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宇 《国际太空》2001,(10):8-13
通信卫星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容量大和不受地形地貌影响等特点 ,而且能够快速组建临时通信网 ,发挥重要的军用价值。在海湾战争和“盟军”行动中 ,美国的军用通信卫星承担了大量的数据、话音传输任务 ,有效地支援了美军的快速机动部署 ,是维持美军全球力量的重要纽带。1 基本情况在 2 0世纪 90年代的战争中 ,美军先后使用了“国防通信卫星” (DSCS)系统、“特高频后继星” (UFO)系统、“多址通信卫星”(MACSAT)和“军事星”(MIL STAR)系统等。“国防通信卫星”系统是由 4颗静止轨道卫星构成的全球通信系统 ,能保证除两极外全球所…  相似文献   

2.
自1965年4月第一颗国际通信卫星开始提供全球通信服务以来,卫星通信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迄今,国际通信卫星已发展到第七代,第八代国际通信卫星前两颗(即IS-801和IS-802)的定购合同也已于1992年9月正式签约,主承包商是美国通用电气宇航公司。这项价值1.65亿美元的定购合同规定,第一颗国际通信卫星一8将于1995年9月交货;第二颗卫星1996年1月交货。这两颗分别在普林斯顿和新泽西两地建造的卫星,计划优先部署在太平洋区域。该卫星的姿态控制方式采用三轴稳定,工作设计寿命(DOL)为10年…  相似文献   

3.
张鸥 《国际太空》2001,(12):24-24
20 0 1年 7月 18日 ,全球第一个商业通信卫星提供者——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 SAT) ,宣布它已完成由一个条约组织到一个私有公司的历史性变革。新成立的国际通信卫星有限公司拥有 2 0 0多个股东 ,他们包括来自 145个国家的公司 ,代表了大多数世界著名通信网络的经营者。国际通信卫星有限公司的执行主席Conny Kullman说 :“在过去的近 40年中 ,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为全球提供了最为广泛的、最为可靠的卫星业务往来”,“我们作为一个私营公司将建立在以往的成就之上 ,并将为客户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196 4年成立的旨在提供全球通信的国际…  相似文献   

4.
美航宇局近年来对通信卫星新技术进行了广泛研究,主要包括高频段(30/20GHz),多波束、大容量、星上处理和切换等。  相似文献   

5.
文木 《太空探索》2000,(12):44-45
在一片“私有化”的呼声中,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将对国际通信卫星进行更新换代,一向追求高新技术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这次把锈球抛向了欧洲,“欧洲星3000”(E3000)平台成了国际通信卫星的新宠,新一代国际通信卫星NI-ALPHA中的首颗将采用E3000平台。这是欧洲首次从美国手里抢得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合同,无异于与虎争食。 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有143个成员国,自1965年发射晨鸟1号以来,现已发射7代国际通信卫星。新一代  相似文献   

6.
王景泉 《国际太空》1989,(11):21-23
目前,许多国家都注重提高通信卫星的经济效益。从技术上讲有几种方法,即提高卫星公用舱效率、增加通信卫星容量、延长卫星的工作寿命、降低卫星发射费。  相似文献   

7.
通信卫星是空间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并在应用中效益最显著的成果之一。本文就通信卫星的历史、现状作了一些回顾和阐述;对我国通信卫星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雪 《国际太空》1994,(9):11-17
1994年底通信卫星发射将趋于平缓1994年下半年刮起一阵发射通信卫星的热风,但随着有世界影响的商用火箭供应商4个月发射量的下降,到1994年年底,通信卫星的发射活动最终将趋于平缓。根据设在美国马里兰州克拉克斯堡的通信中心提供的资料(见附表),亚太地...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在我国曾传闻,俄罗斯已经全面停止了通信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工作,俄罗斯所使用的全部是西方的通信卫星.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多次访问了俄罗斯.  相似文献   

10.
张希舜 《国际太空》1991,(2):19-19,18
一、德苏合作研制大型通信卫星从6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发展国内通信卫星。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苏联发射了大量大椭圆轨道通信卫星,直到70年代中期才开始发射静止轨道卫星。苏联通信卫星的水平不高,一直采用C波段,寿命也很短,这主要是因为电子工业太落后。从1989年起,苏联开始与西德合作,研制高性能长寿命的大型通信卫星系统”罗曼蒂斯”。“罗曼蒂斯”卫星系统有4~11颗卫星,其头两颗卫星将于1994年初用质子号火箭分别送入西经14度和东经80度的静止轨道,它们能用于与亚洲、美洲(包括美国)进行国际通信,其中包括直播电视和利用小型终端机事务通信。  相似文献   

11.
□□从1965年第1颗商用通信卫星“晨鸟”发射以来,商业通信卫星的质量一直在稳步增长,1990年卫星的平均质量为1.9t,2000年上升为3.3t。现在,最大卫星质量已超过5t,装载转发器超过90台。在当前全球通信工业的决定性时刻有人提出了以下问题:卫星运营商是否真的需要超大型卫  相似文献   

12.
白延隆 《国际太空》2009,(11):14-15
1962年,美国利用“电星”(Telstar)卫星第1次把电视信号从欧洲中继到北美洲;1963年,美国发射了第1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同步通信-2(Syn—com-2);1965年4月6日,美国为国际通信卫星(INTELSAT)组织发射了世界上第1颗商用通信卫星“晨鸟”(EarlyBird,即Intelsat-1)。  相似文献   

