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正>2019年一网(OneWeb)公司提出的"一网"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2月发射首批6颗卫星、3月获得12.5亿美元融资后,一网公司将充分利用"先发优势",计划在2019年进行20次发射,部署第一阶段的150颗卫星,拉开其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的建设序幕。一基本情况1一网公司一网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2012年的世界唯优(WorldVu)卫星有限公司。该公司2014年提出一个耗资30亿美元打造648颗小卫星  相似文献   

2.
正一网卫星公司设在佛罗里达州探索公园的卫星制造厂3月16日破土动工。一网卫星公司是一网公司和空客集团的合资企业。公司首席执行官霍尔兹称,耗资8500万美元兴建的这座制造设施将生产2000多颗卫星,而不是去年1月同一网所签合同中所说的900颗。一网创始人怀勒2月份就曾表示,该公司正积极考虑在最初宣布的由648颗卫星组网的基础上再增设约  相似文献   

3.
<正>卫星宽带初创企业一网公司任务系统工程主管麦克莱7月10日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一网低轨卫星上将没有哪个系统的可靠性能比得上星上用来防止形成空间碎片的离轨模块。他说,离轨用的分系统被定为整颗卫星上可靠性最高的功能部件,甚至高于创收用的有效载荷,由此可以看出公司对采取负责任行动的决心。一网由900颗小卫星组网的第一代星座引发了人们对其一旦不重视离轨操作会造成灾难性空间碎片局面的担心。为消除这  相似文献   

4.
2014年12月19日,2014年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专业信息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简称"两组一网")和《卫星应用》杂志社联合主办,共同唱响了"跨界融合、创新发展"卫星应用领域发展的主旋律。中国工程院张履谦院士、"两组一网"卫星应用技术专家组成员、特邀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李忠宝副院长主持。本次研讨会主题是"卫星应用与互联网",力求引入互联网思维模式,为卫星应用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互联网公司和高校专家的加入为本次研讨会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5.
民航Ku波段卫星地面站调试软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民航Ku波段卫星网2005年底开始节点站安装,现即将进入试运行阶段。该卫星网使用定点于东经122.2°的亚洲4号卫星的K8V转发器,上行中心频率14465MHz,为水平极化;下行中心频率  相似文献   

6.
<正>一网公司已在由日本软件银行集团领投的一轮投资者融资中新筹得12亿美元资金,从而完成了这家初创企业建设其卫星互联网星座所需的非债务性融资工作。软银在本轮融资中投了10亿美元,并成为一网的战略合作伙伴,其董事费舍尔将进入一网董事会。加上2015年6月筹到的5亿美元,一网目前筹得的资金总额为17亿美元。该公司全面建成由900颗卫星组网的星座预计共需25~35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说SpaceX公司是运载火箭产业的"搅局者",那么一网公司就是掀起低轨宽带互联网卫星星座变革的先行者。一网公司首先提出了规模如此宏大的星座计划"一网日出",并且获得了日本软银的巨额投资,选用全球最先进的空客公司的小卫星制造与平台技术。2019年2月27日,一网公司的首发6颗星终于打破了该星座多年的纯概念  相似文献   

8.
美国火箭公司(AMROC)正在为其四级火箭阿奎拉(Aquila)竞争铱(Iridium)卫星网的卫星发射业务,铱卫星网由77颗小型通信卫星组成,在本世纪末,该网可实现全球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通信。 阿奎拉是一种四级都采用固体推进剂、液体氧化剂混合发动机的运载火箭,能将7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550公里的极轨道,而发射费仅为其它火箭发射费用的一半。由于阿奎拉火箭采用固液混合发动机,因此火箭的发射准备快,而且可靠。  相似文献   

9.
<正>一商用太空互联网防御实验概述随着商业中低轨卫星星座井喷式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巨型卫星星座将为大众带来更加廉价、方便、快捷、稳定的宽带服务。以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一网(Oneweb)公司、铱星(Iridium)公司、电信卫星(Telesat)公司为代表的典型商业航天企业陆续公布了各自的中低轨卫星星座计划,并快速推进星座部署进程。  相似文献   

