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固体火箭发动机用钢及其热处理本工艺成果首次提出18Ni马氏体时效钢优化的时效新工艺,解决了该钢焊缝脆性问题、创造了旋压、热处理联合成型新工艺方法。对406钢材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降低碳含量并对系统工艺参数优化,采用新工艺,防止用该钢制成的发动机壳体低...  相似文献   

2.
用表面裂纹法测定了37SiMnCrMoV、28Cr3SiNiMoWVA和30Cr3SiNiMoVA钢的应力腐蚀开裂特性。三种钢在回火马氏体的高强度状态下以28钢具有最高的应力腐蚀临界应力强度值,Kiscc=126.6kg/mm~(3/2),30钢次之,Kissc=73.0kg/mm~(3/2),37钢最差,Kiscc=54.5kg/mm~(3/2)。三者之Kiscc/Kic比值分别为0.49,0.28,0.29。尽管28钢之强度水平较37钢低约10公斤/毫米~2,但是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则遥遥领先。这一性能对于用超高强度钢制成高压容器在防止水压试验和贮存中的低应力破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28钢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钢种。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A-TIG焊接的工艺特点和国内外发展概况。研究了A-TIG焊接技术中活化剂对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熔深的影响。分别考察对比了不锈钢A-TIG焊及普通TIG焊焊接后所得两种焊缝的机械性能、化学成分、金相组织、铁素体含量及焊缝抗晶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A-TIG焊接具有与TIG焊间等优良的焊缝质量,并可大幅度地增加焊缝的熔透量,提高焊接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 A514 B 钢的性能特点, 详细介绍了 A514 B 钢的焊接性、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参数。经 X 光探伤表明, 焊接接头达到 I 级焊缝要求, 焊接试验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耐蚀软磁合金1J116与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Ti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化学成分及微观组织,探究了两种钢的可焊性。分析了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用冷气关断阀外壳体部件的结构,合理地设计了定位工装和散热工装。通过舍弗勒组织图分析了焊接参数对焊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制定了合理的焊接工艺。通过应力与变形机理分析,设计了合理的焊接顺序。经以上工艺攻关,成功焊接了一批产品,经外观检验和氦质谱检漏试验,焊接合格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6.
对于航天用超高强高韧C300马氏体时效钢来说,热加工过程中获得等轴细小的再结晶晶粒是实现该钢强韧性最佳匹配的关键环节。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850~1 1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件下,对超高强高韧C300马氏体时效钢进行高温轴向压缩变形试验,获得了高温流变曲线,并观察变形后的金相组织。结果表明:C300马氏体时效钢的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变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试验钢在真应变为0.92、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件下,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其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的温度也逐渐升高,最佳热变形温度区间为1 050~1 150℃;测得试验钢的热变形激活能Q值为391.2 kJ/mol,建立了其热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能为C300马氏体钢的数值模拟和热加工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工 艺 技 术 研 究18%Ni马氏体时效钢焊接…………………………………………1.1卫星姿控推力器肼喷注毛细管临界流量的控制方法……………………1.11LF21铝合金氢气保护钎焊工艺研究…………………………………1.20乙二胺四乙酸钠直接镀铜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旋压成型T250马氏体时效钢双台阶筒形件,分析了材料特殊性和产品结构特点,确定采用错距正向旋压加工。通过合理设计旋压工装和旋压毛坯,经过旋压工艺试验,生产出满足要求的产品,得出T250马氏体时效钢多旋程旋压筒体最终道次缩径量比一次旋压成型筒体的缩径量小,为使用相同材料的同类件的旋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采用YAG脉冲激光器焊接不锈钢1Cr18Ni9Ti的工艺过程,通过调整离焦量、焊点重叠率、峰值功率和脉冲宽度进行试件焊接,并对焊缝熔深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离焦量对焊缝熔深影响较大,负离焦量时可以获得较大的焊缝熔深;峰值功率对焊缝熔深影响最大,但峰值功率过大易出现焊接飞溅;焊点重叠率与焊缝熔深有效性密切相关,对产品密封性能影响大;脉冲宽度对焊缝熔深影响较小,对焊缝表面成形状态影响较大。针对推进系统中阀门壳体激光焊缝熔深要求,优化了工艺参数。采用上述工艺规范焊接的阀门产品已经过飞行考核。  相似文献   

10.
激光焊接TC4钛合金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激光焊接对TC4钛合金焊缝成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OM、XRD和TEM等手段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焊接TC4钛合金成形较好,但在焊缝熔合线附近容易产生圆形气孔。焊缝由单一的α′马氏体构成,并呈网篮状分布。热影响区组织为α′马氏体和初始α相。焊缝和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母材,而焊缝的硬度最高且硬度分布平缓。TC4钛合金焊接接头的室温平均抗拉强度为1126MPa,与母材的抗拉强度相当,延伸率为11.12%,比母材略低,焊接接头均断在母材区域。  相似文献   

