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神舟二号飞船在太空飞行的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空间生物等实验.在这艘飞船上装有空间晶体生长炉、空间生物培养箱、宇宙天体高能辐射监测仪、大气密度探测器等实验设备,俨然一个太空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1,(6):41-41
40多年来,人类遗留在太空 轨道上的空间碎片日益增多,已 对航天器和地面的安全构成严重 威胁。为提高我国观测、规避空 间碎片的能力,控制空间碎片的 增加,我同开始启动车间碎片研 究行动计划。目前,该计划方案 在北京通过国防科工委组织的专 家评审。这个行动计划,是首次 由政府组织的、有计划的、全面 研究空间碎片并在控制空间碎片 的增加上尽到国际责任的国家计 划。 空间碎片,是天然陨星体和 人类航天活动留下的火箭、卫星 残骸等在空间形成的垃圾的统 称。目前,环绕在地球轨道上的 大小空间碎片已超过3500万个, 在如此…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需求与军事需求的牵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因其良好的驻留能力和适用于对地观测、通信、打击的大视野和驻留高度,受到广泛关注。文章结合临近空间平流层不受云、雨、雪、雾干扰的气象特点和距离地表高度20~100 km之间的高度特征,分析了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在有效工作时间、成本、设备工作效果相对于卫星和飞机的优势,以及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的在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上的参数约束和目前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的具体分类。根据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的负载能力和运动特性对比当前卫星和飞机上实际应用有效载荷种类和有效载荷性能需求,对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有效载荷进行了讨论。文章着重论证了合成孔径雷达(SAR)有效载荷、可见光有效载荷、红外有效载荷、通信中继有效载荷、武器有效载荷在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上的可行性和应用优势,分析了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有效载荷的发展趋势,为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有效载荷的发展和有效载荷的应用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空间攻防即敌对国家在外层空间进行的军事对抗,亦称空间战或太空战。空间攻防包括三方面内容:态势感知、空间进攻和空间防御。目前,世界上空间攻防装备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美国。其技术成熟程度、投资规模和研究范围都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5.
天基激光清除空间碎片方案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5,32(4):361-365
介绍了激光烧蚀驱动机理和空间碎片降轨清除原理,通过分析计算确立了空间碎片降轨清除判据和2 种降轨清除模式。理论计算给出了清除1200、800 和500 km 三个典型低地球轨道上空间碎片所必须的速度增量、激光器功率、单脉冲能量、激光发射镜直径等主要参数值。对比分析显示现有的硬件指标和条件能够满足清除低地球轨道上空间碎片的设计要求,因此,天基激光清除空间碎片方案从技术角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双星计划的基础上,将研究太阳剧烈活动的规律和产生机理、太阳扰动在行星际空间的传播与演化、日-地空间特殊环境(高能粒子辐射、空间碎片、等离子体等)对航天器的影响等。这一计划要在日-地引力第一平衡点处放一颗太阳监测卫星,并同时在地球极轨上施放两颗卫星,形成对从太阳扰动到地球响应的完整连续监测。力争在日-地空间连锁变化过程的整体行为探测上取得重大进展,建立起符合实际的空间天气预报模式,为建立保障航天、通信安全的空间天气保障体系提供科学基础。同时,积极发展业务型空间环境及效应监测卫星,与应用卫星搭载的空间环境监测载荷配合,长时间积累空间环境数据,研究影响航天器长寿命、高可靠性的空间环境效应机理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_p/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较系统地介绍了已经完成的空间光学遥感器光机结构件镜身、镜盒的制造技术,并提出了对该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上应用前景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减缓空间碎片的技术与法律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玉海  刘飞 《中国航天》2007,(8):25-27,32
一、俄罗斯有关空间碎片减缓的技术措施前苏联/俄罗斯除了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空间活动的国家之外,也是国际空间法在联合国范围内最为积极的参加国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 30多年来,空间科学和技术为利用和开发空间资源所作的努力,已经在利用空间高位置资源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在利用空间高真空和高洁净环境资源发展空间天文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对于这两项已取得很大成就的空间资源的进一步的开发,以及对其他空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由于受到技术上和条件上的限制,一般还处在研究、试验和创造条件的阶段。要获得实质性的进展,还有待于技术的突破和条件的创立。  相似文献   

