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数字数据网技术在我国载人航天试验任务的数据传输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本文阐述其管理信息库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直升机靶场测试系统由于其机动性、灵活性和实时性方面独特要求,因此其数据传输处理系统既区别于航天飞行器那样的远程遥测、遥控和深空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同时又不同于常规武器装备试验靶场那样简易甚至空缺数据无线传输处理系统.本文根据直升机靶场测试系统数据传输处理方面的独特要求,就如何组建适合直升机靶场测试的数据传输处理系统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组建方案,并就其工作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可以考虑利用Internet作为我国现有航天测控网的补充和扩展,对航天器进行测控,大幅度提高我国航天测控网的覆盖度。但是在数据传输方面,基于Internet的航天测控网则面临着传输不公平性问题。该问题是由UDP业务增长和TCP拥塞控制友好性原则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可能导致数据传输的流量过低。提出了两种简单方法来降低UDP对TCP造成的不公平性并试图改善TCP流量过低的情况。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改进思路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该方向上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空间数据通信协议SCPS—TP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对Vegas拥塞避免机制在SCPS—TP协议上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由于在航天测控网中存在着网络拓扑结构改变现象,这会严重影响Vegas机制的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Vegas改进算法,设法减小航天测控网网络拓扑结构改变对Vegas机制性能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明显提高了SCPS—TP协议在航天测控网中的数据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5.
数字数据网技术在我国载人航天试验任务与数据传输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本文阐述其管理信息库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工程设计和设备配置角度,介绍了在某航天测控通信系统中采用的新型数据传输设备——LINK/2~ 。提出了LINK/2~ 的一些新的应用方法。这些新的方法在某航天测控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并经工程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可供采用LINK/2~ 进行工程设计和应用时借鉴。  相似文献   

7.
航天伺服系统中数据传输具有高速实时等特性,针对采用双口RAM进行并行数据传输时易发生冲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机制。不同于现有握手等待和优先级抢占等方案,从最根本的分时访问总线和数据空间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同步分时访问机制,实现了无冲突访问数据的高速传输。基于该同步分时访问机制,设计了基于FPGA的双口RAM数据传输方案,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搭建了数据传输测试平台,设计了多种测试用例。经过测试表明,该双口RAM性能稳定,实现了零误码率数据的高速传输。  相似文献   

