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河图洛书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有其一定的道理,但仔细深究,又不免漏洞百出,就河图、洛书、八卦之间的联系问题,也存在着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苏三 《飞碟探索》2007,(4):36-37
古书《山海经》是一部记录中外上古文化的奇书,如中国的《易经》与《河图》、《洛书》一样,它曾经引历代无数学者为之倾倒和花费心血,但始终无果.然而,当将其放在同源说的体系中时,许多问题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苏联上周完成了一次航天飞机型飞船的飞行试验,这两颗标明为宇宙-1100和宇宙-1101号的大型卫星是在今年5月23日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的。据认为设计此新一代飞船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接替现行联盟号的下一代载人飞船。这次是这种新飞船的第四次飞行试验。两颗卫星进入轨道后,其中有一颗宇宙号卫星在第一圈轨道内(199×230公里、倾角51.6度)返回,并且回收了;另一颗宇宙号卫星则是在第二圈轨道期间返回和回收。据估计这种新飞船的重量大约是现在联盟号的两倍,至少能够  相似文献   

4.
有限平面上圆口径辐射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由TE11模激励的圆波导末端开口所形成的圆口径天线的辐射场.首先利用等效原理和矩量法计算嵌在无限大金属板上圆口径的等效磁流分布,允许圆波导中有任意多个高次模式存在,利用傅里叶变换法求得其辐射方向图,然后把该辐射场作为有限接地板边缘的入射场,利用几何绕射理论(GTD)计算有限接地板对圆口径方向图的贡献,其中在焦散区及接近焦散区区域采用等效磁流法计算有限接地板的影响,给出计算公式及计算例子,部分结果得到了文献的验证.  相似文献   

5.
<正>11月7日上午11时27分22秒,于11月5日成功发射的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二颗试验应用卫星风云三号02星经过卫星姿态稳定度等调整,在绕行地球33圈后,打开了星上第一个遥感仪器——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的可见光通道,成功进行了对地观测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6.
在圆刻度机和光栅盘检验仪等精密仪器中应用一种变态V形轴系(又称V弧轴系),本文介绍了此种轴系角晃动的测定和数据处理,叙述了用三表法测定径向晃动的原理和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伴测件圆度误差和被测轴系径向晃动的误差分离,还介绍了对三表法测量径向晃动的验证工作。文章中还列举了测定数据,计算了这两种晃动的单圈综合晃动量、多圈平均晃动量、双周晃动量及随机晃动量。  相似文献   

7.
(右图)法国“斯波特”卫星的可伸展太阳电池阵展开示意图。展开机构是由三节共2.5米长的杆和4个弹簧“关节”组成。太阳电池片粘贴在卡普顿/玻璃纤维制成的膜上。星箭分离后约1分钟,开始太阳阵展开程序(①至⑤)。到第一圈轨道终了,展开程序结束(⑥和⑦)。太阳阵  相似文献   

8.
两年多以前,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进行了首次围绕地球的无人驾驶自动飞行,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原计划在去年年底进行第二次飞行,但被推迟了,是何原因?最近,苏联能源空间系统设计局总设计师尤里·赛米诺夫说,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与能源号大型运载火箭组成的联合体一开始是军方出钱研制的,是为了对付美国的航天飞机。因为当时认为,美国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后,在绕地球飞行的第一圈便可对苏联进行出其不意的核攻击,特别是在载有危险有效载荷飞临莫斯科上空时。为此,我们要研制比美国更好的航天飞机。但现在军费开支减少了,军方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首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技术合成孔径雷达"(TecSAR)已于2008年1月21日,由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升空.TecSAR卫星在升空后19min进入了近地点450km、远地点580km、倾角41°的预定初始轨道,最终机动到高约550km、倾角143.3°的太阳同步圆轨道,每天绕地球飞行15.22圈,重访周期为36天.  相似文献   

10.
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关中盆地中部发现了一条贯穿汉长陵和汉长安城等大型古代建筑、长达70公里的西汉初期南北向建筑基线.这条笔直的基线与天文学上子午线的平行达到了极高的精确度.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考古工作者对三原县西北角的磋峨乡天井岸村的一处在1987年文物普查时定名为“池阳宫”的文物点进行复查.此处遗迹西边500多米处一个直径260米、深36米的巨型圆坑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视.此坑被当地人称为“天井”,状如平底圆盆,经史料查证,考古工作者断定这个人工挖掘的遗址为西汉“天齐祠”的主体部分,与“池阳宫”5个直径10多米的夯土台为同一时期做祭祀之用的大型建筑.据史书载,此处土原称为天齐原,上有天齐祠.“天齐”依《史记》之说,意为“天之脐”.因此,被称为“天井”的巨型圆坑可说是古人造出的“天之脐”.  相似文献   

11.
本刊在今年第6期和第8期介绍了把小行星作为武器的威力,本文介绍了美国小行星任务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关键技术。重点分析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中美国航宇局(NASA)没有公开说明的部分,即第二阶段的月球远程逆行轨道和第三阶段中航天员的作用和任务。作者认为:月球远程逆行轨道与小行星重定向没有明显关系,该轨道主要是用来部署小行星太空武器,它是小行星武器的理想轨道;在第三阶段中用自动化装置或机器人即可完成在小行星上采集样品,完全不需要航天员,航天员到上面的真正目的是完成小行星的武器化改装,即将自然小行星改装成真正的太空武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相似文献   

