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三 《今日民航》2013,(8):112-113
2010年一首演唱会现场录音的"给自己的歌",唱成我们午夜梦回每个人自己心里的歌。匆匆三年,只听一首"给自己的歌"!匆匆十年,李宗盛即将唱出十年来唯一一首录音室作品,一首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在午夜听的歌。读李宗盛的歌词,就像在看小说。也只有他的东西,才能在不押韵的情况下也让人欣然接受。当然,这更关乎他的唱法。比起表达,他更像是一种灌输,咬字和断句的结点,踩着你喘气的节奏,贴着你骨骼的疲劳。比起一般歌曲恒定的段落、切割好的几何形状,李宗盛的歌更能让人跟着思考。就像我们生来爱听故事,从不懂看书听着父  相似文献   

2.
许允 《西南航空》2007,(8):70-74
对爱好体育摄影的人来说,王瑞林这个名字可谓响亮。两次"全国体育摄影十佳",对于西部摄影师来说,要击败京沪等地近水楼台的同行们,难度相当大,但王瑞林做到了,而且两度金榜题名。王瑞林是北京人,一米八七的身高和一口流利的京片子"暴露"了他的出身;但他又是成都人,蓉城对他来说远远超越了第二故乡的概念,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份孜孜以求的事业,北方出生的他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西部。在成都安家的北京人王瑞林两度赴京领奖,梦里不知身是客还是主,醒来已被鲜花和掌声所淹没。京城的同行都是他的老乡,个个热情洋溢地打招呼"回来啦?"王瑞林笑着,心里清楚地知道:"我还会回去的,我的家在成都。"他的家,就在离京城千里之外的锦江边上,他熟悉那里的大街小巷,甚至一草一木。正因为这份执着的爱,才让他以北京人和成都人的双重身份,默默用镜头记录着蓉城的变迁。有道是"隔行如隔山",哪怕是在摄影圈内部,也有好多比"隔山"还远的小门类,比  相似文献   

3.
雷虎 《西南航空》2011,(5):102-105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一一我们每个人讲或听这故事时都嬉皮笑脸。从前有座山,山下有座城,城里住着一群人,人人心里原本都有座山,地震了,山崩了,城毁了,城建了,山下有城,城里有人,人人心里不再有座山一一这是电影《观音山》要表达的主旨。导演李玉在拍这电影、观众在看这电影时,心情都沉重而压抑。电影有两条线索,明线是范冰冰、陈柏霖为代表的年轻人遭遇的成长烦恼;暗线是张艾嘉为代表的中年人遭遇的中年危机。在两代人的碰撞过程中,彼此发现烦恼只是"为赋新诗强说愁",危机也只不过是"天凉好个秋"。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赫尔泽是一位著名的"幽灵猎人"。4岁时,他便在婴儿室里给一群惊恐万分的娃娃们讲鬼故事了。他一生写了100多本有关鬼的书,尽管以美国首席捉鬼者自居,但他喜欢人们称他为博士或更好一点称为"教授",如果能把他看作是科学家则最好不过。他说,在西方,鬼与捉鬼一直与科学纠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AJ在 《今日民航》2012,(8):108-109
《雨果》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主演:阿沙·巴特菲尔德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末巴黎的火车站。雨果是一个12岁的孤儿,被亲戚收养在火车站的钟楼里生活,每天的任务就是给车站的大钟上弦。他的爸爸在意外死去之前,曾经跟雨果一起试图修复一个机器人,但现在只有雨果一个人来完成了。本以为修好的机器人可以带给自己一些父亲生前留下的秘密,但雨果却意外发现  相似文献   

6.
淘碟     
《今日民航》2011,(9):93-93
本片根据黑人投资专家ChrisGardner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个单亲爸爸因为事业失败穷困潦倒无家可归,却还得担起抚养儿子的重担。为了儿子的未来,他重新振作,处处向机会敲门,终于成为了一个成功的投资专家。而在此过程中支持他咬紧牙关的最大动力,除了宝贝儿子外,就是他始终相信:只要今天够努力,幸福明天就会来临。  相似文献   

7.
陈滞冬 《西南航空》2006,106(11):104-108
“吹皱一池春水,何干卿事?”南唐中主李颢这样问冯延已时候,心里一定酸溜溜的。作为一个诗人,他知道冯延已仅仅用这六个字,就写出了人们心中随着春风吹动池水所泛起的一片春愁。是啊,春风又绿江南岸,关你什么事呢?但是,诗人原本就是被派到人间来掌管这些闲事的。花鸟画家都是诗人,他们敏感着风花雪月的四时朝暮,敏感着风晴雨露中自然生命的荣枯生死,舒展凋谢,画家哪里是画的画呢?他们画的分明是胸中的丘壑和心里的逸气啊,正因为有诗人般的情感投射,画家的笔端才如此富于感情的魅力,才会让人看到画时进入到“一花一世界、一鸟一乾坤”的境界啊。而洪涛正是将这三千大千世界带给她的点点滴滴的内心感受凝结于笔端,描绘着她心里那个清风朗月的世界,难能可贵的是,她的画既有很纯的传统意味,却又不失现代表现中的几分雅然与超逸。  相似文献   

8.
才波 《西南航空》2005,(10):88-90
几年前,认识书画家汪晓麟先生,是在陪同一位新加坡美容专家去距涪江不远的个果木庄园考察时相见的。他给人的印象温尔雅,谦虚点派头架子都没有。他在现场写的那幅隶书,表现的不仅是优美,更是崇高。  相似文献   

