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斗导航组网卫星采取一箭双星发射方式。为满足组网星研制周期短、测试类型多、测试任务重和并行测试的需求,在现有地面综合测试系统的基础上,优化改进了一套导航组网卫星多星分布式智能综合测试系统。在统一供配电条件下,可同时对多颗导航卫星的功能和性能作全面检测,支持卫星总装集成到发射各个阶段的电气测试,解决了卫星型号研制人员紧缺、多星并行测试的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于1979年8月进入全面工程研制阶段,原定发射24颗卫星,分布在三个轨道平面上,组成全球定位系统。现遵国防部长布朗命令,从24颗星减至18颗,这将节省大量研制经费(原计划到2000年共花85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苏联最近表示,它的新一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将向国际民航及海运的经营者们提供服务。这是苏联为其Glonass导航卫星取得国际承认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苏联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美国的导航星(Navstar)/全球定位系统(GPS)所发射的信号均可由专用的接收机接收到。有了这两套导航卫星系统,将解除一些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忧虑,早些时候他们曾担心过份依赖美国国防部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国外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空间应用的情况,简述用GPS进行卫星定位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我国开展用于近地轨道卫星定轨的星载GPS导航系统的设想。叙述星上GPS C/A码接收设备工作的可行性及设备的定位精度、动态特性、导航处理性能等关键技术。对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遥测遥控接口和系统工作状态做了初步考虑。  相似文献   

5.
简讯     
德尔它2发射GPS的导航星 7月14日,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第14颗导航卫星由一枚德尔它火箭发射升空。 目前GPS系统已有19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其中14颗是Block 2A型,5颗是较老的型号。第15颗Block 2A型卫星发射后,每隔6周再发射一次,直至24颗Block 2A卫星部署完毕。这些卫星将部署在6个轨道平面内。其中21颗工作,3颗将作为备份。 有关人士说,1993财年美空军为GPS计划申请了1.883亿美元的经费,以使GPS于1993年3月具有初始三维工作能力,1993年7月将具有全部实用能力和为商业用户提供导航的能力。美国会将从空军申请数额中削减0.752亿美元。(谢琴)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2月 9日宣布 ,已向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空军基地交付了第一颗新式全球定位系统( GPS)卫星 ,并计划 5月份发射。该卫星为 GPS IIR-M1 ,是 GPS IIR系列 8颗卫星中的第一颗。 GPS IIR-M1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能 ,将为美国军民用户提供更加强大的导航能力。现有的 3 0颗 GPS卫星星座包括 1 2颗全天候工作的 Block IIR卫星 ,可提高全球覆盖率 ,扩展全球定位系统的整体性能。最新式的 GPS IIR-M系列的改进包括 :·加装一个新式的天线板 ,可为地面 GPS接收机提供更强的信号。·新开发两组军用信号 ,提高…  相似文献   

7.
美国空军部同洛克希德公司已签订了为期三年半的八千万美元的合同,该公司将研制、试验和发射用于军事导航网络,导航星的四颗补充卫星。这四颗卫星将用于继续进行导航星系统的试验。导航星系统打算用于全球、全天候和昼夜导航,其定位精度可达10米。  相似文献   

8.
民航界普遍认为,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将是未来世界范围内天基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基础。GPS目前正在组建中,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全面投入使用,现在已有18颗GPS卫星在轨运行,其余的按计划在1993年年底以前发射。但目前的GPS主要用于军事导航,并不能很好满足航空和航海的要求。因而美国的民用导航官员迫切希望在今后10年内建立一种能够满足他们的所有需要的导航新系统。美国的空运界和海运界已经开始规划下个世纪使用的后继型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9.
全球导航星座星间链路技术发展建议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Block IIR和Block IIF系列导航卫星安装了UHF频段的星间链路收发设备,未来的GPS Ⅲ系列导航卫星将用Ka频段星间链路替代UHF频段星间链路,提高星间数据通信容量,增强抗干扰能力;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新一代GLONASS-K系列导航卫星开始安装S频段星间链路收发设备;欧洲的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也在规划全球导航星座的星间链路体系;我国北斗(Compass)卫星导航系统正处在由区域覆盖向全球覆盖的过渡阶段,全球星座的星间链路正处在多种系统体制的抉择中。文章在对国外各种星间链路研究的基础上,从导航星座星间链路需求和特点出发,提出建议:1)建设高频段星间链路;2)加强星间天线与卫星总体的联合设计;3)星间网络协议要具有灵活性;4)尽可能保持每颗卫星的星间链路设备状态一致。文章考虑了现有国内技术储备和国外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提出的观点可以作为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星间链路选择的参考,对我国Compass系统建设技术先进的星间链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下一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空间和地面部分,详细介绍了GPS Block ⅡF项目,GPS ⅡF项目包括:购买33颗卫星,运行和对新一代GPS卫星的地面控制部分提供支持。该项目采用改进的捕获技术来发展和部署新的导航星,包括保障设备和软件,文章中介绍了GPS导生的信号功率,精度和民用服务等性能的改善,并结合GPS ⅡF系统的适应性,使系统性能得到提高。并对GPS ⅡF的构成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1.
1980年2月9日,美国空军从范登堡基地发射了第五颗洛克威尔国际公司的导航星全球定位卫星。这是用通用动力公司的宇宙神-F助推器发射的。卫星初期的轨道高度为20087×162公里,倾角63.1°,周期351.7分。2月11日,卫星进入10,900海里的圆轨道。这颗卫星将替换第一颗导航星,并作为  相似文献   

