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级中继和技术卫星”(ARTEMIS)是欧洲空间局数据中继和技术卫星(DRTM)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由两个独立部分组成:ARTEMIS和数据中继卫星(DRS)。Artemis工程的主承包商是意大利的ALENIA SPAZIO(ALS),它领导了一个由若干欧洲和加拿大的大型公司组成的工业财团。ALS目前正在制造这颗卫星,预计1998年中作好发射准备(发射时间已推至2000年—译注)。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Artemis卫星的性能和关键特性。Artemis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用于数据中继(光、S/K波段载荷)关键技术的开发,还包括高级通信业务(用于移动通信的L波段载荷)的开发。 此外,Artemis还将试验一些能改进欧洲卫星平台的实用化技术(离子推进器,镍—氢电池和精密太阳传感器)。 为承载上述要求很荷刻的载荷,ALS开发了一种卫星平台,能承载600kg以上载荷,提供ZkW的功率。研制过程中特别强调开发一种可重复用于未来航天计划(例如数据中继卫星计划)的平台。卫星设计中密切注意了与多种运载火箭的兼容性,以适应绝大多数发射市场的运载火箭。 第三节介绍该星的开发方法。为使准备制造的各种研制模型最佳化,确保系统成功验证,制造了一系列子设备/装配系统的模型,并经过专门的质量检验测试,包括绝大多数环境试验,旨在降低未来卫星的成本。本文最后一节介绍该计划  相似文献   

2.
日本国家航天开发局(NASDA)已经在1995年使用工程试验卫星(ETS)-Ⅵ进行了轨道间通信的基础实验。在ETS-Ⅵ实验的基础上,于1997年发射通信与广播工程试验卫星(COMETS)。继ETS-Ⅵ和COMETS之后,NASDA计划用两颗数据中继试验卫星(DRTS)进行高速率数传网络操作实验。DRTS预计于2000年前后由H—Ⅱ火箭发射升空。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为地球观测和国际空间站等日本航天活动建立一个空地通信基础设施。本文介绍94到95年DRTSS概念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2005年8月11日,在库鲁航天中心“阿里安-5G”火箭将泰国的大功率(14KW)宽带卫星Thaicom4(IPSTAR)成功送入轨道。火箭发射升空约28分钟后,卫星顺利入轨。这颗卫星将在近地点575km,远地点约36000km,东经120。的预定轨道上飞行。Thaicom4卫星基于LS-1300S平台,共有114个转发器,设计寿命为12年。卫星发射重量为6486kg,这是迄今为止被送上地球同步轨道的最重的商业卫星。Thaicom4卫星将向亚太地区的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家企业和商业客户提供宽带服务。  相似文献   

4.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24(5):48-48
2005年10月8日,欧空局科研卫星CryoSat在俄罗斯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失败,坠入大海。运送卫星的俄罗斯火箭原计划90分钟后把卫星送入轨道,该火箭在俄退役的RS-18洲际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加上“微风-KM”(Breeze-KM)上面级研制而成。CryoSat卫星是欧空局6颗“地球探测卫星”中的首颗,设计用于了解全球变暖趋势,对极地冰层及海洋浮冰的厚度进行精确监测。CryoSat价值1.4亿欧元(1.7亿美元),重711kg,配有雷达干扰测高仪,探测数据能够精确到厘米级。专家预计CryoSat能够超越以往的探测器,提供大量的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5.
去年11月15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种子岛宇宙中心用8号HZ大型火箭发射MTSAT卫星。火箭发射约4分钟后第一级火箭主发动机停火,第二级火箭虽已点火,但不能正常工作。为保证安全,火箭发射7分41秒后发射站发出指令,火箭在约46千米高空处自爆落人海中,其卫星失踪。HZ是日本国产化大型双级火箭,直径为4米,全长为50米,重约260吨,能将重2吨的卫星送人预定的同步轨道。该火箭的承包商主要是三菱重工、尼桑汽车、石川岛播磨重工、川崎重工等。开发费用2500亿日元。1994年1号HZ发射成功,1998年…  相似文献   

