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载人小行星探测器系统方案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载人小行星探测的飞行任务模式,提出了载人小行星探测器的系统组成方案,探测器由乘员舱、登陆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描述了各舱段的主要功能及指标。对乘员舱进行了系列化的设计,并基于不同的乘员舱配置,提出了4种探测器系统方案。依照探测器总质量最小的原则,提出了探测器系统方案选择的流程,并举例对系统方案的选择进行了说明,对乘员舱系列化设计的优势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对部分小行星实施载人探测的探测器系统方案和总质量估计。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载人小行星探测的方案设计与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背景,根据其基本的飞行阶段及任务特点,对其探测任务的飞行模式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探测器逃逸地球的飞行方式、小行星表面探测方式、返回与再入的飞行方式,重点研究小行星表面探测方式。对运载能力、技术难度、探测器质量规模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得出基于着陆对接口概念的近地+对接着陆+直接再入的较优的飞行模式,并将该模式进一步划分为9个飞行节点及6个主要飞行阶段,对其飞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载人小行星探测的飞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背景,根据其基本的飞行阶段及任务特点,对其探测任务的飞行模式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探测器逃逸地球的飞行方式、小行星表面探测方式、返回与再入的飞行方式,重点研究小行星表面探测方式.对运载能力、技术难度、探测器质量规模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得出基于着陆对接口概念的近地+对接着陆+直接再入的较优的飞行模式,并将该模式进一步划分为9个飞行节点及6个主要飞行阶段,对其飞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一种载人小行星探测目标星初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目标选取问题,通过对目标星选取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提出了目标星初选方案。首先根据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出目标星轨道参数的筛选条件,然后根据地面观测和尺寸约束提出目标星绝对星等的要求,再根据结构的稳定性和温控要求提出目标星自旋周期的范围,最后按照科学价值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建立目标星选取优化模型,得出目标星优选序列。根据提出的目标星初选方案和具体的任务需求进行载人小行星探测目标星选取,得出了目标星优选序列,证明了该方案合理、有效,为载人小行星探测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深空自主光学导航小行星筛选与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空探测器的自主光学导航是深空探测器自主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导航路标——小行星的选择与拍照序列的规划是深空探测自主导航的重要内容。基于探测Ivar小行星的设计方案,在导航小行星筛选方面,提出了基于小行星可见星等、距离、相对速度以及视线夹角的筛选准则,并利用综合评估的方式进行导航小行星的筛选;拍照序列规划方面,提出差额筛选的策略优化导航性价比,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规划。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小行星的选择与拍照序列的规划。  相似文献   

6.
以近地小行星重定向任务为背景,分析了仅采用机械臂或大型口袋捕获小行星将会遇到的潜在技术困难,提出了利用释放绳网飞行器与绳系机械爪捕获小行星的新概念方案。当探测飞行器接近小行星后,其捕获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探测飞行器释放绳网飞行器,绳网飞行器接近小行星并转移至姿态同步跟踪;2)绳网飞行器捕获小行星并实施收口操作;3)探测飞行器释放绳系机械爪抓取绳网节点实现拖曳。基于"绳网飞行器+绳系机械爪"捕获小行星新方案,对绳网飞行器的收口机构和绳系机械爪进行了针对性设计,主要体现在对收口机构更新了能量储存方式以及将绳系机械爪的捕获对象设定为绳网结点。"绳网飞行器+绳系机械爪"捕获小行星的新概念方案强调了捕获过程中探测飞行器的安全性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软着陆小行星的制导与控制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微小探测器软着陆小行星的制导与控制策略,将软着陆小行星控制分解为速度方向控制和减速控制,为了控制速度方向,给出了一种带有终端控制项的比例导引规律,可以按闭环模式将探测器引向着陆点,并满足垂直下落的终端条件,为了实现无碰撞着陆,给出了一种减速控制规律,通过对理想速度曲线的跟踪,实现软着陆,仿具结果表明,提出的制导与控制策略可以实现探测器在小行星表面垂直软着陆。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法的复合材料锥壳螺旋向铺层自动铺带的成型方法,对锥壳螺旋向铺层几何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预浸带的预切割进行了设计和验证,对预切割装置进行了原理方案设计并利用CATIA软件进行了自动铺带验证。结果表明:两步法锥壳螺旋向铺带成型技术方案合理可行,预切割装置可以实现预浸带的切割、转录,采用通用铺带头即可以完成螺旋向铺层的自动铺带过程,采用锥壳等厚度铺叠、均匀加压和降低废料率等措施,大大提高制品质量并降低了构件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9.
