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员》2010,(6):10-11
据NASA网站12月10日报道,NASA已授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份潜在价值1.71亿美元的合同。支持国际空间站货运服务。该合同将为由国际合作伙伴和商业货运飞船执行的空间站货运任务提供规划、协调支援,并为标准化的货运舱准备与封装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为防备商业载人运输项目出现进一步推迟,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将花费超过9000万美元买下俄"联盟"飞船2020年秋天发往"国际空间站"时的一个座位。该局5月12日宣布已完成同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俄航)的谈判,将订购定于10月中旬发射的一艘"联盟"飞船上的一个座位。NASA称,这项交易意在"保证我局能继续信守承诺,通过保持美国在‘国际空间站’上的持续存在来实现安全运行",直至商业载人  相似文献   

3.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7月19日在国际空间站研发大会上表示,该公司已不打算让"龙"飞船的下个型号采用有动力着陆方式。此举将影响到该公司的远期火星任务规划。近来有传言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正在为NASA商业载人运输项目研制的载人型"龙"飞船将不具备利用主要用于发射中止的"超级天龙座"推力器在陆地上实施着陆的能力。马斯克证实了这种传言。他在一个  相似文献   

4.
<正>自后航天飞机时代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始引导私人宇航公司进入往返国际空间站(ISS)和近地轨道(LEO)的任务领域。通过包括航天法案协议(SAA)、"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商业补给服务"(CRS)、"商业乘员开发计划"(CCDev)、"商业乘员运输综合能力"(CCi Cap)等项目、协议或合同,NASA希望通过引入私人商业宇航公司,培育一个竞争性的商业航天市场,降低进入空间的成本。经过近10年的努力,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为代表的一批私人宇航公司在NASA的支持、引导下,已取得了举世瞩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2009,(5):6-6
2009年9月10日,NASA发布了国际空间站近8年(2000-2008)来所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详细报告,其中包括100多项科学实验,NASA在空间站的研究活动涵盖诸多科学领域,包括探索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6.
<正>在启动NASA商业载人运输合同工作的同时,波音正提出用同一种飞船的一个改型型号来承担国际空间站货运任务。公司官员2014年12月9日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已提交了竞争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2项目的投标方案。CRS2是轨道科学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现有CRS货运合同的后续项目,涉及为空间站往返运送货物。波音正在为NASA研制CST-100载人飞船。公司商业载人运输计划经理马尔霍兰  相似文献   

7.
<正>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2月19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了执行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项目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又一艘"龙"货运飞船,任务代号"龙"CRS-10。所发飞船2月22日抵达空间站,拟在站上停靠29天,届时将携带一些实验样品和设备离站返航。本次发射再次进行了火箭第一级陆上着陆回收尝试,并获成功。这是"猎鹰"9火箭去年9月1日发生发射台上爆炸事故后  相似文献   

8.
发射消息     
正"猎鹰" 9-1.2型火箭2020年3月6日在卡角空军站发射了执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项目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又一艘"龙"货运飞船,任务代号"龙" CRS-20。本次发射所用飞船又是一艘旧船,此前曾先后两次上天。这是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第3次让同一艘"龙"飞船3次上天飞行。该公司握有NASA  相似文献   

9.
据Spacedaily网站2012年8月14日信息,NASA在近期太空生物研究公告中公布了15项获得资助的实验,其中有10项在"国际空间站"上实验,其余5项是地面实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9,(10):45-46
NASA莫斯科办事处负责人鲍曼8月25日在一次国际航空航天会议上说.NASA已邀请俄方联合开展一项载人火星探测飞行。俄眼下打算在未来某个时间开展自己的载人火星探测任务。鲍曼说,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应利用国际空间站项目所取得的成就,机组人员应来自多国。  相似文献   

