,而传感器灵敏度是其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实际使用时,ICP加速度传感器通常都会配有信号调节仪,该调节仪为ICP加速度传感器提供恒定电流,不同的信号调节仪所提供的恒定电流也会有所不同。在不同恒定电流情况下,传感器灵敏度是否随之变化,如何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7.
自转旋翼机在前飞时螺旋桨滑流穿过桨盘平面,为研究螺旋桨滑流对自转旋翼的非定常气动干扰,基于RANS(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采用运动嵌套网格方法建立了适用于自转旋翼-螺旋桨气动干扰流场的计算分析方法,并对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低速情况下,孤立状态自转旋翼和组合状态自转旋翼非定常气动特性及流场特性,研究不同速度及螺旋桨位置对自转旋翼气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螺旋桨滑流会影响自转旋翼在各方位角的升阻力特性,并引起自转旋翼尾迹在0°方位角附近发生畸变;相同升力下,来流速度越大旋翼后倾角越小,螺旋桨滑流对自转旋翼影响越小;增大螺旋桨与自转旋翼间距可以减弱螺旋桨滑流对自转旋翼的气动干扰。  相似文献   

8.
分体式石英谐振加速度传感器在性能提升上受到装配误差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故提出一种全石英谐振加速度计芯片结构,包括下层的硅结构和上层的石英结构。下层的硅基底仅作为支撑结构进行加工制作,敏感单元为全石英材料,硅结构与石英结构键合到一起,结构加工完成后去除硅材料,以释放石英敏感单元。整体结构为中心对称,包括质量块、音叉结构、微杠杆结构和应力分配梁,芯片通过微杠杆结构来增大传感器的灵敏度,并通过应力分配梁使石英音叉两根振梁上的内应力均匀一致。通过仿真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仿真的差动灵敏度为35Hz/g。  相似文献   

9.
高速直升机方案中旋翼自转状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高速直升机的研究日益兴盛起来,而高速直升机设计的利用自转状态在相同临界迎角下可以承担更多升力的特点,提出将自转引入升力转移的过程中,从而达到减小机翼面积、降低机体重量、减小阻力的目的.针对某一高速直升机方案的自转状态,本文设计和建设了试验模型和试验设备,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通过与直升机正常工作状态下旋翼的实验结果对比,得出了自转旋翼具有更高的效率的结论;并且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自转旋翼的稳定转速与前飞速度以及桨盘迎角的关系.通过与前期理论研究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对已有的气动模型进行了检验,理论与实验结果得到了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0.
高速球轴承正常工作时,处于高速旋转状态,此时油相和气相因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在轴承环间剧烈运动。为了更准确地分析轴承环间的两相流动,采取VOF模型进行内部流场的模拟,采用多重旋转坐标系描述部件运动。建立球轴承环下润滑计算模型,分析了考虑滚珠自转因素下轴承内部的流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转速及供油量对轴承工作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整体模型与滚珠自转模型,发现滚珠自转使得轴承内部油体积分数增大,同时也使得滑油穿透间隙达到外环的能力增加;在考虑滚珠自转情况下,转速的不断增大,使得轴承内部的油相体积分数不断减小,在低转速情况下滚珠自转对流体运动影响较为明显,在高转速情况下公转速度对流体运动起到主导作用,滚珠自转对流体运动影响减弱;供油量不断的增大,使得滚珠自转模型内部的油相体积分数也在不断增大,而且滚珠自转运动会加强滑油在轴承内部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加速度对含铝复合推进剂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用中止燃烧试验方法研究加速度对含铝复合推进剂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推进剂的加速度效应,最初是一种特殊的动态过程,在熄火后的药柱燃面上可观察到形状各异的凹坑,由凝聚铝粒子在燃面上滞留造成,它使向药柱的热反馈大大增强,结果导致燃面增加,燃速增大。根据研究结果,导出了燃速增量的三个表达式,即热效应燃速增量,增面效应燃速增量,压强效应燃速增大。根据研究结果,导出了燃带增量的三个表达式,即热效  相似文献   

12.
加速度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片型装药火箭发动机和含铝复合推进剂,研究了加速度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加速度70g的条件下,2010推进剂的平均效应燃速比r^-a/r^0高达1.515,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内弹道性能呈现明显的变化。该项研究对发动机设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速度对含铝复合推进剂瞬时燃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加速度向量对含铝复合推进剂瞬时燃速的影响.其中包括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对推进剂瞬时燃速增加率的影响和在同一加速度条件下铝粉粒径、铝粉含量和铝粉形状对瞬时燃速增加率的影响.此外,还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从飞行控制系统原理出发,以某型电传飞机为例,通过六自由度仿真对比,分析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对飞行品质的影响,并从飞行品质的角度出发,对采用电传飞控系统飞机的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低地球轨道环境对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原子氧、空间辐射、热循环、高真空、微流星和空间碎片等低地球轨道环境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从地面模拟实验、材料研制与防护涂层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空间站、人造卫星等低轨道航天器用材料的选择与研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安装误差角对陀螺加速度表的误差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已建立的陀螺加速度表误差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在惯性系统中安装误差角对仪表静态误差模型、动态误差模型和混合误差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矩形截面涡旋微槽试件在过载加速度环境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所用工质为体积分数为30%的乙二醇水溶液,并由离心式恒加速度试验机为试件提供离心力来模拟所需的过载加速度环境.通过实验对不同工质流量、不同加热功率下的涡旋微槽在不同加速度条件下的传热性能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加速度环境对其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速度方向对其传热特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且Dean数越大,涡旋微槽适应过载加速度对其传热特性的影响的能力则越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直升机飞控系统物理仿真的组成和原理,探讨了直升机建模和仿真软件开发的途径,并重点对视景系统解决方案和气动力模拟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MEMS)惯性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小、成本低等优势,已经在消费电子、工业、医疗、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精度的不断提高,近年来MEMS惯性传感器在地球物理领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其在该领域中的具体应用需求还不太明确。因此,系统地分析了地球物理领域对高精度惯性传感器的应用需求,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地震监测、固体潮和火山活动监测。高精度惯性传感器在自然资源勘探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重、磁、电、震)中的重力和地震物探方法,以及在钻井工程监测等领域的重力辅助导航中用于局部重力场的精密测量等。针对上述的应用领域需求,总结了已经应用于和未来可用于地球物理领域的高精度MEMS惯性传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得出了如下结论:高精度MEMS惯性传感器在极端环境、低成本、高密度的地球物理应用环境下具有极大的优势,并有逐渐替代现有传统地球物理仪器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量化分析Crab脉冲星X射线波段光子到达时间(TOA)测量误差和自转频率误差对脉冲TOA估计的影响,仿真生成了13 200组带有不同光子TOA测量误差的光子TOA数据。采用含有不同大小自转频率误差的Crab脉冲星星历,通过历元折叠建立积分脉冲轮廓,与标准脉冲轮廓作互相关运算获得各组仿真观测的脉冲TOA测量误差,进一步计算出各误差参数组的仿真观测脉冲TOA测量误差均方根(RMS)。仿真结果表明,为使Crab脉冲星脉冲TOA短期测量精度达到30 ~300 μs量级的要求,有效面积为6 000 cm2和30 cm2的探测器脉冲星自转频率误差均应小于3×10-6 Hz,30 cm2的探测器光子TOA的偶然误差同时应控制在500 μs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