8.
中继卫星系统在我国航天测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继卫星系统高覆盖、数据传输能力强,是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中继卫星系统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其对优化我国航天测控网结构、提升中低轨道航天器测控能力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结合中继卫星系统的特点,分析了我国航天测控任务对中继卫星系统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在运载火箭测控、航天器入轨段测控、载人航天测控、卫星在轨长期管理等方面开展中继卫星系统应用的思路,梳理了运载火箭测控、航天器入轨及早期轨道段测控、飞船返回段测控、多址链路测控等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利用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统的短信通讯功能,实现载人航天任务气象数据传输应用的基本思路与实现方法,对北斗系统在气象领域推广应用,以及与指挥控制信息一体化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基于手动/半自动传统装配模式为主的航天产品装配效率,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航天产品研制生产需求,提出了传统模式下航天车间装配线智能管控的体系架构,讨论了装配信息建模、装配关联关系分析、装配进度演化预测、装配智能决策排产等主要内容;详细阐述了基于历史数据及数据分析挖掘算法进行工艺规程生成和工序工时计算的基本方法,探讨了基于装配实时状态的生产进度演化预测、决策及优化排产等技术,初步形成了以手动/半自动为主的航天车间装配生产线智能管控方法,对于后续进一步研究智能管控方法涉及的具体技术和实现方式、开发软件系统和提升装配管控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电气系统实时数据吞吐率与系统测试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EPA总线的电气系统数据传输方案。首先制定了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电气系统总体方案,接着对基于EPA协议的总线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与优化,然后在明确了信息传输与处理冗余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应用要求的箭地一体化通信体制,并对该总线体制下的数据流量进行了规划,最后针对该总线网络进行了系统传输性能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保证实时性、安全性等指标的基础上,相比传统电气系统总线体制,数据吞吐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由于遥控通信的重要性,为了在有噪声的链路空间中可靠地传输遥控数据,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提供了遥控COP-1(通信操作规程)建议书。该探作规程使用遥控空间链路协议,规定了空间任务中地—空或空—空通信链路间应用数据的自动重传操作规程,保证了用户业务数据的正确传输。此外,还介绍了CCSDS标准建议书中的遥控通信操作规程的概念、业务类型,并对其中使用的内部规程接口、业务数据传输操作规程以及滑动窗口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3.
MIL-STD-1553B总线具有实时性、确定性和高可靠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坦克等安全、任务关键平台,但其传输率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高传输率需求。针对实际1553B总线系统中存在的大量零元素和数据传输前后变化比例较小的情况,提出了基于软件的数据压缩编码以有效提高实际的数据传输率。分析了零跟踪编码、众数跟踪编码、游程编码、改进型游程编码和差分编码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在现有1553B总线上消息传输中的压缩编码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随着航天测控设备的改造和更新,在测控网中将采用“高级数据链路”(HDLC)通信规程来传递网中信息。在接口设备的硬件设计中,往往采用Intel公司的8273芯片——可编程的HDLC/SDLC规程控制器来支持系统中HDLC规程的实施。在近距离传递信息时,收、发双方的8273芯片之间,可以不经过调制解调器(MODEM)而进行信息交换。这时,信道上能以很高的速率传递信息。但是,在远距离上传递信息时,就必须通过调制解调器。这时,信道上信息传递的速率就受到了调制解调器速率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传统测控中心之间的信息交互使用帧中继和DDN网进行通信,各测控中心间使用数据链路层简化HDLC协议约定信息格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异地之间的数据传输逐步采用以SDH网为基础加载以太网应用的方式。这种应用模式在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及传输实时性的同时,可以承载多种业务类型数据传输,尤其是组播技术在航天测控中心网络的应用已成为今后测控中心网络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测控中心组播路由的建立过程,提出了测控中心域间组播应用的思路,通过仿真进行了测试和验证。  相似文献   

16.
传统TDRSS的多址业务采用单载波CDMA扩频方式,数据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低,设备复杂。本文提出采用MC—CDMA方式代替现有的单载波CDMA方式,结合TDRSS的应用环境对MC—CDMA上下行链路的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扩频序列设计、信道估计和系统同步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采用MC—CDMA可以大大提高现有TDRSS多址业务的数据传输速率,频带利用率提高一倍,设备简单,在未来的航天通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对航天计划的预算要求航天工程低成本和高效费比。德国航天局(DARA)规定了一项指标,通过综合利用新概念来减少小卫星的开发和操作费用。DARA提出一项研究课题,研究利用现有或即将建成的商业卫星通信系统来减少小卫星操作费用的替力,本文就介绍该项研究的成果。设想了多种数据传输方案,分析了低轨小卫星(科学)和下列通信卫星星座之间的几种方案:a)低轨通信卫星,即铱和全球星系统;b)中轨卫星,即ICO系统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航天测控系统容灾备份问题,对系统容灾结构和容灾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完整的容灾系统运行模式体系,包括软硬件备份模式、人员备份模式、灾备切换模式、返向数据传输模式、前向信息使用模式、承担任务模式,并逐一进行了特点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关键任务阶段,容灾备份系统宜采用软硬件热备、返向数据广播、灵活切换、人员常驻的模式运行;在一般任务阶段,宜采用软硬件冷备、返向数据转发、固定切换、人员转场等模式运行。这可为我国航天测控系统容灾方案设计和系统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中S波段多址(SMA)业务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的缺点,提出采用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进行替代的调制解调方案,对其系统结构和在TDRSS中应用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MC-CDMA具有数据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高,发送和接收设备简单等优点,在载人航天通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航天测控通信网由通信传输手段、时统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调度指挥系统四部分组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测控勤务保障系统。该网的特点是专业面广、涉及台站多、通信基线长以及可靠性高等。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航天事业进入国际市场,对本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航天测控通信网的任务是:为各发射场区、各跟踪测控台站、海上测量船的测控设备提供标准时间、标准频率信号,并使它们保持同步;完成测控网内各种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保障任务过程中的统一调度指挥和测控业务协调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