10.
三、空间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自人类进入空间时代以来,空间法在较短的时间里很快发展起来,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并且随着空间科技和人类空间活动的不断进展,还将在法律上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可以预见,空间法将继续有较大的发展。 1.空间法将随着人类空间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较系统地介绍了已经完成的空间光学遥感器光机结构件镜身、镜盒的制造技术,并提出了对该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上应用前景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近空间飞行器成为各国近期研究的热点(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空间(Nearspace)通常是指20~lOOkm的高空,其下面的空域(20km以下)是传统航空器的主要运行空间,其上面的空域(100km以上)是航天器的运行空间。近空间飞行器是指运行在近空间范围的飞行器。由于技术和认识上的原因,近空间的战略价值直到最近才引起各国的重视。因此。近空间飞行器成为各国近期研究的热点。美国、俄罗斯、欧洲、韩国、英国、  相似文献   

13.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纪念人类登月20周年的大会上曾透露过联邦政府的一个计划,即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空间基地,除用作空间交通站外,其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在空间发展生物技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美国巴特里研究所的调查表明,由于空间技术和运载工具的发展,未来世界空间材料加工市场极其可观。预计,到2000年,全世界材料加工市场的规划为500亿美元,而空间材料加工可占其中的35%。空间加工的材料包括生物原料、药品原料、电子材料、化工原料以及其它高技术产业所需的高级原料。这些原料在地面  相似文献   

14.
《航天员》2011,(6):33-34
从1961年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至今,载人航天发展已有50年的历史。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它是实现空间装配、回收、补给及维修等高级空间操作的先决条件。目前世界上有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研制的飞行器分别完成了与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目标飞行器的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5.
在空间时代的初期,小卫星在空间环境的探测活动中曾起过骨干作用,它是人类首次对空间进行军用和民用开发的标志。目前,人们对于小卫星在技术实验和科学实验上的应用,以及长寿命实用卫星系统在地球观测、遥感、通信和行星际飞行的应用重又发生了兴趣。拿1959年的AbLe 5A(即Circa1959)和1993年的空军空间试验平台相比,二星在体积上相仿,  相似文献   

16.
临近空间飞行器应用前景及发展概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奎 《中国航天》2009,(10):39-41
由于技术和认识上的原因。临近空间的战略价值直到最近几年才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且因其潜在的军民两用价值而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美国、俄罗斯、欧洲、韩国、英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目前正纷纷投入大量的经费.积极开展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技术与应用研究。从发展总体水平上看.国外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仍处于关键技术攻关与演示验证阶段,要获得较高的军用价值仍需实现关键技术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生命科学实验是通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机会预告、NASA研究公告(NRA)、或其他招揽机制选择的,并已经进入许多空间运输系统环境,包括: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的中舱、“和平”号空间站。不管在什么样的空间平台上,生命科  相似文献   

18.
成功实现外层空间的探索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探索实践。40多年的空间探索使人类对外层空间和生命现象有了更深刻、更本质的认识,正在从了解空间,认识空间,走向适应空间,利用空间的过程。地球上生命的形成源于漫长的进化。当人类探索的脚步由地面延伸至空间时,才愈来愈深刻的意识到这种地球环境进化中的特有内涵——细胞结构功能均适应于1G的重力环境,当这一重力环境变化时,原有平衡适应被打破,随之引发一连串的多米勒效应……  相似文献   

19.
日本在积极研究空间机器人,以使未来的空间开发活动更加可靠和有效。在空间和月球上,或在其它行星上所进行的活动同地球上相比,在重力、温度和辐射条件等方面十分不同。在这些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使用空间机器人可以在无人飞行中准确地完成其预定的任务,或者在载人飞行中代替宇航员完成部分艰苦的工作。日本宇宙开发署正在开发两种不同的机器人。一种是“日本实验舱遥控手(JEMRMS)”,它将由空间站中日本实验舱的宇航员操纵。另外一种是固连在工程试验卫星7号上的机器人臂,它可由地面上遥控。考虑到未来空间活动所要求的各种机器人功能,日本宇宙开发署正在研究下一代空间机器人所使用的元件和系统技术。这些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 (1)在轨修理机器人  相似文献   

20.
前言迄今为止,空间各种长寿命飞行器都是在地面上组装后发送到空间的,这必然使结构设计受到极大限制,使建造及使用细长比大的高刚度超轻构件等变得十分困难。空间有着无限的财富和能源,空间领域已成为高技术发展的热点区。随着航天技术、宇宙科学研究和空间工业的发展,为实现更大规模的空间利用,空间大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在轨建造技术,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