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中国航天基金会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达成合作协议,大力支持《载人航天》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中国航天基金会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于1995年3月1日正式成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个单位组成,集军队和地方航天企业为一体。经国家航天主管部门授权,中国航天基金会是我国航天领域对外募捐、接受捐赠、赞助的唯一合法组织,凡要求以中国航天名义进行命名、冠名的捐赠,由中国航天基金会统一归口管理。据此,中国航天基金会依法开展"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合作伙伴、赞助商、支持商"等冠名赞助许可工作,并依法拥有国家工商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中国航天基金会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达成合作协议,大力支持《载人航天》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中国航天基金会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于1995年3月1日正式成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个单位组成,集军队和地方航天企业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中国航天基金会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达成合作协议,大力支持《载人航天》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中国航天基金会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于1995年3月1日正式成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个单位组成,集军队和地方航天企业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中国航天基金会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达成合作协议,大力支持《载人航天》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中国航天基金会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于1995年3月1日正式成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个单位组成,集军队和地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载人航天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2003年创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教育部航天科学评估来源期刊"。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载人航天》承办的"载人航天学术大会",是我国载人航天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届,是载人航天工程领导和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为加强载人航天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推动工程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载人航天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2003年创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教育部航天科学评估来源期刊"。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载人航天》承办的"载人航天学术大会",是我国载人航天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届,是载人航天工程领导和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为加强载人航天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推动工程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载人航天》2014,(2):F0002-F0002
<正>为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工程学术建设,促进载人航天领域学术技术交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拟于2014年10月召开第3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本次会议围绕载人航天发展战略、载人航天工程技术、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载人航天基础研究、载人航天成果应用及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前沿技术等专题组织研讨交流。现将研讨会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征文应紧紧围绕空间站工程研制建设、空间站应用工程、载人深空探测等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8.
<正>为促进载人航天学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动载人航天科普知识的深入普及,不断扩大载人航天的影响力,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主办的《载人航天》期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和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中国航天员中心主办的《航天员》杂志,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依托,力求实现两刊一网融合发展。通过发挥各自优势,打造载人航天领域多功能媒体高端平台。  相似文献   

9.
<正>为促进载人航天学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动载人航天科普知识的深入普及,不断扩大载人航天的影响力,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主办的《载人航天》期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和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中国航天员中心主办的《航天员》杂志,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依托,力求实现两刊一网融合发展。通过发挥各自优势,打造载人航天领域多功能媒体高端平台。  相似文献   

10.
<正>为促进载人航天学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动载人航天科普知识的深入普及,不断扩大载人航天的影响力,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主办的《载人航天》期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和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中国航天员中心主办的《航天员》杂志,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依托,力求实现两刊一网融合发展。通过发挥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2014,(3):F0002-F0002
为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工程学术建设,促进载人航天领域学术技术交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拟于2014年10月召开第3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本次会议围绕载人航天发展战略、载人航天工程技术、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载人航天基础研究、载人航天成果应用及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前沿技术等专题组织研讨交流。现将研讨会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为加强工程学术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载人航天工程及相关领域开拓创新,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2010年10月,在杭州组织召开了第一届《载人航天》学术研讨会。载人航天工程周建平总设计师出席会议并讲话,赵宇棋、王忠贵、郑敏副总设计师,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杨利伟副主任,以及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总装备部等所属有关研究院、所、基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和《载人航天》编委会等单位的150多位院士、领导、专家及作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正>《载人航天》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主办,是国内唯一以载人航天工程为背景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物主要宣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方针政策,介绍国际载人航天工程与技术研究的进展和动态,报道我国载人航天及相关领域的建设成就、学术与技术成果、组织管理等方面情况与经验,是展示我国航天领域科研水平的窗口和我国航天科研人员进  相似文献   

14.
在2021年后疫情时代,国外主要国家不断调整载人航天发展路线,稳步推进载人航天活动.美国Artemis载人登月计划遭遇挫折,航天发射系统火箭首飞延期,登月时间向后推迟至少1年;俄罗斯调整载人航天发展重心,从载人登月转向建设新的俄罗斯轨道空间站,Yenisei重型火箭暂停研制;欧洲计划发展独立的载人航天能力,并启动新一轮...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4月2日,载人航天工程第二十四次工作会在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载人航天工程第五十五次两总联席会议精神,全面总结载人航天工程2014年度工作,部署2015年各项研制建设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尚福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2015年是空间实验室任务准备和空间站任务研制建设深入推进的关键年,也是工程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载人航天》(MANNED SPACEFLIGHT)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以载人航天工程为背景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载人航天》融理论研究、技术应用与工程实践于一体,主要刊登载人航天及相关领域的优秀学术论文,报道我国载人航天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介绍国内外载人航天发展动态。读者对象主要为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的各研究机构、生产企业科研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广大师生。  相似文献   

17.
<正>《载人航天》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主办,是国内唯一以载人航天工程为背景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物主要宣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方针政策,介绍国际载人航天工程与技术研究的进展和动态,报道我国载人航天及相关领域的建设成就、学术与技术成果、组织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载人航天》是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主办的国内唯一以载人航天工程为背景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物主要宣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方针政策,介绍国际载人航天工程与技术研究的进展和动态  相似文献   

19.
<正>《载人航天》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主办,是国内唯一以载人航天工程为背景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物主要宣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方针政策,介绍国际载人航天工程与技术研究的进展和动态,报道我国载人航天及相关领域的建设成就、学术与技术成果、组织管理等方面情况与经验,是展示我国航天领域科研水平的窗口和我国航天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更好地适应载人航天资源与市场的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企(事)业  相似文献   

20.
2022年美国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取得里程碑式的进展,成功发射阿尔忒弥斯-1,完成载人登月系统的首次全流程、全系统演示验证;俄罗斯载人航天遭遇进一步挤压,联盟5火箭与雄鹰飞船的首飞任务进一步延迟,规划的新空间站建设任务仍未得到政府批准;欧洲发展独立的载人航天能力的意愿不断加强,顺利完成新一轮航天员招募活动,以满足未来载人航天任务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载人航天发展行列,以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空间站成为俄罗斯与西方仍能保持合作的唯一项目,目前延寿至2028年已成定局。私人航天员任务成为2022年的新亮点,不仅成功完成首次私人航天员任务,且成为多个国家开展载人航天的主渠道;以SpaceX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载人航天力量发展迅速,将承担更多的深空任务,成为未来载人航天发展及深空探测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