10.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一网公司官员10月25日在美国参议院商业、科学与运输委员会作证时表示,两者旨在向全球每个角落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宽带小卫星巨型星座都将在数月内发射首批卫星。他们介绍了各自星座部署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以及为缓减其今后几年拟部署的数千颗卫星可能带来的空间碎片风险采取了哪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移动卫星网星际路由协议及算法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卫星网的全球移动通信将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目前国际上已经提出的几种主要的移动卫星网星际动态路由协议及算法进行分类和介绍,并且针对每一种协议或算法分析其优缺点。最后对整体的情况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空间目标监视、识别、探测与跟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拥有强大的空间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空间目标监视系统和弹道导弹预警系统两部分。空间目标监视系统主要由雷达探测网和光电观测网组成;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由地基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和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两部分组成。空间目标监视系统综合网每天能产生5万条左右的观测数据,维持近5000个目标的编目,其中大部分为低轨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设在英属海峡群岛的初创卫星互联网服务商一网有限责任公司6月25日宣布完成一轮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并同阿里安航天公司和维珍银河公司签订了共计包括60次发射的卫星发射合同,宣称这是史上最大的一份商业发射订单。一网称,参与本轮融资的包括空客集团、休斯网络系统公司、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维珍集团和可口可乐公  相似文献   

14.
西方工业界人士认为,在通信卫星市场上,卫星的尺寸选择得合适与否是经营者赢利的关键因素。人们往往将小型卫星转发器的单位成本与大型卫星转发器单位成本进行比较,认为小卫星携带转发器少、单位成本高,而且在静地轨道部署小卫星要比部署大卫星经济性差。 不过,如果采用另一种费用比较法,情况就大不相同。当市场对卫星转发器的需求量大时,大型卫星的转发器只要有2/3被租用,那么从收回投资的角度,经营大型卫星可能是合算的。但当市场疲软时,大型卫星在发射时大多数转发器会租不出去,而小 型卫星一般不存在这类问题,卫星发射时转发器大部分会被租走。西方一家卫星通信咨询公司做了如下比较: 1.一颗重3吨的大型卫星,正常生产周期为36个月,可载48个转发器,预期寿命为15年,初期投资为2.48亿美元。每年可收回0.488亿美元; 2.重约1.5吨的中型卫星,其制造时间近30个月,可载24个转发器,预计寿命为12年,成本为1.35亿美元,每年可收回0.368亿美元; 3.重量为900公斤或900公斤以下的小型卫星,其生产周期仅为28个月,可载12个转发  相似文献   

15.
SCPS-TP协议用于LEO卫星网的性能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PS-TP是空间通信传输协议,可用于卫星网络。为分析SCPS-TP在LEO卫星网中的性能和选择合适的拥塞避免机制,进行原理分析和仿真实验。在LEO卫星网中的典型时延和误比特率条件下,SCPS-TP协议采用Ve-gas机制比Van Jacobson机制能达到更好的性能。但LEO卫星网中存在的切换和路径改变情况会严重降低Vegas机制的性能。对此提出一种利用SCPS-NP包头信息感知路径变化和更新时延基准的改进方法,具有较好的可实现性。仿真结果表明,此举能明显提高SCPS-TP协议在LEO卫星网路径改变时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正>7月25日,"远征一号"上面级将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卫星和上面级100%使用了航天772所研制生产的国产CPU(微处理器)芯片。除了CPU,北斗双星和上面级上的数据总线电路、转换器、存储器等近40款产品均为航天772所研制和生产。这是中国卫星首次成体系、批量地使用国产芯片,对航天工程的自主可控和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卫星网整网自主定轨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闫野  周伯昭  任萱 《宇航学报》2002,23(2):80-83
随着在轨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多,卫星网的自主定轨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利用星间相对测量(相对距离测量和相对速度测量)技术,将卫星精密轨道确定方法和大地测量中的整网平差方法相结合,来实现卫星网的自主定轨,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11,20(5):36-36
据今日航天网2011年7月12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拉达克里希南表示,将大幅扩大向上业界外包的比例。500多家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已经承担了印度航天项目60%的生产工作,今后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ISRO在过去2~3年已经见证了火箭(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和卫星生产领域的跳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宇宙神运载火箭将于今年年中进行首次商业发射,其有效载荷是一颗科学卫星CRRES。到1995年将发射32次,预计1991年发射6次,有效载荷是静地轨道环境观测卫星1(GOES-1)、银河卫星、国际通信卫星K和3颗美国空军的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卫星3;1992年发射5次,有效载荷为两颗未来型DSCS和一颗GOES—J、另一颗银河卫星及美国海军的第一颗特高频(UHF)舰队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下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智能化、链路网络化、天地一体化、对抗实战化等发展趋势,文章构想和设计了下一代卫星导航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网电安全体系。首先,论证了下一代导航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的天地一体化特征及其网电安全的内涵;然后,从链路、网络、信息等方面进行运行控制系统网电安全威胁分析,论证了集检测、防护、评估和升级于一体的网电安全分层防护需求;最后,基于安全防护需求,构建了由技术层、基础层、流程层和目标层组成的网电安全体系架构,重点明确了网电安全技术措施及其防护作用。此外,对干扰自动探测防护微波空间链路、空间网络安全协议、卫星在轨自主安全运行等重点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