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航天短讯     
<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纪念杨嘉墀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2019年7月16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研究院)举行纪念杨嘉墀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杨先生为我国太空事业的创立、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追思和学习他为国奋斗的崇高品德和精神,进一步激励全院广大干部职工不忘初心、开拓进取,为建设世界一流宇航企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月28日,《航天器工程》期刊组织召开了编委会常务会议。会议由编委会主任、主办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部长林益明主持,审定并通过了第五届编委会组成人员,至此《航天器工程》编委会完成换届工作,新一届编委会暨第五届编委会正式组成。第四届《航天器工程》编委会成立于2006年12月30日,为期刊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一届编委会聘任了35位航天领域的领导和专家担任顾问,80位国内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编委。新一届编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九五”计划结束, “十五”计划启动之年。本刊记者最近采访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关负责人。据了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九五”期间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 “九五”期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完成了12颗星船的研制任务,其中东方红三号、中星22号、中国资源二号、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神舟号飞船等型号完成了发射任务。载人航天取得巨大进展 神舟号试验飞船飞行和返回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加入世界载人航天领域的第一步。1999年 11月 20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  相似文献   

4.
跨世纪的空间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世纪的空间资源开发徐福祥今年2月20日,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即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五研究院)建院30周年纪念日。我们在学习、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时候,重温江泽民主席1993年1月30日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题词“发展空间技术,开发空间资源”,更加...  相似文献   

5.
紫晓 《航天》2011,(9):22-25
8月18日,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迎来了10周岁生日。 10年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领导下,在用户和各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公司以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为战略目标,探索创新、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中国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60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包括在中国航天重大科研任务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自主掌握了核心技术,构建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文章还根据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形势对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进行了展望,主要包括高超声速充气式再入减速技术、精确定点回收着陆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发展,以及构建中国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创新平台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随着国防尖端科研的迅速进展,遥测设备成为研究试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1965年原四机部716厂新建的石桥铺分厂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成为服务于国防科研的第一个遥测设备专业生产厂。二十多年来,先后研制生产了多种型号的遥测设备,为国防科研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武轩 《中国航天》2001,(1):8-11
今年是我国"九五"计划结束,"十五"计划启动之年.本刊记者最近采访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关负责人.据了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九五"期间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9.
2005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也是科工集团公司在科研生产任务特别是型号批生产任务异常繁重的形势下,各方面工作均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工艺及国防基础科研工作,也同时取得了可喜成就,为集团公司的型号批生产工作和长远发展,做出了有且共睹的贡献。在工艺工作方面:组织召开了科工集团公司第二次工艺工作会;集团公司从顶层制定了几项管理规章及规范,管理规章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型号工艺工作成绩显著;基础性工艺工作明显加强;工艺队伍建设受到普遍的重视;工艺管理有所创新;共性工艺研究初见成效。在国防基础科研工作方面:较好地完成了国…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3,(2):5-5
具有46年历史的我国导弹武器研制生产企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盘点过去一年的成绩时显示,她已提前2年完成总体经济翻一番的目标,200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2%,实现利润总额6.89亿元。连续3年经济效绩指标位居十大军工集团前列。李鹏委员长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四次工作会的召开发来贺信,盛赞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空间技术也经二次开发而应用于我们称之为“民用工程”的工业、农业、地质、医学等各个方面。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产品和高级技术,它们都大大有利于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把电子技术、测量技术、控制技术、温控技术、真空技术等从空间事业向民用工程的转化工作,有效地推动了二次开发。本文重点介绍该院空间技术二次开发所获得的某些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上海航天》2001,18(4):1
20世纪 6 0年代初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在上海建设导弹工业基地的决策 ,从而揭开了上海航天工业发展的序幕。经过 40年的发展 ,上海航天已经成为中国航天工业的重要科研、生产基地 ,其产品涉及防空导弹、运载火箭、气象卫星和载人飞船等领域。在中国成为航天大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上海航天基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上海航天的 40年 ,是几代航天人 ,特别是航天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而不懈奋斗的 40年。航天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业领域 ,它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具体到每一种新产品、每一个新型号的出现———都与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英明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和各行各业的大力协同下,航天科技事业在改革中腾飞,在创新中发展,创造了令国人自豪、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增强国防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航天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生动地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的贺信国防科工委并转各军工集团公司:值此五个军工总公司改组成立十个集团公司之际,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广大科技人员、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国防科技工业,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工业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7月27日,"东营杯"2017年度中国好技术、生产力促进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中国生产力创新发展论坛在山东省东营市举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旗下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荣获生产力促进特殊贡献奖,所长原民辉出席颁奖大会并领奖。中国好技术大赛及生产力促进奖评选、中国生产力创新发展论坛等相关产业化服务活动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联合全国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关机构和企业共同发起和开展,其目的是促进全  相似文献   

16.
一 航天技术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已由试验阶段进入应用阶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已逐步成为促进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根据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中央作出了进一步发展航天技  相似文献   

17.
《航天》2012,(8):4-4
7月8日,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创建50周年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六院建院5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分别发来贺电、贺信或作出批示,热烈祝贺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5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希望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8.
空间技术是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在21世纪初将有更大发展。为了总结和交流我国空间技术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中国工程院特举办了题为《中国空间技术的成就与展望》的专题论坛。论坛于2001年2月6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19.
钱学森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11年生,浙江省杭州市人。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铁道机械工程专业,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1955年回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一任院长(1968~1969)。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组织和实施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工作,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著作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等。孙家栋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上,同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29年生,辽宁省复县人。1958年毕业于前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小卫星发展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小卫星的研制历程,总结了中国现代小卫星发展成就,分析了现代小卫星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情况,并提出了中国小卫星健康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快、好、省"为指导,以多用途为目标,按照柔性设计、性能滚动提升、低配置/高可靠、产品化等思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建立了CAST968、CAST2000、CAST100、CAST3000等小卫星平台,至2018年10月,已累计发射现代小卫星95颗,在科学与技术试验、遥感、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引领了中国现代小卫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