6.
1999年格林尼治时间11月13号22点54分,欧空局将该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顺利发射成功,并将一颗美国的通信卫星送人预定轨道。该火箭加装了两个液体燃料助推器和两个火药助推器,在火箭离地22分钟后将卫星送人轨道并与其脱离。这颗称为GE—4的卫星,其重量为3903千克,定位在西经101度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空,主要用于美国、加拿大、加勒比海和南美部分国家的有线数字电视网的信号传输。阿丽亚娜火箭第123次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7.
11月5日,日本在用自制的HZ火箭发射一颗多功能卫星时,在火箭升空3分59秒后,第一节火箭的主机比预定时间提前2分钟停止运转,当第一节火箭分离后,机体位置、速度等一切数据突然消失,卫星无法进人预定轨道,地面控$忡心不得不下达指令将第二I节主机引爆。在日本航天史上,被迫引爆主机尚属首次,这次发射失败造成的损失达3。36亿美元。HZ火箭是日本宇航界花费了10年0血、耗资近26亿美元自行研制的,火箭全长50米、重260吨,能够把重2吨的卫星送人太空,自1994以来已连续5次发射成功,但在今年2月的一次…  相似文献   

8.
在大幅度削减国防部开支的延长期内,官员们重新评价了体积小、重量轻而且费用低廉的军事卫星。陆军、空军和海军考虑九十年代的空间需求时,削减了越来越重、越来越复杂的航天器,如“军用战略战术以及中继卫星通信系统”。小卫星(lightsats)与费用高、体积大的航天器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对于军方规划者来说一个明显的好处是此类卫星的发射入轨便宜而且容易。在不太激烈的战斗或在第三世界以及其它突发国际冲突中,仅部署速度快一项就足以显示出小卫星作为通信和探测器资源的价值。卫星通信于1958年12月始于小而且简单的卫星。随着美国陆军通信兵(signal Corps)的“通信兵”轨道中继卫星的发射使军界进入空间通信时代。后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用该卫  相似文献   

9.
NASA下一世纪科学探索方式将基于廉价频繁的卫星发射,这些卫星将是轻型、低成本、高度自主的小卫星。通过“新世纪计划”(NMP),NASA准备创建一种新的高度综合的方法,对实现这些卫星目标的一系列技术进行开发和空间验证。要满足这些想象的任务要求,并突出降低寿命期成本的目标,对卫星设计、制造和操作各方面将提出挑战。本文集中讨论先进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技术,这些都是NMP已明确的关键性能需求,也是空间验证计划当前选定的内容。这些系统主要分三大类:小型深空通信,极高码速率近地通信和短程通信。其应用包括:空—地链路,行星间飞行器及其着陆器和漫游年之间数据中继的航天器间链路,以及通过星间交叉链路和数据中继卫星的近地卫星通信。本文将从用途和关键性能参数(如质量、体积、效率和成本)来讨论射频(400MHz-32GHz)和光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10.
归金山消息: 美国直播卫星公司与福特空间通信公司签订了一项合同,由该公司研制两颗技术先进的直播卫星。这两颗卫星可覆盖全美国,有六个电视频道,其信号较强,家庭或办公室只要装备2.5英尺(0.76米)直径的屋顶天线,即可直接接收卫星电视节目。这两颗高功率ku波段直播卫星将分别于1987年三月和九月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运载工具为阿里安火箭。每颗卫星将覆盖美国大陆的一半。卫星设计寿命为十年。  相似文献   

11.
3月4日,"金牛座"XL型火箭搭载NASA的"辉煌"号卫星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升空,由于整流罩没有分离,导致推进装置速度不够,无法进入预定轨道,几分钟后便坠入南太平洋。2009年发射一颗气候监测卫星时出现过同样的事故,当时使用的是同一型号火箭。NASA为此损失了4.2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7月25日23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3星",卫星顺利进入太空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成功后,"天链一号"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下世纪初大致的用户情况,欧洲数据中继系统将进入第二代,提出了几种新的系统结构,并从空/地段组成及费用进行了比较。所考虑的主要用户包括在轨基础设施(即哥伦巴斯)及保障它的运载工具(即赫尔墨斯及其后续型号)、地球观测平台、微重力自由飞行器及科学卫星。未来的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一般装备一部S波段多址天线,用于同低地球轨道(LEO)卫星进行低数据率通信;并装备若干个光学终端,用于同低轨道和同步轨道卫星进行高数据率通信。如果需要同其它第一代数据中继系统相兼容,则也许还要使用Ka波段天线。该系统有两颗或三颗数据中继卫星,使用一系列关键技术,如光学线路和星上处理,以及改进的系统结构,将会: ·提高业务的可用性,增大容量; ·提高对低轨用户航天器的覆盖范围,可完全消除对400公里高卫星的覆盖空白区(ZOE); ·借助用户单位安装的小型、廉价地球站可以更方便地接通中继卫星系统。  相似文献   

