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风儿的步履不再轻盈,当满目的青绿失去鲜亮,当摇曳的树丛泛起热浪。当火红的骄阳炙烤大地,我知道.难舍的春天离我们远去了!  相似文献   

2.
孙奶奶: 您好! 罗格回来之后,便一直在这样称呼您,觉得特别亲切。因此,我也想这样称呼您。在此我特别感谢您及航天员体验营赠送给我的那一整套装备,使我感到自豪和欢欣,谢谢!  相似文献   

3.
洪菁菁 《航天员》2008,(5):30-31
张瑶的笑容和刘伯明的极其相似,安静而活泼、踏实又幸福,俨然成了舒服的自处。自得其乐的人说起话来也娓娓道来,慢慢的、淡淡的,不经意间,已然是篇美好的故事:"我们俩是老乡,又是一所中学的,他比我高两届。我母亲当时是中学校长,刘伯明高二时,母亲代过他们班语文课,当时他就给母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考上飞行员也是我母亲送他去的。从那之后的五六年间,他一直和我母亲保持通信,汇报学习和工作,谈人生、谈理想。有一次,我母亲就问他有对象没,想找个什么样的。他说还没有,找个能独立理家的就行。"说到这儿,张瑶的脸上多了一抹灿烂。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2013,(1):80-80
尊敬的《航天员》编辑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航天员》.因为有她,我和很多人一起,似乎更近距离地感受了“神九”对接“天宫”的振奋人心,也领略到了航天人飞天的风采以及背后付出的艰辛以她为伴,我学到了很多有关航天的知识,也有许多的感触。在此,我不由得提起笔想对她说些什么,愿她发展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王跃 《航天员》2011,(1):20-21
2011年1月1日我错了,我真的错了。原来以为俄国的队友们淡定、沉稳,看人家圣诞节时表现得多么稳重啊。原来是为了厚积薄发到元旦新年的时候!新年,才是俄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彩带、气球、白面包、居然还有酒。这下圣诞节的礼物派上用场了。不过这酒,这葡萄酒很是特别。  相似文献   

6.
林盖明 《航天器工程》2010,19(1):F0002-F0002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春,穿过料峭的寒风,乘着祝捷的鞭炮,在缤纷的烟火和欢快的乐曲中,带着虎年的祝福和希冀,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航天器工程》编委会,向广大读者、作者以及关心、支持我国航天事业的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祝福!  相似文献   

7.
“十年前的11月8日,是一个我们始终不能忘却的日子,而此后每一年的11月8日,都是东北空管人的节日!作为东北空管局十年安全周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的心情难以言表。”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13,(5):76-76
亲爱的《航天员》编辑部: 你们好! 在翻阅今年第二期《航天员》杂志时,看到了你们向广大读者约稿,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我顿时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阅读贵刊的感想与你们分享。但我又犹豫了,作为一名从未向刊物投过稿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稿件是否能达到这样一本严谨、专业的杂志的标准而被采纳。而内心想一吐心声的冲动,终于在这炎炎夏日里驱使我提笔。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2014,(2):74-74
亲爱的《航天员》: 你好!去年夏天,我非常幸运的参加了由你们举办的“航天员体验营”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但是我却收获了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0.
六十年的春来暑往,金灿灿的收获时节,中国挺起不屈的脊梁,我嗅到了醉人的芬芳。 曾经的沧桑,见证了您不屈的坚强,广袤的国土,造就了您胸怀的宽广。当我站在八达岭巨大的基石上,  相似文献   

11.
读者园地     
《航天员》2009,(3):78-78
读者业信 尊敬的编辑:您好!感谢您能抽出时间来看我的来信!第一次看到《航天员》这本杂志.就深深为它的内容所吸引。透过它,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我国航天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更是看到了我们科技强军、质量建军的信心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成都的秋夜,阵阵晚风透着好闻的清凉,一日的充实过后,我习惯走上楼顶,静赏黑夜的美丽。偶尔,一架夜航飞机打破夜的寂静,闪烁着美丽的夜航灯,满载着乘客飞往目的地。这短暂的轰鸣,让我的心却有着持续的共振……  相似文献   

13.
白瑞雪  李惠子 《航天》2011,(12):11-11
“我给它打100分!”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神舟八号飞船精确入轨后,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这枚火箭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一起,创造了中国火箭入轨精度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4.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航天员是一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他们可以漫游太空,欣赏不同于地球的神秘而美丽的风光。然而在我眼中,航天员除了神圣光荣之外,他们更是不懈探索,勇攀高峰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徐菁译 《航天》2010,(8):53-53
哈罗! 如果读者看到这篇日记,我猜想,读者已经对“火星500”项目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于我们的第一天,我想写一些我们的训练及在隔离设备中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于洋 《航天》2011,(2):25-25
今天,我提着手提电脑坐着一架崭新的航天飞机来到太空。  相似文献   

17.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首届中国航天质量论坛,我谨代表国防科工委对“首届中国航天质量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和支持航天工业质量工作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向航天战线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全体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18.
《航天员》2014,(3):47-49
《航天员》:当初,成为本国首位航天员,骄傲自豪的同时,是否感到有很大压力?谢赫:的确有压力,但是,我进行太空飞行之时并不是为了荣誉,我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更多人听到,自己可以带来一些改变,尤其是激励青少年,让他们好好学习,这是我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9.
一见面张萍就很亲切地说我们这是第二次见面了,老熟人似的笑容顿时让氛围变得轻松起来。“他这是第二次上天执行任务了,和神七时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大概是第二次的原因吧,而且距发射还有~周多的时间就前往酒泉了,所以没有特别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纪伯伦说,"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人有了梦想,生活就有了目标和希望,就有了前行的勇气与力量。虽然每个人都会有梦想,但青春似乎更钟情于梦想。因为年少多憧憬,因为年少爱追梦!不是吗?我看到朗费罗穿越时空走来,轻声吟唱着拉普兰的歌谣:"少年的愿望好似风的愿望,呵,青春的思想是多么、多么悠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