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乔维德 《航空动力学报》2017,44(11):55-60, 71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伺服系统存在的非线性、时变性及强耦合性,设计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PID的速度控制策略,通过融合果蝇优化算法和蛙跳算法形成果蝇-蛙跳算法,实时调整优化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参数,输出适用于PID控制器的最佳参数kp、ki、kd,实现PMLSM速度控制的自适应和智能化。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果蝇-蛙跳算法优化的模糊神经网络PID速度控制器,能使PMLSM控制系统取得更加优良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动公交车下长坡再生制动过程中被控对象存在汽车质量、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不确定性以及电机参数摄动的问题,构建了电动公交车再生制动系统模型。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设计了H∞鲁棒最优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H∞鲁棒最优控制比传统的车速电流双闭环PI控制具有更好的鲁棒稳定性,且回馈的能量提高了2%~3%。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关节电机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是实现系统良好控制性能的前提。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联合迭代的关节电机滑模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设计了永磁同步关节电机的电磁参数,并设计了PID电流环控制器和滑模速度环控制器结合的滑模PID控制器。利用工程整定方法初步整定滑模速度环控制器的参数;增设冗余PID速度环控制器,对其参数进行整定,以冗余PID速度环控制器和滑模速度环控制器作用于系统时的输出转速为迭代变量,交替选择速度环控制器参数进行联合迭代,完成滑模速度环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证明方法具有较高的整定效率,可使关节电机控制系统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表贴式永磁电机存在的齿槽转矩问题,提出运用单磁极加长的方法来降低电机齿槽转矩。运用解析法推导出电机单磁极加长后齿槽转矩解析表达式,通过傅里叶分析,得到对电机齿槽转矩具有重要影响的变量Br(vz)。引入磁极加长系数η,研究如何选取η的数值削弱齿槽转矩。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取磁极加长系数,将与齿槽转矩关键谐波分量有关的Br(vz)削减为零可有效降低电机齿槽转矩。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PI控制存在的动、静态控制性能较差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PI控制方法。将神经网络与传统PI控制结合,构建神经网络PI控制系统,建立三层BP神经网络,并通过梯度下降法对各项参数进行修正,从而实现kp、ki参数的在线调节。仿真及试验证明,与传统PI控制方法相比,使用神经网络的PI控制系统在不同外部条件下都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小的超调量,可明显提高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6.
相机稳定平台是作为飞行器航拍的一种外挂式设备, 可以采用先进的控制 策略避免飞机姿态变化和机身抖动对航拍质量造成的影响。常规的PID 控制需要人为手 动调节参数, 提出一种基于RBF 神经网络PID 参数自整定的控制方法。通过设定初始 PID 参数, 利用RBF 神经网络自学习能力进行在线参数整定。仿真结果表明, 与传统 PID 相比,RBF 神经网络PID 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适应性, 平台跟踪精度可以达到 3′以内。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算法的航空发动机PI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 ID控制器参数整定与优化一直是自动控制领域研究的问题。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的PID参数整定与优化是一种全局最优且与初值无关的优化方法。本文结合某型航空发动机,利用遗传算法对发动机单变量及双变量P I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PI参数整定具有比较好的综合控制性能,不失为一种具有较好实用价值的航空发动机P I控制器参数整定与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中PI控制器无法满足高精度控制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该趋近律在指数趋近律和幂次趋近律的基础上,加入了系统状态变量,有效地抑制滑模控制器在滑动阶段的抖振;等速趋近项与滑模面切换函数关联,保证其在s=0附近有效地稳定趋近,削弱抖振;指数趋近项与系统状态变量x1关联,提高趋近速度。采用李雅普诺夫函数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经过与PI速度控制器以及传统的滑模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分析了空载起动、突加负载和变速运动3种情况下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滑模控制器可实现快速稳定趋近,并具有稳定性高、抗负载扰动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PID控制器参数不能随直流电机转速变化而适时整定的缺点,将常规PID控制器与具有自学习功能的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通过工控机与PLC之间的通信,实现用户自行开发的神经网络对PID参数的适时整定,其控制效果已经通过实验进行了充分验证,较传统参数固定式PID调速器具有更快的调节速度和更高的调节精度。  相似文献   

10.
在二维(指座标维数,下同)样条拟合及其扦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n维(n>3)向量空间的三次样条拟合及扦值计算方法,从而妥善地处理了在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即一个自变量的变化引起n-1个变量的变化的函数计算问题。 例如某机身切面,在给定的某一个x座标处,所有如图1中所标记的参数都是变量,设  相似文献   

11.
系统级芯片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外电子行业及微电子IC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军用航空电子系统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了SOC设计构想,详细讨论了SOC设计过程。并以视频字符发生器设计为例,对航空电子进行了SOC新设计概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空气动力学跨音速计算中应用广泛的几种上风格式,同时引入了JAMSON中心差分格式作为比较,针对激波分辨率,格式精度,计算效率等方面的问题对ONERAM6机翼进行了对比性计算,讨论了ROE的FDS格式,AUSM+格式和AUSMDV格式的计算性能,得出了很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舰船空气尾流场对直升机着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舰船空气尾流场是直升机舰上起降时的主要环境条件,对直升机的操稳性能及飞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某型舰模风洞试验的PIV结果,介绍了舰船空气尾流场特性,如:等速度场和截面流线图、舰船机库脱体涡等,分析了下冲气流、涡流区及开/关机库大门等对直升机着舰的影响,对保障直升机飞行安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FMECA的测试性验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装备元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对装备测试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测试性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维修性,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在对通用处理单元进行故障模式、影响和致命度分析(FMECA)的基础上,建立了产品的测试性模型,进行了测试性验证试验,并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将飞机装配进度以一种直观、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提出用三维简化模型展示飞机装配进度的方法.首先研究了三维设计模型的简化方法;其次将生产信息与三维简化模型关联起来,建立了飞机装配进度信息模型;再次研究了在信息模型支持下的组件装配状态信息提取技术;最后通过某飞机制造企业的应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IETM技术的数据要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MIL-D-87269A和S1000D两个标准的IETM数据要求,分析出CSDB是数据库构建的有效解决方案.基于CSDB的IETM系统实现全寿命信息管理"一次生成,多次使用"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Access—list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访问表是网络防御外来安全威胁的第一关 ,它是通过允许或拒绝信息流通过路由器的接口来实现的一种机制。本文介绍了访问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具有高级安全特性的新一代访问表 ,给出了一个建立应用访问表的实例 ,最后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给出了对策及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8.
工程设计中存在着大量约定俗成的模式,这些设计套路是工程设计人员多年工程实践的积累与体现,其合理有效的利用可以大幅提高设计效率。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在直升机工程设计系统的应用开发与管理经验,提出模板的概念,介绍了基于模板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GPU的脉冲压缩并行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雷达数字脉冲压缩实时信号处理中,常需要每秒完成几亿甚至几百亿次的运算,采用能够专注于执行高度线程化并行任务的GPU实现脉冲压缩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线性调频信号和匹配滤波器理论基础,提出了基于GPU的脉冲压缩并行化实现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GPU的脉冲压缩并行化方法相对于CPU有百倍以上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的生理、身体、心理、能力等有着先天差异,不可能消灭这种差异,实现人的绝对平等。但每个人都有人的尊严,在自由人格的形成上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就是平等观念产生的缘由。平等在法的价值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平等指导着法律对权利、义务的公正分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的基本原则;平等引导着法律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法制水平的不断提高,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平等在形式和实质方面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