13.
欧空局今年将向成员国提议发展一种大椭圆轨道通信卫星——“阿基米德”卫星(Archimedes)。这种卫星将仿照苏联“闪电号”通信卫星的大椭圆轨道,为陆地移动用户提供电话通信。汽车、火车或飞机上的用户只需一个手提箱大小的卫星终端便可在欧洲任何地方进行高质量的电话联系。卫星还可以在整个欧洲进行数字式无线电广播,其价格比目前欧洲的地基无线电台便宜得多。“闪电号”通信卫星在近极地轨道运行,其远地点高度为40000公  相似文献   

14.
伍华 《国际太空》1995,(3):10-10
为了减少风险,卫星制造商们在发展大型卫星平台的同时,还保留了中型平台的制造能力。当前正在运行的主要民用通信卫星生产线的主承包商都说,他们不会停止他们的老型号卫星的生产,有些承包商还计划利用新技术增加老型号的能力。所利用的这些新技术包括可以减轻卫星位置保持分系统重量的电子推进器,增加使用星上处理器使卫星接收处理更复杂的命令,以及减轻卫星天线的重量。休斯空间通信公司尽管已成功地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平台HS-601,但仍将保留HS-376的生产,HS-376是当前最流行的通信卫星平台。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同…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计划发射医疗活动专用通信卫星。其目的是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远距离的医学专家通过它帮助受灾地区的医师出主意,开辟支援诊断及治疗的“电视医疗”新途径。最近,利用静止通信卫星进行了美国与俄罗斯这方面的示范实验。象这样远距离的医疗信息传输开始于1988年12月,当时亚美尼亚地  相似文献   

16.
飞扬 《国际太空》1992,(2):10-11
苏联能源科学生产联合体(NPO)在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年会上,发表了大型静止通信卫星的构思,西方与会者对此持怀疑态度,在苏联国内也遭到批判。该构思是由NPO总师Y.塞梅诺夫发表的。他说,用能源号火箭发射重18t超大型静止通信卫星,可一举改善俄罗斯共和国内部条件差的基本通信设施。俄罗斯共和国假如支持这一计划,则能从1994年至1997年  相似文献   

17.
国际通信卫星Ⅶ(IS~Ⅶ)系列是90年代最大的民用通信卫星系统,它将一直连续工作到2004年。在IS-Ⅶ卫星的初期研制合同中只生产5颗卫星。2颗卫星用来取代太平洋上空的IS-VA卫星,另外2颗卫星作为备份星,以防到1994年之前IS-Ⅵ卫星发射失败。如果太平洋区域不需要替代卫星,那么第5颗卫星将分配给大西洋区域。与传统作法相比,IS-Ⅶ卫星配置有了重大突破。以前所有的国际通信卫星都围绕大西洋区域配置,而IS-Ⅶ卫星则明确指定为太平洋区域服务。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另一个目标是向那些不能制造或拥有自己本国卫星的国家出售和出租区域C波段转发器。自从1975年这项业务开展以来,已经证明这是一项很有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伊朗政府已批准用2.5亿~3亿美元发展一种国内卫星通信系统,其中包括在2002年发射一颗称为Zohreh的大型通信卫星。伊朗邮电部副部长MostafaSafavi说,经过多年的内部辩论,伊朗政府认为,拥有自己的国内通信卫星,要比继续租用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和欧洲通信卫星组织的卫星转发器更有意义。Safavi说:“从经济上看,继续租用卫星转发器要便宜得多,但Zohreh卫星被看作是伊朗工程师学习航天技术的入门途径。在Zohreh卫星的合同中,技术转让条款是十分重要的。”伊朗已就Zohreh卫星进行了两…  相似文献   

19.
张鸥 《国际太空》2001,(12):25-25
欧洲通信卫星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特别会员大会上宣布 ,从 2 0 0 1年 7月 2日开始 ,欧洲通信卫星 (政府间 )组织的资产和行为将转化成为新的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 SA)的企业资产和企业行为 ,即成为一个总部设在巴黎 ,注册资产为 10亿美元的责任有限公司。这使欧洲通信卫星公司建立在新的水平之上 ,从而有利于其在全球电信市场上的进一步发展。作为欧洲通信卫星组织的总裁 ,Giuliano Berreta掌握了私营化的全过程 ,并被新成立的公司的 15人监督委员会 ,任命为经营董事会主席和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执行主席。由 Jean- Jacques Damlamian…  相似文献   

20.
1 中国通信卫星发展历程□□中国先后自行研制和发射了 3种类型的通信卫星 :东方红 - 2、 2 A、 3(DFH- 2、2 A、 3) ,它们均为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 - 2卫星是中国第 1代通信卫星 ,一共发射了 2颗。第 1颗于 1984年 4月8日发射 ,定点于 12 5°E;第 2颗于 1986年2月 1日发射 ,定点于 10 3°E。卫星本体外形为直径 2 .1m、高 1.6 m的圆柱体 ,包括通信天线在内卫星总高约 3.1m。它采用双自旋稳定、体装太阳能电池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微波统一测控体。卫星起飞重量约 92 0 kg,由长征 - 3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场发射 ,进入转移轨道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