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绍昆  毕庆贞  王宇晗 《航空学报》2021,42(10):524591-524591
在大型薄壁件镜像铣削加工中,由奇异点引起的旋转轴运动不连续会影响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效率。针对此问题,分析了镜像铣削加工奇异点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奇异区域内的刀具路径优化方法。首先,针对镜像铣削系统的铣削头和支撑头分别建立了其旋转轴运动学变换模型,推导旋转轴微分运动关系,据此分析奇异点存在的原因及其对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定义了机床行程内的奇异区域范围。分析结果表明在镜像铣削系统行程范围内,仅铣削头存在奇异区域,而支撑头不存在奇异区域。然后,在镜像铣削加工刀路约束条件下,基于刀路光顺性指标建立了刀路优化模型。通过在加工曲面参数域内对跨越铣削头奇异区域的刀路进行调整,使得优化后的刀路更加光顺,以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减少奇异区域附近的加工时间。最后,通过镜像铣削加工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转移矩阵进行姿态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阎野  赵汉元  何力 《飞行力学》1999,17(4):85-90
传统欧拉角控制方法在处理大姿态角机动时往往出现奇异和交联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对欧拉角的跳变现象进行了讨论,并从飞行器实际姿态与需求姿态之间的空间关系入手,给出了一种消除欧拉角跳变现象的有效方法-转移矩阵法,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在大型航天器的姿态控制中可以有效地消除欧拉角奇异、交联和跳跃现象,在欧拉角跳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实现对飞行器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沙建科  王泽祥  施雨阳 《推进技术》2017,38(7):1625-1633
针对吸气式导弹级间分离控制存在模型参数突变和强分离干扰等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采用动态逆方法将分离控制数学模型输入/输出线性化,然后对线性化模型设计了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并采用蚁群优化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对正常分离条件和异常分离条件下控制器的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二级导弹姿态角和角速度分别在0.5s,1s内收敛至期望状态,同时舵面无抖振现象。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突变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异点为信号中常见的现象,也往往是信号所反映的物理过程的重点,通过检测奇异点,能更好把握物理过程中的突变和非常规但影响很大的,对设备进行监控和维护时,维护信号的突变点,能确定可能的故障因素,小波变换提供了一种检测奇异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彩色图像的质量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元数矩阵模型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利用四元数矩阵对彩色图像建模,构造出图像的四元数矩阵模型;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一组奇异值向量;计算标准图像与失真图像对应奇异值向量间的欧式距离,获得失真映射图谱;由失真图谱计算两幅图像间的全局误差,作为失真图像的质量评价结果。通过对几组不同类型失真图像的评价测试,结果表明,方法对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结果与主观感知有较高的一致性,并且能够从失真映射图谱判定图像的失真类型。  相似文献   

6.
Optimal Design of Stewart Platform Safety Mechanism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基于连杆空间优化设计一种在整个杆长范围内可以随意运动的安全机构的思想。通过分析得出了 Stewart 平台型并联机构的 16 种极限状态,利用同伦法和奇异点判别条件对极限状态的奇异点进行了求解,得到连杆长度的最大值,并通过实例分析了机构在极限状态间运动时铰链转角和连杆间距离的变化情况。然后综合考虑各项约束条件,提出了安全机构检验算法。以极限状态的条件数均值最小为优化目标优化机构的所有结构参数,设计出具有较好的全局运动性能的安全机  相似文献   

7.
航空发动机自适应全局快速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须具有强鲁棒性和快速响应等特点及Terminal滑模控制存在奇异性等缺点,提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自适应全局快速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快速非奇异Terminal滑模面,同时解决了传统Terminal滑模控制的奇异性和远离平衡点收敛速度慢两个缺点.采用自适应方法估计等效干扰,无需已知航空发动机的干扰上界,利用Lyapunov理论分析了其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Terminal滑模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状态输出响应快速,调节时间在2s左右,无稳态误差,无超调,未发生奇异现象.   相似文献   

8.
大型航天器SGCMG系统基于模糊决策的操纵律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航天器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的执行部件,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是较为理想的大型航天器姿控系统的选择,但是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系统(SGCMG)存在严重的奇异现象,增加了操纵律的设计与开发的难度。本文对SGCMG系统的奇异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模糊决策的思想确定了奇异测度,根据奇异测度梯度搜索法设计了基于模糊决策的SGCMG系统操纵律。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有效地保证了系统能够回避可避的奇异状态,为大型航天器操纵律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形状记忆合金,就是一种能记忆原来形状的金属。如将加工成某种形状的合金,在500~1000℃的高温下进行5至30分钟的热处理,合金就会记忆其形状,随后,当在一定的温度下加热,合金就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据说,这种记忆引起的奇异现象,是由于“马氏体转变”合金所具有的特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张廷良 《推进技术》1986,7(5):15-23
水力模拟是一种低成本的流场显示技术,它可以利用水的表面波来显示超音速气体流场现象,是进行气动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系统地阐明了水力模拟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实验设备及在工程中的修正方法以及作者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冗余驱动消除并联机构奇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空间并联机构的奇异性和冗余驱动消除机构奇异进行了研究。以Park关于奇异的分类为基础,明确指出了冗余驱动能够消除机构驱动奇异的原因,给出了冗余驱动个数与奇异空间降维关系的比较严格的数学推导过程。还对一种3自由度冗余并联机构的奇异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奇异空间的形状,并对冗余驱动消除奇异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证实了冗余驱动与奇异降维之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提高并联机构的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奇异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亮  陈义庆 《航空学报》2007,28(5):1181-1189
 研究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的奇异问题。给出了一种新的奇异度量,并推导出利用该度量的简洁的零运动公式。对于不同的构型,该度量反映了陀螺群Jacobian矩阵求逆运算的误差灵敏度,且具有相同的取值范围,因此在分析各种构型的优劣时具有可比性。上述结论通过数值仿真给出了验证。对常用的行列式形式奇异度量,给出其零运动的清晰公式。基于奇异值分解,给出陀螺群的各类操纵律,证明了奇异方向与分解矩阵的关系,明确框架锁死出现的条件和鲁棒操纵律调控的依据。给出五棱锥构型奇异角动量体的切片图,为角动量体内奇异的出现提供了认识的方法;对失效情况下的五棱锥构型,通过奇异角动量曲面图和具体的切片图,直观地得到其内部形式和特性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李晓宝  赵国荣  张友安  郭志强 《航空学报》2019,40(5):322569-322569
针对机动目标的末制导拦截问题,设计了一种带终端角度约束的有限时间收敛终端滑模制导律。首先,分析了现有非奇异终端滑模制导律存在的滑模面不能严格有限时间收敛的问题,进而构造了一种新型的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其次,设计了一种对目标机动上界的自适应估计,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严格收敛非奇异终端滑模制导律的设计方法。最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设计的制导律能够使得制导系统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并且保证了滑模面在收敛过程中不存在非收敛因子,是严格有限时间收敛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制导律能够有效地拦截机动目标,同时和与现有的非奇异终端滑模制导律以及基于转换滑模面的非奇异制导律相比,拦截时间更短,终端攻击角度精度更高,导弹机动消耗的能量更少。  相似文献   

