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复杂地形与中继通信等多约束条件下"玉兔二号"巡视器休眠与唤醒控制问题,提出了复杂月背环境休眠与唤醒规划控制方法.通过巡视器单目相机序列成像的天际线感知方法实现了周围地形的遮挡情况分析,基于巡视器姿态预测方法计算了巡视器给定位置的可休眠姿态及控制策略,提出了可休眠性指标与可视化综合分析方法以辅助寻找备选休眠点,并设计...  相似文献   

2.
光学杠杆式仪器,如:光学比较仪、超级光学比较仪等是常用的计量仪器,把光栅装于物镜焦面上,由标尺光栅的象和指示光栅实物形成“莫尔”条纹,以光电元件转变为电信号,就可以实现数字显示。光学杠杆式仪器数字化的优点是由于具有较高的光学杠杆放大率,因此可以用粗光栅实现高分辨率,而且光栅刻划误差对仪器精度的影响大为减少。但是光学杠杆式仪器数字化的难度较大,这是由于反射镜偏转时使用了物镜与照明光束的不同部位,象差与亮度的变化引起电信号幅值、直流电平与相位的变动,而且信号的频率较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须要严格控制物镜的象差;采用适当的光栅参数与结构,以及会聚光照明,现已研制成功的光学杠杆式仪器数字化的实例,有光学杠杆放大率为100~x与31.25~x、分辨率为0.1μ的数显光学比较仪,以及光学杠杆放大率为312.5~x、分辨率为0.01μ的数显超级光学比较仪。  相似文献   

3.
望远镜的作用首先是能够放大远方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而人眼的分辨能力是较弱的;其次,望远镜能集中比人眼瞳孔直径粗的多的光束使人眼看到本看不到的暗弱物体发出的光线。望远镜一般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镜头及其他配件组成。为了减小望远镜的像差,物镜和目镜通常由多个元件组成。望远镜所能收集的最大的光束直径,称为口径;所能观测到的范围称为视场,通常以角度来表示。其视场大小和目镜的结构相关,对于同样的目镜,视场直径与放大倍数成反比:放大率越高,视场越小。   按物镜的结构,天文望远镜分为折射望远镜…  相似文献   

4.
名词解释     
望远镜 一般指利用可见光观测远处物体的光学仪器。由物镜和目镜及其它配件组成,光线先经过物镜,再到目镜,人眼在目镜后面观测。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的物体。 折射望远镜 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 用负透镜(凹透镜)作目镜的折射望远镜,成正像,机场  相似文献   

5.
"嫦娥四号"中继星于2018年6月14日成功进入地月L2点Halo轨道,承担地面测控站与"嫦娥四号"着陆器的数据传输功能.目前"嫦娥四号"中继星处于稀疏观测模式,平均4~5天进行一次观测.分析了2021年1月"嫦娥四号"中继星绕地月L2点的定轨精度,结果表明:中继星绕L2点轨道精度优于2 km,包含有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  相似文献   

6.
产品概念设计网络求解的评价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概念设计是一种复杂的推理求解过程,它的设计过程的推理、判断工作量往往非常巨大.利用"与/或"树的知识表达方法,对产品概念设计过程的原理解答及其组合原理方案评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分解/综合网络评价算法,为产品概念设计过程的优化以及设计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进一步开发智能设计的计算机软件支持工具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长征五号"(CZ-5)火箭总体关键技术,包括大型低温火箭气动布局优化设计、摆动助推器发动机姿态控制设计、大型捆绑火箭力热环境预示等,提出总体优化技术方案,采用设计与仿真新技术并利用大型地面试验进行验证,实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 t级的运载能力跨越,整体技术达到同类火箭国际先进水平.为满足深空探测任务需要,对"长...  相似文献   

8.
系缆气球的气动力估算和配平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飞行力学分析的角度,用传统的气动力估算方式对具有倒"Y"型尾翼的系缆气球的气动力特性进行估算.考虑气球与系缆的综合系统,建立系缆气球平衡方程并进行配平计算.在不同的风速条件下,采用牛顿下降梯度法迭代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形式的系缆气球平衡方程.通过不同风速及不同系缆位置的平衡状态的对比分析,确认系缆的最佳悬挂位置.   相似文献   

9.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绕、落、巡"的探测任务.火星探测任务的进入、下降及着陆段(Entry,Descent and Landing,EDL)是整个任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基于该过程中继通信任务特点,介绍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为适应EDL段通信任务时序复杂、高自主性、黑障现象以及...  相似文献   

10.
覃育 《飞碟探索》2007,(3):39-39
没有终端接收设备的望远镜不是一个完整的望远镜.望远镜的物镜将无穷远的天体成像在焦平面上,然后由各个不同的终端设备来接收所需要的信号.  相似文献   