切割加工是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中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常用切割方法,对高压水切割、机械切割等切割方法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从切口质量、切割效率、切割成本等方面对常用切割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不同切割方法对材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自动铺带切割技术的基础上,指出了自动铺带超声切割技术的优势;基于自动铺带工况分析,对超声切割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尤其是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超声切割系统可靠性实验,获得了满足自动铺带极限工况需求的超声切割系统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1.
2A12铝合金激光切割热影响区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CO2激光对2mm厚2A12铝合金进行了切割试验,研究了切口表面的形貌及成分,以及热影响区的尺寸和显微组织;以水切割为对照,分析了热影响区对试件单向拉伸性能和疲劳寿命的影响,并对疲劳断口进行了显微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追踪附着任务的隐蔽性、无统一接口和低冲击着陆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粘附机理的微小型空间爬壁机器人的方案。考虑空间环境特性、附着目标表面特征等因素,确定了仿昆虫多足弹性多腿结合仿壁虎脚底刚毛干性粘合剂的总体构型,完成了足底刚毛结构微阵列参数的设计与刻蚀,设计了缓冲吸能部件,规划了步行和翻转的两种步态。原理样机验证表明方案可行,可为后续在轨非合作接近任务中微小型机器人的行为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高精度钽零件的加工方法,对主要工序的加工难点及其对零件最终表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影响最大的抛光工序进行了4种方案的对比,最终确认了合理的抛光方案。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近地小行星载人探测任务的探测目标选择问题。在能量消耗与任务周期约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发射机会、目标观测完备度、应急返回能力等复杂任务约束,对近地小行星的可探性进行了评估。提出了逐层选择方法并给出了2020~2050年间适合载人探测的目标星序列,可为未来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激光切割是一种既可用于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切割,也可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切割方法。在采用二维半设备进行空间三维零件的切割时,由于不能完全进行法向切割,只能斜切,切割精度得不到保证。工作中可采用平面工位划线,转动工位对线法向切割的方法,来满足空间三维零件切割的形位精度要求。但在实际应用时,发现对线切割时轮廓精度波动性很大,影响合格率。项目组采用六西格玛改进方法对其影响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  相似文献   

16.
空间中非合作体附着航天器本体后,新组合体惯量参数未知、系统引入的动量变化未知,容易造成航天器姿态控制失稳.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合作组合体整体惯量估计的自适应控制方案,实现不同情形附着下新组合体姿态的快速和高精度恢复.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对自适应控制方案稳定性进行了证明.搭建的某卫星被非合作组合体附着后的姿控仿真平台表明,在非合作体惯量参数未知、引入动量未知以及附着前系统状态不定等恶劣情况下,采用该算法的组合体姿控误差可收敛到一个极小的领域内,可以实现对非合作组合体系统快速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受限于安装空间,本文提出了一种三余度迎角传感器配置方案,并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基于严苛情况下余度全故障或出现奇异故障时的考虑,提出一种控制律故障重构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其对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硅片精密切割技术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当前太阳能硅片常见切割技术及其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数控超声振动切割太阳能硅片技术,为太阳能硅片的精密切割提供一种新的实用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导航星座自主定轨中的星座整体旋转问题,采用增设少量地面锚固站的方法可有效解决该问题。通过推导星地距离对卫星轨道升交点赤经的偏导数,证明了星地距离对卫星轨道升交点赤经可观。仅考虑在我国大陆范围内布设锚固站的条件下,仿真分析了锚固站数量以及布局对导航星座自主定轨精度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3个以上的锚固站,即可有效控制星座整体旋转,在14d的仿真时段内卫星自主定轨精度保持4m以内;锚固站数量越多,自主定轨精度越高,但随着锚固站数量的增加,自主定轨精度改善程度越来越小;在保持4个锚固站的情形下,采用不同的锚固站布局方案,自主定轨精度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钢板、不锈钢板、镀锌板、铜等金属材料在经过冲压剪切、激光切割或冲剪复合加工以及等离子、火焰等切割手段进行切割后,会产生尖利的切割刃口、毛刺和熔渣以及附着在刃口区域的氧化物。这些毛刺、刃口或氧化物会造成人体伤害并影响下道加工工序以致引发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数控冲剪后的工件,会在一侧留下锋利的刃口或微量毛边;激光切割后,不锈钢工件切割面留下锋利的切割刃口和微量但极易造成人体划伤的毛边,如果激光头调整不好则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