14.
切换线性奇异系统能达的必要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孟斌  张纪峰 《航空学报》2005,26(2):224-228
在各子系统正则的条件下研究了切换线性奇异系统的能达性问题。对给定的切换序列定义了容许控制集合,以保证在该容许控制集合中的任意控制律的作用下,相应切换系统的状态都是连续的。基于切换线性奇异系统状态方程解的结构特点,定义了一系列子空间。利用所定义的子空间是循环不变子空间的特点,得到了切换线性奇异系统能达的必要条件。所给的必要条件涵盖了常规切换系统和非切换奇异系统的能达性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连续最小阶奇异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当动态噪声统计特性未知时,奇异线性定常连续随机系统最小阶滤波器的设计问题。在系统部分观测量能精确测量的情况下,利用广义逆阵方法选择L矩阵,以消除动态噪声对降阶系统的影响,从而推导出缺动态噪声统计特性时的降阶奇异最优滤波器,其阶数为n-m+r。当量测方程奇异假设条件成立及引理有解时,本文证明了最小阶奇异滤波器必定存在。文中举例说明了这一降阶滤波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的奇异几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几何方法对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包括转子恒速的CSCMG和转子变速的VSCMG)的奇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绘制CSCMG的奇异角动量超曲面,并标识隐奇异和显奇异在该曲面上对应的点,直观地表述了CSCMG的可操纵空间,得出星体三轴角动量可交换的具体范围。比较奇异角动量超曲面图,可以看出金字塔构型在角动量饱和包络面内部存在显奇异,而五棱锥构型的显奇异十分接近饱和包络面。文中分析了金字塔和五棱锥两种构型的CSCMG可能的退化隐奇异点,并给出了退化隐奇异点在奇异角动量超曲面上的具体位置及其高斯曲率特性。对集成的能量和姿态一体化控制系统(IPACS)可能出现的无法操纵的情况进行了补充分析,给出了使用VSCMG的IPACS不会出现操纵奇异的构型设计的充分条件。给出在某一瞬时能量下,VSCMG转子角速率范围有限制时的角动量包络图,从中得到CSCMG与VSCMG角动量体的变化和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Terminal滑模的收敛速度,避免滑模控制器奇异,首先分析Terminal滑模控制器出现奇异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新型非奇异快速Terminal滑模,其收敛速度在任意点均快于双幂次形式的Terminal滑模,并给出收敛时间公式。基于此,又改进了一种结构更为简单的非奇异快速Terminal滑模。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模型,利用新型快速Terminal滑模,采用干扰观测器逼近姿态的复合干扰,设计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内、外回路Terminal滑模控制器。采用一阶滤波器,消除了由Terminal滑模所导致最终控制器的奇异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严格证明了飞行器姿态内、外回路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最后,通过飞行器在气动参数标称与拉偏情况下的数字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反舰导弹滑模非奇异导引律。根据反舰导弹弹道的运动学分析方法,建立了弹目相对运动的数学模型。在非奇异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具有带落角约束的滑模非奇异导引律。通过仿真,表明了该导引律能同时满足脱靶和落角的性能指标,具有优良的鲁棒性,脱靶量更小,精度更高。相比传统的比例导引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Stewart平台的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各向同性的解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基于 Stewart平台的六维力 /力矩传感器的雅可比矩阵进行了解析推导,用解析的方式求出它的奇异值。并对基于矩阵谱范数的条件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传感器的各向同性与其结构尺寸间的解析关系,为传感器性能指标的评价及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轨控式复合控制导弹制导末端的姿态控制问题,结合反演控制、二阶非奇异终端滑模和非线性干扰观测器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反演滑模姿态控制方法.在反演设计的第一步采用动态面法,避免了传统反演设计存在的“计算膨胀”问题,并使姿态角跟踪误差收敛至原点附近任意小的邻域内;第二步设计引入了二阶非奇异终端滑模,使得角速率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零,同时消除控制量的抖振现象.采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补偿系统不确定性,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所有误差信号最终有界.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轨控式复合控制导弹制导末端姿态控制方案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