11.
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被动式定位算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卫星共有2或3颗,无法单独满足被动导航定位的要求.针对这种卫星稀少的情况提出了3种被动式定位算法: 2星定位算法、 3星3参数定位算法和3星4参数定位算法, 这些算法分别采用气压测高方法增加观测数据和采用数学模型描述接收机钟差的方法减少定位方程求解的未知数;探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备份星的可用性和对导航定位精度的贡献;还提出了准差分修正技术,提高了定位精度.实验证明, 3种算法都取得了100m以内的定位结果,可以满足一般用户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12.
无衍射光技术在瞄准系统中的理论与原理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无衍射光技术与传统的莫尔条纹干涉技术相结合,并且应用于光电瞄准系统中,从基本理论和原理实验上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机载瞄准方法,提出了相应的瞄准跟踪技术.该方法根据无衍射光与目标圆环光栅之间迭加产生干涉图形的偏移和变化量,通过调整机载光电系统,达到精密瞄准之目的. 所发展形成的新型瞄准跟踪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瞄准吊舱的动态响应速度、跟踪精度及其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导弹的横向命中率,而且可以增强进攻过程中的精确打击能力,为新型机载武器装备的研究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3.
对五轴电液仿真转台的双马达同步驱动问题提出一种低成本方案.设计的控制器包括主免疫控制器与同步补偿器.其中,以主马达动静态性能最佳为设计目标,利用免疫算法的模糊自适应性与鲁棒性,进行了位移、速度与压力三状态主免疫控制器设计,并使其同时输出给主、从马达伺服放大器.在此基础上,以两个马达负载压力状态差值最小为控制目标,仅提取两个马达负载压差传感器的差值,运用同步补偿器对从马达控制回路进行前馈补偿实现双马达同步驱动.与采用两个编码器或两个测速电机检测双马达同步误差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成本低且易于工程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即使转台系统参数发生较大变化,仍可以使两个液压马达保持较小的同步误差.   相似文献   

14.
北斗双星定位系统改进及其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北斗双星定位系统是我国自行建立起来的一种区域性定位系统(RDSS).本文论述了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利用我国现有的导航卫星资源即两颗工作卫星和第3颗卫星(备用卫星)与气压高度表组成一种区域性无源导航定位系统,并给出了定位算法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实现中等精度的导航定位,为发展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急需解决的角度传感器动态角计量问题,设计了动态角误差的测量方法,详细介绍了测量原理、测量过程及误差的评定方法,并进行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由不确定度评定可知,转台对传感器的电磁干扰导致的读数跳动及安装误差对测量准确度影响较大,为进一步完善该测量方法指明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某型歼击机座舱盖"零-零"抛放轨迹计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某型歼击机座舱盖"零-零"抛放过程的运动模型,得到了座舱盖抛放过程的空间运动轨迹和最佳抛放角,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相符.同时还研究了抛盖动作筒的进气规律,得到了抛盖动作筒下腔的进气流量及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而预测了座舱盖抛放过程的空间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7.
以一个标准直梁为研究对象,应用扫描式激光测振系统对梁进行了模态测量,得到梁的弯曲振动和纵向振动固有频率和振型,光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与传统的传感器测量结果相比,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测量准确度高,可以很好的解决传感器对结构产生的附加质量的问题,尤其适用于轻薄结构的模态测量。  相似文献   

18.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特点,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测试系统。该系统采取了安全保护及数据保护措施,能够实现电池自动配组,测量准确度高。通过试验,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We have developed a new approach towards a new database of the ionospheric parameter foF2. This parameter, being the frequency of the maximum of the ionospheric electronic density profile and its main modeller, is of great interest not only in atmospheric studies but also in the realm of radio propagation. The current databases, generated by CCIR (Committee Consultative for Ionospheric Radiowave propagation) and URSI (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dio Science), and used by the IRI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model, are based on Fourier expansions and have been built in the 60s from the available ionosondes at that time. The main goal of this work is to upgrade the databases by using new available ionosonde data. To this end we used the IRI diurnal/spherical expansions to represent the foF2 variability, and computed its coefficients by means of a genetic algorithm (GA). In order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we applied it to the South American region with data obtained by RAPEAS (Red Argentina para el Estudio de la Atmósfera Superior, i.e. Argentine Network for the Study of the Upper Atmosphere) during the years 1958–2009. The new GA coefficients provide a global better fit of the IRI model to the observed foF2 than the CCIR coefficients. Since the same formulae and the same number of coefficients were used, the overall integrity of IRI’s typical ionospheric feature representation was preserved. The best improvements with respect to CCIR are obtained at low solar activities, at large (in absolute value) modip latitudes, and at night-time. The new method is flexible in the sense that can be applied either globally or regionally. It is also very easy to recompute the coefficients when new data is available. The computation of a third set of coefficients corresponding to days of medium solar activity in order to avoid the interpolation between low and high activities is suggested. The same procedure as for foF2 can be perfomed to obtain the ionospheric parameter M(3000)F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