11.
T250马氏体时效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特点,其卷焊旋压毛坯冷校形存在裂纹及尺寸精度差问题,提出了热校形的解决思路。通过试验发现,T250钢热校形存在应力现象,导致热校形后毛坯尺寸、圆度及直线度较差,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对后续T250钢热校形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阻缝焊方法对航天推进剂贮箱用0.086 mm厚不锈钢网片(022Cr17Ni12Mo2)和1 mm厚不锈钢支板(1Cr18Ni9Ti)进行搭接缝焊工艺试验,通过控制不锈钢支板变形量和网片变形张力,检查焊缝外观质量、密封性和内部质量,解决了接头组合材料厚度比大于10:1和焊缝宽度1~1.2 mm的不锈钢薄板缝焊难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工艺参数可以避免缝焊过程焊缝成型不良等问题,保证了焊缝密封性;采用专用工装对缝焊过程不锈钢支板变形进行控制和焊后校形处理,可有效控制不锈钢薄板焊接变形;通过缝焊过程网片表面张力的调节,达到了控制网片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洛克威尔公司Rocketdyne分公司用机器人气体保护钨极电弧焊焊接航天飞机主发动机.该公司在独特的焊接结构中采用的是高强度合金钢,其中包括镍基和铁基的铬铁镍合金和不锈钢.采用机器人技术能解决这一焊接所带来的难题.这项技术包括初步使用预编程机器人焊接单元、视觉焊缝跟踪器、焊缝熔池焊透传感器和脱机编程.对该焊接系统结构、性能和操作顺序作了详细介绍.焊接系统的核心是Cybotech机器人和RC-6控制器.最后叙述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和Rocketdyne公司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某型号火药起动器壳体采用新材料1Cr11Ni2W2Mo V,需要进行焊接工艺研究。针对此产品进行了自动TIG焊工艺试验,对比了S-659和HGH367两种焊丝以及不同焊接电流、焊接速度配合所焊焊缝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采用S-659焊丝以及大电流高速焊的"大规范"的焊接参数所焊焊缝,成形、组织及性能均更优,焊缝质量满足QJ1842-95Ⅰ级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产品模拟件及正式产品的焊接,所焊产品经X光检查合格,液压、气密试验考核合格,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信息     
抗蠕变钢焊接接头的高温性能抗蠕变钢广泛用于发电站设备,由于铬与钼含量高,焊接后虽经空气中冷却,其显微组织也会淬硬为贝氏体—马氏体或完全为马氏体,为防此问题,焊接前要预热至200~350℃。其均质焊接接头(母材金属与填充金属为相同材料),应按材料化学成份规定焊前预热温度范围,焊接中应尽量减小裂纹敏感性,焊后回火不可能消除接头各部分的硬度差别。对于非均质接头(母材金属与填充金属材料不同),也没有最佳回火温度。由于材料浓度不同,在高温下焊接区与热影响区之间产生剧烈扩散,致使在短的工作时间内出现裂纹。要求其工作温度低于均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不加填充的自动钨极旋转氩弧焊工艺,选择了φ6×1的1Cr18Ni9Ti导管的最佳装配方法和焊接参数,并对其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Ni18Co9Mo5Ti马氏体时效钢的金相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Ni18Co9Mo5Ti马氏体时效钢时效热处理时的相变规律及金相组织与机械性能的关系,提出了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不锈钢薄板焊接工艺研究已向超薄、特硬的方向发展。1990年,承接了制造精密薄板焊接设备及研究超薄特硬材料焊接工艺的任务。选用了经特殊冷作硬化处理的1Cr18Ni9薄带材。通过操作方法与接头结构,解决了超薄特硬材料的焊接坡口失稳;采用下料时切口留一定的毛刺,使焊缝饱满;选用45°对接接头,提高焊缝的承载能力;在操作上使用等能量输入法,消除了热裂纹等缺陷;通过对焊缝冷作硬化处理,提高了焊缝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9.
Ni(_18)CO-9Mo_5Ti马氏体时效钢的金相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Ni18CO9Mo5Ti马氏体时效钢时效热处理时的相变规律及金相组织与机械性能的关系,提出了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0.
对万吨水压机下横梁局部结构的模拟试件进行了焊后检测,从焊接接头抗裂性能、焊缝金相组织、焊接接头强度及焊缝组织硬度分布几方面进行了深一步的理论分析,并对采用三种不同焊材进行焊接的焊缝作了对比。这些分析及对比的结果为下横梁裂纹的实际焊接修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