9.
郑爽 《西南航空》2013,(4):102-105
齐喆要我给他写一篇文章,我答应了,于是他拿来了他的画和一些资料给我看。说老实话,他虽然在美院读本科和研究生,但因为我已退休多年,所以那时并不认识他,直到有一次他提出要采访我,我才逐渐熟悉了这个在美院已任副教授的齐喆,并且知道他有很多作品参加了全国性的展览并获奖。我仔细地看了齐喆的画,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潜质的年青人。齐喆的画是具象的,但寓意又似乎有些深奥,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在画里面。也许这正是现代  相似文献   

10.
《今日民航》2013,(4):128-128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直站在门口等候他。…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相似文献   

11.
谢罡 《西南航空》2009,132(2):20-41
本文作者是一名中国陆军退役上校。曾在西藏林芝、亚东等地工作多年,在他心里,雅江是世界特点最突出的河流:不仅是世界上第一高原大河,也是至今没有任何 污染的原生态河。不久前,作者驱车从四川出发,沿318国道,行车7300公里,追寻雅鲁藏布江源头。事实上,寻找雅江源头并不是他此行的真实目的。真正吸引他的,是路上那些丰富的地理景观和民族风情,那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那片曾让梦想驻足的圣域。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如果你在饭局上碰到一个素食者,肯定会在心里嘀咕,"应该是个佛教徒吧?"20年后,你大概会想,"他是健康潮人?动物保护者?还是环保主义者?"吃素哪有这么多的想法,其实食素只是众多生活方式的一种,或许在你身边就有素食者的存在,只是你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13.
《今日民航》2011,(12):20-25
有一个人,每年他只工作一天——确切地说是一晚上,但这却是相当繁忙的一晚,他不仅要背着一个硕大的口袋走遍世界,还要不停地爬屋顶钻烟囱。他相当低调,没有人见过他;却又相当的出名,大家都认识他。他就是圣诞老人。又到一年的圣诞了,小编给您找了三个最可能邂逅圣诞老人的地方。在这里,或许不经意间你会和圣诞老人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4.
牛汉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作为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七月派"诗歌群体中的一员,牛汉的诗歌自觉地延续着新诗的战斗性传统,而真正能代表牛汉诗歌创作成就的是他在文革时期湖北咸宁的干校所创作的诗歌,其中以"树"和"根"为意象的诗歌颇为引人注意。一方面,"树"意象的反抗超拔姿态与"根"意象的奉献和坚忍,充溢着灵魂的"芬芳";另一方面,"树""根"意象具有精神的互补性,在对"树""根"意象的构建中,诗人揭露出文革时期流浪者诗人的精神状态与灵魂独白。  相似文献   

15.
茅台代言人     
2007年,季克良获得中国酒业金爵奖组委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评价词这样写道:"就像一瓶醇香的老酒,岁月不仅给了他白发,更给了他厚重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把胸中的万千气象深藏于心,并不动声色地化作了谦逊、慈爱和平和;他不仅是茅台的代言人,更是中国白酒业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6.
李华 《西南航空》2009,(3):94-97
在四川书法界,李家德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出道早,二十年前已在从事书法教育工作,他经历丰富,经营电器,开餐馆,在房产地产行业谋事。他好热闹,十处打锣九处有他,隔三差五,有事没事招呼大家在一起,谈书论艺,喝酒冲壳子,最让人难忘的是他的歌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唱得凄美哀怨,荡气回肠,直往人心里去,不熟悉的人还以为他有多少揪心往事。  相似文献   

17.
葛鹏是一位快乐的商人,在他的公司,员工和他说话都很自在,而他也很享受这种快乐的氛围。他说,他希望把这种快乐的感觉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工作之外,葛鹏是一位让人羡慕的快乐父亲。每一周,他都会努  相似文献   

18.
《艋舰》导演:钮承泽主演:赵又廷、阮经天、钮承泽剧情简介:蚊子从小跟着妈妈一起生活,没有爸爸让他在外面的世界里举步维艰,直到新学校里因为一个鸡腿遇上了和尚一帮人,他们保护他,告诉他什么叫做义气,由此蚊子踏入台湾黑道,并与和尚等人拜祭为太子无兄弟。上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变化,灰狼哥看重艋舺的经济潜力,决定将本土黑道势力重新洗牌从中建立自己地位。他的到来将艋舺全部搅乱,而他与蚊子之间的血脉关系,也在最后千钧一发之际浮出水面。一老一少两个黑道重新领悟,义气究竟为何物。  相似文献   

19.
可染 《今日民航》2010,(5):104-107
石泽(焰山)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班,跟随著名画家贾又福学习山水。三十多年的创作和对山水的倾心使他的山水画栩栩如生,立体而有质感。然而,在石泽的心里莲花却有着特殊的地位和缘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在石泽笔下是宣纸上的油画、人间的天堂、心灵的一片净土。  相似文献   

20.
薛海鹏 《今日民航》2013,(8):102-103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在被问起自己如何从电影中获得乐趣时,单志单用了这句《中国合伙人》里的经典台词回答了我。作为新生代的青年导演,单志单在自己的电影寻梦路上走过了第一个十年,从介入影视圈起步到现在经历转折,做业界标杆或者旗手从来不是他的目标,他追求的只是用自己独到的方式讲述故事。导演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思维活跃,他们是最渴望、也是最擅长将自己的所想表达出来的人。眼下,单志单正忙于新电影的拍摄工作,在这部有望成为他院线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