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谢国娟 《中国航天》1992,(2):25-25,29
随着航天活动的进展,为保障人在太空中安全活动,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生命保障系统。美国计划于1995年完成全部的空气密闭回路的研制,并把它们用于自由号空间站上。到21世纪,美国将完成对有限的密闭生态生命保障系统的研究。 未来的空间活动要求人在太空有较长的驻留时间和较高的航天利用率,这就对生命保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未来航天生命保障系统选择使用的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2.
简介 航天服再生式自主生命保障系统的工作方式属于闭路循环,因此,需要净化从航天服输出的气体混合物、呼吸产物和水蒸气,以利于呼吸和通风。  相似文献   

3.
廖少英 《上海航天》1992,(4):61-64,F003
讨论航天飞机轨道器的生命保障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介绍主要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相互关系.叙述了三种类型的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介绍研制计划和研制过程中所进行的主要试验.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到来之际,美国航宇局开始实施“先进生保计划”,其目的是为未来长期空间飞行提供生命保障,利用该系统在空间飞行期间所有生保物资都可进行循环和再利用。美国约翰逊空间中心正在设计和建设该计划的核心部件———行星生物再生生保系统试验综合装置。它具有密封...  相似文献   

5.
美国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南极模拟计划研究进展郭双生,沈力平一、前言未来月球、火星和其它地外星球的探测是美国航宇局(以下简称航宇局)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未来空间和星球探测的长期性,其要求与以前的阿波罗飞船及天空实验室、目前的航天飞机和未来的阿尔法国际空...  相似文献   

6.
苏俄长期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研究进展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郭双生,尚传勋人类首次步入茫茫太空后不久,前苏联、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就认识到长时间、远距离和多乘员的空间载人飞行、宇宙载人探险和地外星球定居是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是实现...  相似文献   

7.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是空间站上的主要系统之一。人在空间站能停留多长时间,空间站能容纲多少航天员在上面生活与工作,主要取决于该系统的性能,本文重点介绍国际空间站和“和平”号空间站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同时对两者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许忠 《中国航天》1994,(6):30-30,34
前苏联的封闭生物生命保障系统在人类从近地轨道飞行转向行星际飞行并建立月球及行星基地的过程中,需要为宇航员研制一种全新的生命保障系统。该系统有适合生物生长的环境,可以生产各类生物物质,以满足人类对生物方面的需要。地球环境适合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长时期...  相似文献   

9.
国际空间站集成ECLSS/TCS试验综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空间站集成ECLSS/TCS(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热控系统)试验是一种系统级常压试验,用于单舱或多舱整体性能的鉴定和验收。文章介绍了国际空间站的环境试验标准,以及国际空间站计划中美国、欧洲及日本的集成ECLSS/TCS试验发展情况,主要包括试验项目、试验功能及试验平台组成等。根据国际空间站集成ECLSS/TCS试验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发展该项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及其进展吴清才出舱活动(EVA)是指航天员脱离母航天器(飞船或空间站)的保护环境,依靠自身的生命保障系统在太空中进行科学观察和研究、维修舱外设备、在舱外安装或回收有效载荷、组装空间站、到星球表面行走等活动。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是支...  相似文献   

11.
载人深空探测任务航天医学工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航天医学工程问题关系到载人深空探测任务中的人员生存及健康。文章从人员长期生存的生命保障、变重力生理效应及防护、地外环境效应与防护、人员生理健康监测与维护、人员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入手,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解决思路,为后续深入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的攻关提供参考。最后,以载人月球基地任务为案例,提出了生命保障、变重力防护、辐射及月尘防护、生理及心理健康监测及维护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国际空间站哥伦布舱的系统级环境控制系统试验。该试验既没有使用大型真空设备也没有使用太阳模拟器或红外灯等外热流模拟设施,而是直接在总装大厅的大气环境下实施。试验工况包括发射、正常和故障运行等模式。试验有效验证了哥伦布舱集成全局热数学模型,以及主动热控系统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的接口关系。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材料的空间应用及其保障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对应用卫星长寿命、高可靠要求的不断增长,对于航天器材料的空间应用可靠性及其保障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文章分析了航天器材料空间应用的要求及其空间环境效应试验评价技术,介绍了航天器材料保障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在地面严格控制材料空间应用的性能并提供基于空间环境效应的充分数据是保障高品质航天器长寿命高可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recent years on development of candidate physico-chemical components for use in regenerative life support systems (LSS) for future extended-duration-mission spacecraft; these life support systems provide air revitalization including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water reclamation, and limited waste management. For still longer duration manned space flights, such as a permanently inhabited space station, it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s capable of generating food and regenerating wastes will be essential to reduce logistics costs.  相似文献   

16.
航天电子产品加速寿命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应用加速寿命试验理论和技术,对加速寿命试验的类型、参数模型以及加速方程的线性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航天某电子产品的特点以及寿命分布假定,进行了加速寿命试验技术应用的研究,选择了以温度为应力的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方案,并给出了应力水平,阐述了基于阿伦尼斯模型的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at obtaining a closed control system. This was achieved by placing all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providing for human vital activities within the hermetically sealed space, and by transferring the entire control and guidance of these processes to people inhabiting the system. In contrast to existing bi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s, man has been included not only as a participant of metabolism, but as an operator who is the central figure in collecting information, making decisions and controlling all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To tackle this problem, the "BIOS-3" experimental complex was created for performing long-term experiments using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biological life-support system. The experiment lasted six months and consisted of three stages. During the first stage the system was comprised of two equivalent phytotrons with the culture of wheat and an assortment of vegetable plants, and the living compartment. At the second stage, one of the phytotrons was removed while a compartment of chlorella cultivators was introduced. The third stage differed from the second, the former using wheat phytotron and the latter employing phytotron with an assortment of vegetable cultures. Three men inhabited the system simultaneously.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a bi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 controlled autonomously from the inside is feasible within a small confined space. However, immunolog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edium created by the system is not fully adequate for man. In conclusion, some prospects have been outlined for further studies of bi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Future space habitats may be constructed in high pressure environments. The biological components of any controlled ec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s (CELSS) used in these habitats will have to be able to grow and metabolize normally for the CELSS to operate.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密封结构产品延寿工程需求,基于8106 乙丙橡胶等6 种典型运载火箭密封橡胶材料的加速老化试验数据,外推计算其在贮存温度下性能退化至设定值所需的老化时间,并与实际自然老化数据相比较来评价加速老化试验评估橡胶密封材料贮存寿命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加速老化方法可准确用于橡胶密封材料的寿命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前舰载雷达主要采用捷变频、复杂重频、宽带高增益脉冲压缩、低副瓣天线以及发射功率管控等低截获概率设计技术来提高其反电子侦察和抗干扰能力,属于“防御性”的反电子侦察技术。从电子侦察系统的特点及存在的弱点出发,提出对其进行干扰的可能性,采取主动反电子侦察的方法来掩护己方舰载雷达工作,提高舰载雷达的电子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