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员》2011,(4):50-51
6月2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出访法国参加巴黎航展,神舟七号航天员、航天英雄翟志刚接收了国际宇航联合会移交的300面会旗,这些会旗将搭载在即将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并由明年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中国航天员带回地面。  相似文献   

2.
庞征 《航天员》2012,(1):78-80
2011年,全世界载人航天活动精彩纷呈,一片繁忙景象,  相似文献   

3.
《航天》2012,(1):F0002-F0002
2011年12月21日,国际空间站新考察组搭乘俄“联盟”TMA-03M载人飞船升空,12月23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作为第30/31考察组执行为期半年的太空任务。  相似文献   

4.
国外深空探测态势特点与启示(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国外主要航天大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发展过程的梳理,重点分析了各国在无人深空探测技术、载人深空探测技术和地面测控通信技术三个方面的技术发展特点,并从总体角度对其主要技术特征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剖析,从中提炼出对我国深空探测活动的启示,以期对我国深空探测的开展有所借鉴和推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4,(7):10-10
2004年6月15日,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相似文献   

6.
洛文 《航天员》2011,(1):32-37
新年开始,新一轮的航天活动如火如荼。今年是人类进入太空50周年,空间站40周年,航天飞机首飞30周年。我们期待航天飞机的落幕之旅,期待国际空间站完成最后组装,也期待"火星500"试验的完美结束。在这值得纪念的一年里,各国的航天计划也是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7.
《航天》2011,(2):F0002-F0002
莫斯科时间2010年12月15日22时09分(北京时间16日凌晨3时9分),国际空间站第26宇航组3名航天员乘俄罗斯联盟TMA20载人飞船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8.
中外交会对接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或联合体有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日本和中国。文章对上述五方的交会对接技术进行分析、比较与评述,包括发展过程与现在的技术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涉及交会敏感器、连接机构、交会对接控制等关键技术。在交会对接领域内,美国与苏/俄基本沿不同的技术途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日本与中国也各有特色与技术优势,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欧洲与日本的潜在实力也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09,18(2):105-105
据新华网消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3月6日透露,我国计划在2011年将连续发射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船,与2010年发射的天宫一号进行太空对接,天宫一号既是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又是我国的第一个空间实验站。神舟八号为无人飞船,是太空交会对接的追踪飞行器。神舟九号也将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并计划再次搭载航天员飞天。  相似文献   

10.
雨水 《航天》2013,(12):62-63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于2013年9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际宇航联合会、中国宇航学会、国际宇航科学院、国际空间法学会联合主办,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1998,(4):10-11
国际空间站将用来验证载人火星探索技术图1充气式运输居住舱样舱将对接到国际空间站上美国航宇局准备对国际空间站的用途作一次重大调整,让这座470吨重的空间设施与开发载人火星探索所需的专用硬件和技术更多地联系起来。该局已初步确定将在2014年发射一颗载人火...  相似文献   

12.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4):82-82
2008年9月29日-10月3日,第59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将在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Glasgow)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梦想变为现实”。与会代表将超过2000人,将汇聚科学家、工程师、商业领导及学生,围绕航天相关的不同领域,共同讨论最新想法、近期活动及未来计划。讨论会内容涉及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14.
简要回顾了上世纪美国关于栽人航天的争论,考量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载人航天的未来》报告中有关航天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的论述,阐明了探索的内涵及将探索列为航天第一目标的理由与现实意义,最后建议在我国航天发展战略中恢复探索作为航天领域发展,特别是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发展的第一目标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陈立 《中国航天》2011,(11):32-34
此刻,浩瀚宇宙迎来新客人,天宫一号满载着炎黄子孙的希望飞天。  相似文献   

16.
胡杨 《航天》2011,(12):1-1
与历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重要试验一样,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空间交会对接同样在国外媒体引发热议。各种议论中,多数较为冷静、客观,但也有的做了过度的解读,甚至对中国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妄加猜测,借此散布“中国威胁论”,其背后反映的是某种复杂的心态。  相似文献   

17.
张瑶 《航天》2011,(5):8-9
3月20日~26日,国际宇航联合会(以下简称IAF)在巴黎召开春季执行局会议,讨论管理、技术、财务委员会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其间还举办了IAF成立60周年庆典。作为新当选的IAF副主席和IAF成员单位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及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等应邀参加执行局会议和庆典等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8.
张雪松 《航天员》2012,(2):66-67
1967年4月“联盟”1号飞船成功发射后,苏联就开始筹备载人飞船交会对接任务,这是苏联载人航天核心项目——N1-L3载人登月计划的需求。虽然N1-L3项目占用了大部分资源,但为了保障两艘“联盟”载人飞船对接成功,苏联还是进行了一系列对接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11,(11):49-49
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邀请,欧空局载人航天飞行与运营部主任托马斯·莱特、德国宇航中心航天部主任盖德.库珀分别率欧空局、德宇航代表团于10月31日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于11月1日凌晨在现场观看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实况。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我国在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大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示了中国的综合实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进入太空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太空利用能力和太空控制能力的建设上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用户对航天器的高可靠、长寿命的要求迫切,作为航天器功能实现的技术基础,环境、材料等基础研究工作应该去适应这种发展需求,加快基础能力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