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航天》2009,(12):14-16
孔祥言、朱毅麟、李颐黎和褚桂柏都是空间技术领域颇有知名度的专家。然而,他们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四人小组”,由钱学森耳提面命,亲自指导他们进行我国早期卫星技术和空间技术发展的探索研究,这一段历史却少有人知。  相似文献   

2.
正"陈士橹院士长期从事飞行器飞行力学与控制的研究,在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与结构弹性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建立并完善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了相应的工程技术问题,并已在航空航天一些科研院所得到应用。以下内容是根据陈士橹院士访谈资料整理编辑而成。"1956年10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担任院长。为了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力量,钱学森在全国高校挑选了数位知名教授到五院担任咨询专家,其  相似文献   

3.
<正>马蔼乃教授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大成智慧教育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与钱学森有过学术交流。以下内容是根据马蔼乃教授访谈录音整理而成。初识钱学森1996年,我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论地理科学的发展》,该文章经由水利部钱振英部长转送给钱学森一份。让我意外的是,大概一周后钱学森亲自给我写了一封信:一方面表示赞同我的一些观点,另一方面也对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后来我写了  相似文献   

4.
正"黄顺基教授与钱学森曾多次以通信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在科学研究上得到了钱学森的多次指导。以下内容是根据黄顺基教授访谈资料整理编辑而成。"在与钱学森的接触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钱学森关心的都是事关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主要从与钱学森的接触过程、钱学森的先进事迹、对钱学森的认识,以及钱学森对我的影响4个方面来谈谈。  相似文献   

5.
正郭永怀、李佩夫妇与钱学森、蒋英夫妇有着长期友好的交往经历,李佩教授翻译并主持编著了钱学森的多部论著。李佩认为,钱学森是一位战略科学家,他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创了一个领域,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郭永怀、李佩夫妇与钱学森、蒋英夫妇很熟。从1945年开始,  相似文献   

6.
正"钱学敏教授曾参加钱学森亲自领导的学术研讨班,多年来研究和阐述钱学森的哲学及科学思想。以下内容是根据钱学敏教授访谈资料整理编辑而成。"2015年9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人们不会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前国防部长赫尔德·布朗清楚地记得钱学森是"美国火箭、导弹研究、实验的先驱";美国媒体也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钱学森科学历程的三大创造高峰:创建物理力学和工程控制论;开创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以及系统工程管理方法与技术;建立系统科学及其体系,创建系统学,并开创复杂巨系统科学与技术领域.以钱学森建立的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为基础,分析了钱学森的系统科学体系、系统学与综合集成方法,以及复杂巨系统科学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薛惠锋教授曾在西北工业大学执教,对于钱学森与西北工业大学的情缘有着颇深的感触。薛教授通过饱含深情地回顾钱学森一生的光辉历程和爱国情怀,重温了钱学森留给西北工业大学学子的宝贵精神财富,抒发了对于钱学森作为一位思想先驱、科技泰斗、做人楷模和育人导师的崇敬之情。以下内容是根据薛惠锋教授口述录音整理编辑而成。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05,14(4):57-57
2005年11月5日下午,五院总体部在北京皇苑大酒店主办“航天与力学研讨会暨《航天与力学》出版发行仪式。五院及院所属总体部、研发部、东方红卫星公司的部分领导专家和清华、北大、北航、哈工大与浙江工业大学5所高校的7位著名教授以及总体部多位中青年专家近7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系统工程室主任杨雷主持,总体部于登云部长对曲广吉教授的《航天与力学》论文集的出版及内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正>在钱学森的指导下,顾基发研究员参与了组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开展了系统科学的研究。以下内容是根据顾基发研究员访谈录音整理编辑而成。钱学森是一个战略型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还是一个学派的领头人。钱学森的一生是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开创的一生。他从自身的专业力学扩展到研究控制论、运筹学,再到系统工程、系统科学,并一直不断地研究拓展,很多学科他都关注,直到建立科学技术体系。所以,我认为钱学森开展学术研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宿东 《航天》2011,(1):4-4
12月8日,在钱老99岁诞辰前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京召开了“钱老的航天岁月”座谈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有关领导,航天老领导、老专家和“钱学森与中国航天”课题组共20多人共同追思与钱老在一起的日子,深情缅怀这位中国航天事业的领路人。钱学森儿子钱永刚教授出席会议并代表家人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加州理工学院11月2日在其网站首页上刊登了钱学森逝世的消息。钱学森曾在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了十多年,并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1979年该校授予钱学森最高荣誉:“杰出校友奖”。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月13日,第十三期钱学森论坛"相聚丝绸之路起点,奏响强国战略号角——钱学森智库聚焦古都复兴"在西安盛大开幕。一周后,2018年1月21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十二院)、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钱学森军事系统工程研究院、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四期钱学森论坛在深圳盛大召开。本期钱学森论坛以"引领改革先声四十年,抢抓时代历史新机遇——钱学森智库聚焦创新中国"为主题,旨在践行十九大精神,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创新中国建  相似文献   

14.
薛滔 《航天》2012,(1):42-43
为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弘扬钱学森的教育思想,2011年12月4日,北京市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召开了“缅怀钱老光辉一生——青少年素质教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正9月23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与全球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杂志联手打造的专刊《系统工程在中国》正式发行。60年来,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巨匠,总结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所形成的一整套独特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开辟了系统工程发展的新高度。十二院(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正是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的重要传承者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2017年4月23日,在我国第二个航天日到来之际,由中国工程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雄安新区筹备工作委员会指导,中国航天十二院与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六期钱学森论坛"钱学森智库助推雄安发展"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河北省副省长王晓东、国务院派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刘顺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吴燕生等领导、20余位院士以及来  相似文献   

17.
据人民日报报道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1999年12月8日下午来到钱学森家中,亲切看望这位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建立了卓著功勋的著名科学家。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他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  相似文献   

18.
动态     
《航天员》2011,(2):49-51
杨利伟出席电影《钱学森》开机仪式3月18日,航天英雄杨利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电影《钱学森》开机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影片《钱学森》由西部电影集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侨联、中国科协等单位联合拍摄,主要讲述了钱学森留学美国、冲破重重障碍回国建设、用毕身精力投入航天科技事业发展的感人故事以及钱学森与蒋英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幸福美满的生活。同时参加开机仪式的还有广电总局与陕西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及各大新闻媒体记者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复合材料专家、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胡振渭同志,因患癌症,经多方医治无效,于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五日十一时二十分在长沙不幸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一月十六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同志得知胡教授逝世的消息后,发了唁电表示沉痛哀悼。国防科工委主任陈彬、政委刘有光、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朱光亚等同志也发了唁电,对胡教授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相似文献   

20.
正钱学森,一个值得让人永远铭记于心的名字。1955年10月,钱学森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毕生致力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为我国航天事业、国防科技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值此钱学森归国63年之际,"口述钱学森工程"课题组从201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