11.
<正>轨道ATK公司的"心宿二"230型运载火箭2016年10月17日在位于NASA沃洛普斯飞行设施的中大西洋地区航天港发射了执行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计划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又一艘"天鹅座"货运飞船,任务代号"轨道ATK"(OA)5,又称"天鹅座"CRS-5。由于其间有俄罗斯联盟MS02载人飞船要同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3月,NASA按照《2017年NASA过渡授权法案》的要求,向国会提交了《国际空间站过渡报告》,报告讨论了近地轨道商业市场发展以及今后NASA将逐步转变为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企业的用户等问题。近几年,国际空间站成为商业航天发展的新领地。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与创新,进入空间以及开展空间活动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方式方法也变得多元化。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轨道-ATK公司为代表的商业公司已经成为为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13.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2017年12月15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执行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项目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又一艘"龙"货运飞船,任务代号"龙"CRS-13。所发飞船定于2天后抵达空间站,将在站上停靠1个月时间。本次发射还照旧进行了火箭第一级陆上着陆回收,并再获成功。本次发射原定12月4日进行,但因故几度推迟。12月12日宣  相似文献   

14.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1(R)型运载火箭4月14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执行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项目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又一艘"龙"货运飞船,任务代号"龙"CRS-6。这次飞行再次尝试了在海上漂浮平台上对火箭第一级进行回收,但又一次与圆满成功失之交臂。这是太空探索公司CRS项目合同下的第6次正式货运补给任务。NASA最近新增订了3次飞行后,该公司CRS合同下的总飞行次数为15次,需在2017年底前完成。本次发射的"龙"飞船装载了2015千克补给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12,21(2):78-78
据NASA网站2012年2月9日报道,NASA在2012年下半年将利用日本的H—IIB转移飞行器(HTV一3)将其太空通信与导航试验台(ScanTestbed)送往“国际空间站”。太空通信与导航试验台由NASA的格林研究中心花费3年多的时间建造,将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一个在轨实验室,开发软件无线电(SDR)技术,以推进新一代太空通信技术的发展。该试验台将成为太空实验室的首个太空硬件,可演示验证许多新项目的特性,包括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新型通信技术、联网技术与导航技术。该试验台包括以上3项无线电设备,功能各异,预计在轨寿命为5年。  相似文献   

16.
国际空间站(ISS)安装有一值得称赞的主动、被动辐射测量体系。该系统用来参与实时的飞行任务,提供乘员辐射剂量数据,及包括国际空间站内、外辐射场的详细信息。在主动辐射监测方面、目前NASA在国际空间站上有两套在站仪器,第3套计划在2002年4月随SO-Truss部件发射到ISS上。  相似文献   

17.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新型"心宿二"商业运载火箭4月21日在位于NASA沃洛普斯飞行设施的中大西洋地区航天港进行了首次发射,主有效载荷是模拟该公司"天鹅座"国际空间站货运飞船重量特性的一艘模拟飞船,代号A-1,重3800公斤.模拟飞船上配备了各种传感器.此次发射还搭载了4颗微小卫星.模拟飞船于火箭起飞约10分钟后成功地同火箭分离.这是一次验证飞行,旨在验证火箭性能,以为向国际空间站发射"天鹅座"货运补给飞船做准备.  相似文献   

18.
, 《航天器工程》2012,21(6):86-86
据ESA网站10月17日报道,ESA和NASA正在测试一项空间网络通信协议。据此协议,航天员可在“国际空间站”上控制环绕行星或小行星轨道的机器人。这次测试为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后续实施遥控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龙”飞船首飞空间站,开启载人航天新纪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蕊 《卫星应用》2012,(4):69-73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22日3时44分,美国空间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商业货运飞船——"龙"(Dragon)飞船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由法尔肯-9火箭成功发射,完成了与"国际空间站"(ISS)的交会对接,运送460kg货物到空间站,携带约590kg科学设备和货物返回地球。"龙"飞船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计划下发展的商业货运飞船,其首次完成空间站飞行验证任务,开启了载人航天商业化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发射消息     
正诺格创新系统公司的"心宿二" 230+型火箭2019年11月2日在位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沃洛普斯飞行设施的中大西洋地区航天港发射了执行NASA "商业补给服务"(CRS)计划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又一艘"天鹅座"货运飞船,任务代号"诺格"(NG) 12,又称"天鹅座" CRS-12。这是诺格创新系统公司在CRS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