12.
吴忠 《中国航天》1994,(5):22-22
智利的首颗人造卫星智利的首颗卫星名为神鹰星(Condorsat),该卫星系统由一颗不足50公斤的微型卫星和一个位于圣地亚哥的地面控制站构成。神鹰星计划由智利空军负责,预计今年完成地面控制站的筹建工作,1995年神鹰星-1将作为一颗搭载星发射到800公...  相似文献   

13.
简讯     
独联体用质子号火箭发射三颗全球导航星 2月17日,独联体从拜克努尔发射场用质子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三颗全球导航卫星(Glonass)。这种Glonass卫星有些类似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它将持续广播导航数据,用专用的接收装置可接收到这种数据后,用户就可以计算出所处的位置。将这三颗新发射的卫星算在内,现在Glonass共有15颗卫星在轨道上工作。 (平)乌克兰同马特拉·马可尼公司签订航天合作协议 2月5日,乌克兰航天机构同法/英马特拉·马可尼公司签订航天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卫星通信方面进行合作,为前苏联地区提供通信服务。在这项合作中,马特拉·马可尼航天公司将提供有效载荷和地球站技术,乌克兰则提供运载器和部分卫星零部件。马特拉·马可尼航天公司的官员希望欧洲共同体各国能对乌克兰发展卫星通信网络予以财政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据现在飞行网站12月1日报道:俄罗斯的质子运载火箭周六从拜克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升空,将三颗Uragan导航卫星发射入轨,这三颗卫星将用来替换俄罗斯GIDNASS全球定位系统。所发射的三颗卫星中,有两颗是标准的Uragan卫星,一颗是Uragan-M卫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多种导航卫星系统的组合使用成为卫星导航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提出由导航系统与通信系统相融合的设计思想,以北斗(简称BD)导航定位系统与全球星系统融合为例,分析融合系统的定位性能。着重从可见星数目和GDOP的角度对定位精度进行仿真分析,与单纯的BD导航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对比,得出融合系统定位精度更高、性能更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我国先后发射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4颗试验卫星,根据全球系统组网建设规划,2018年将初步具备全球导航服务能力,在2020年左右完成全球系统组网,发射的试验卫星将开展全球系统导航信号、星间链路等关键技术在轨试验验证工作。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覆盖的建设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4颗试验卫星中的3颗(2颗MEO试验星和1颗IGSO试  相似文献   

17.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国防与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航天大国和组织纷纷倾力建设。目前,已经投入运行的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正在建设的有欧洲的GALILEO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全球定位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第一步已实现,从2000年到2003年,成功发射了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立起完善的北斗导航试验系统,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于2012年前,  相似文献   

18.
张笑然 《航天》2009,(3):F0002-F0002
2009年1月10日,在委内瑞拉北部瓜里科州埃尔松布霉罗的巴马里的地面卫星主战,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向委内瑞拉政府在轨交付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委星1号”)以及相关地面设备,“委星1号”于北京时间2008年10月30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向拉丁美洲提供整星出口和在轨交付服务.  相似文献   

19.
卫星无线电定位业务(RDSS)是80年代中问世的一种新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美国的吉奥星系统是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RDSS系统。本文介绍了吉奥星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及应用范围,并将它与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COMPASS/GPS双系统四星定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COMPASS系统处于组网期,有效卫星缺失引起双系统卫星导航接收机暂时性无法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双系统四星定位算法。利用完备条件下的定位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或α-β滤波法,将完备条件下解算得到的COMPASS与GPS的系统钟差线性化,得到该钟差在非完备条件下的值,再结合可视卫星,在双系统四星条件下短时间内保持定位。算法无需引入其他设备,不依赖电子地图。经仿真验证,算法有效可行,在双系统四星条件下定位精度较高,且卫星信号恢复到完备条件后,定位精度能迅速恢复到完备条件下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