14.
序前30年的卫星发展趋势是载荷越来越大、卫星越来越大。目前,一项传统卫星(1吨-4吨)任务的费用为一亿到十亿ECU(欧洲货币单位)。发射数千万ECU小卫星的设想主要是由一系列研究机构首先提出的。这些所谓微卫星(10-50公斤)利用阿里安和航天飞机的搭载而发射。成果已很昭著,迫使人们反思“卫星大就是好”的旧观念。特别引起人们重视的是总费用在2-5千万ECU,发射重量为200-500公斤的卫星,因  相似文献   

15.
测控总体 ARTEMIS计划——欧空局的试用数据中继卫星……………………………(一)45~57 COMBING:一个适用于地球观测任务和空间站的小卫星数据中继系统……(一)58~68 日本的数据中继试验卫星系统(I)RTSS)……………………………………(一)69—74 G【DNASS的评述和发展………………………………………………………(一)75~82 Weibull分布串并联系统的Bayes可靠性评估…………………………李荣等(二)9~15 有色观测噪声下的目标跟踪问题……………………………………张士峰(二)20~24 同伦算法在单位矢量法定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防部低轨卫星试验任务越来越需要不间断通信,使我们对地球同步数据中继业务更为关注。与额外再建造空军卫星控制网远方地面站相比,这可能是一种更经济的办法,而且可避免某一试验任务独占很多控制网资源。一种能近期试验天基数据中继系统的低费用解决办法是利用现有的两颗国防通信卫星Ⅲ号卫星,两个现有的超高频(SHF)地面终端站,以及被试卫星上的一个天线能自主指向的标准化小型终端。本文就来介绍这一系统。  相似文献   

17.
新机纵横     
俄罗斯成功试射可回收火箭助推器 俄罗斯首次成功地试射了一枚携有可回收式火箭助推器和模拟卫星的“联盟”号运载火箭,助推器与模拟卫星均安全返回地面。俄航空航天局发布的消息说,发射试验是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进行的。配有新型火箭助推器“弗雷加特”的运载火箭“联盟”号于当天莫斯科时间2时20分发射升空,将一颗模拟卫星送入远地点600公里、近地点150公里的椭圆形预定轨道。模拟卫星与火箭助推器绕地飞行5圈后于莫斯科时间今天10时57分返回地面并实现软着陆。“弗雷加特”作为运载火箭的前部与卫星直接相连。这种新型…  相似文献   

18.
欧联空间局和日本宇宙开发局目前正在对各自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进行概念研究。这两个系统与美国的TDRSS很相似。现在来研究这三个系统之间的互操作(interoperation),以便在90年代中期都投入工作之后可得到相互协作的好处,这是及时而明智的。自1985年10月以来,三个航天局已进行多次磋商,互操作有下列好处:应急情况下互为备分,扩大通信覆盖范围,分担工作负荷,有利于数据交换。本文介绍和探讨为实施不同程度、各种方式的互操作所需的一般技术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9.
4月24日,波音公司的“德尔它-2”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升空,将欧洲制造的4颗“全球星”电话中继卫星送入高1240千米、倾角51.9°的太空轨道,此后卫星携带的变轨推进系统将使卫星进入预定的低地轨道.此次发射使“全球星”系统的入轨卫星数量增加到8颗.“全球星”系统是由56颗卫星组成的星座,按计划于1999年全部发射入轨,从而能够向全球提供移动  相似文献   

20.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6,25(3):46-46
格林尼治时间2006年6月16日22时44分,哈萨克斯坦首颗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标志着哈萨克斯坦朝加入太空探索国家的行列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静地卫星KazSat 1由俄罗斯“质子”-K火箭发射,星箭按预定时间分离。原定发射日期为2005年12月,因技术问题推迟到今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哈萨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