12.
幻棠 《太空探索》2023,(2):72-73
<正>1961年8月6日,苏联第二艘东方号飞船载人飞行。飞船上的格尔曼·季托夫成为了世界上继加加林之后第二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他在地球轨道上停留了25小时11分钟,共绕地17圈。他第一次手动操纵飞船,手动拍摄了第一批地球照片,第一次在失重状态下吃饭和睡觉……创造了诸多太空第一。另外,他还是飞上太空的航天员中最年轻的一位,飞上太空时未满26岁。此时的他可谓光芒四射,是大众眼中名副其实的“大明星”。  相似文献   

13.
方舟子 《飞碟探索》2009,(11):44-45
高中生物课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大概就是孟德尔通过做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学定律。不同品种的豌豆有一些不同的特征,生物学上叫做“性状”,例如种子的形状有些是圆的,有些是皱的。孟德尔把圆种子的豌豆与皱种子的豌豆杂交,得到的后代(第一子代)的种子全部是圆种子,而没有皱种子。像圆种子这种总是表现出来的性状被称为显性,而皱种子这种被掩盖住的性状叫隐性。  相似文献   

14.
苏联的海洋监视卫星直到1978年初才被人们所知,当时宇宙-954发生故障,在加拿大上空再入大气层,碎片坠落到地面造成污染,引起公愤。在佩里的文章中透露出这些卫星,这里概括叙述如下: 苏联的第一颗海洋监视卫星是宇宙-198,于1967年底发射,初始轨道是249/270公里,倾角65°。卫星在此轨道上运行两天后,分裂为三部分,其中两部分仍留在轨道上衰变。第三部分被机动到同样的倾角、894/952公里的高轨道上。该系列的第二颗于三月份发射,  相似文献   

15.
把常用的矩形波导一个宽面改成圆弧形构成的波导称为圆突矩形波导.这种波导与扇面波导相比:电性能相当;波导管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便于安装.文中给出圆突矩形波导中主模场,圆曲面上纵向槽归一化谐振电导近似公式.设计了C和X波段波导曲面纵向谐振缝隙线阵,缝隙电压相位为同相分布,输入端匹配.实际测量了天线输入端电压驻波比和H面方向图,理论与实验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太阳大气的诸多观测事件(如耀斑、喷流等)均被归因于磁重联产生的能量转换. 近年来, 关于太阳风起源, 有研究提出了磁重联使闭合磁圈开放为太阳风供应物质的新模式. 在该模式中, 闭合磁圈被光球超米粒组织对流携带, 向超米粒边界运动, 与位于边界的开放磁场相碰撞进而发生磁重联. 该模式中磁重联的驱动及其效应是本文的研究目标. 磁流体力学(MHD)数值模拟是研究太阳大气磁重联物理过程的重要途径. 本文建立了一个二维MHD数值模型, 结合太阳大气温度和密度的分层分布, 在超米粒组织尺度上模拟了水平流动驱动的闭合磁圈与开放磁场的重联过程. 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定量分析, 认为磁重联确实能够将闭合磁圈的物质释放, 进而供应给新的开放磁结构并产生向上流动. 该结果为进一步模拟研究太阳风初始外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种高精度的卫星星历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近圆的近地卫星轨道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的计算卫星星历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利用10个固定参数来拟合轨道的长期和长周期变化部分,短周期变化部分利用已有的理论结果。充分利用近圆轨道的特点将田谐项引起的短周期变化部分进行同频合并后,最终的分析表达式相当简单。该模型还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相应的选择,其最大误差可控制在50m以下。   相似文献   

18.
O形圈密封载荷衰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硅橡胶材料O形圈的载荷衰减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O形圈的载荷衰减规律与O形圈材料的性能有关;温度对O形圈的衰减规律也有很大影响,温度越高,O形圈的载荷衰减速度越快.在试验的基础上对O形圈载荷衰减的理论模型进行了研究,采用无穷多个Maxwell模型并联的方式,找到了一个能较好地表示O形圈载荷衰减规律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对于用圆感应同步器做位置传感器的采样伺服系统,由于测量延迟的存在,导致采样时刻较大的测量误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补偿方法,采用线性外推方法,对圆感应同步器数显表的测量输出进行动态修正,以减小由于测量延迟产生的测量误差,从而提高系统的动态跟踪精度.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修正后测量误差的界.仿真和针对三轴转台系统的实验结果都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三正交主轴平面的快速星图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地面上进行星图模拟以测试星图识别算法和星敏感器性能, 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星图模拟方法. 该方法利用截面圆和固定区域的性质, 将单位天球按照三个正交主轴平面进行等分, 根据赤纬值求解恒星矢量与主轴平面夹角来确定选星条件, 进而根据坐标变换原理进行星图模拟. 为验证所提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的优势, 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与现有星图模拟方法相比, 本文方法在保证星图模拟精度的条件下, 选星速度提高了3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