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M2轻型运动飞机机翼结构采用复合材料,通过静力试验对其机翼强度进行验证,对发现机翼结构设计薄弱环节以及结构改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ASTMF2245-16机翼强度适航条款的要求;然后通过对M2飞机载荷包线、环境影响系数、限制载荷和极限载荷的研究,计算得到复合材料机翼载荷;最后进行机翼限制载荷静力试验、机翼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和机翼破坏载荷静力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2飞机的极限载荷满足试验要求,复合材料机翼试验破坏载荷相对设计极限载荷的偏差为2%,M2飞机的复合材料机翼结构设计满足静强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飞机静力试验中机翼的载荷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机静力试验加载的问题,为使得试验加载力反映飞机受力特性,由载荷分配前输入的典型剖面上剪力、弯矩、扭矩推导出相邻剖面之间的剪力、弯矩、扭矩,通过构造带内力约束的拉格朗日极值函数求出试验加载力,将载荷分配前输入的内力与试验载荷分配后产生的内力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通过构造带内力约束的拉格拉日极值函数法分配得到的试验载荷符合载荷的传递,能够满足飞机静力试验加载的要求,可以用于飞机静力试验的加载。  相似文献   

3.
民用飞机全机静力试验中由于加载方案复杂,为了简化试验加载数量,传统的配平方案主要保证考核区的加载准确性,对于非考核区的载荷简化到若干加载点上。对于飞机机身这种薄壁结构,非考核区的配平对考核区影响较大。以某飞机前机身严重工况为例,基于飞机全机有限元模型,研究静力试验的载荷配平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态载荷与传统试验态配平载荷方案下的内力解,对传统全机静力试验载荷配平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试验态内力解与分析态内力解基本吻合;对于飞机机身薄壁结构,圣维南原理并不适用,全机静力试验的载荷配平要与真实工况受力情况吻合,才能达到试验验证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刊资讯     
正C919完成2.5g极限载荷静力试验近日,航空工业强度所在上海分部顺利完成C919飞机全机2.5g机动平衡工况极限载荷静力试验。随着极限载荷(150%)的加载并保载3秒,C919大型客机10001架静力试验机翼尖变形3.26米,变形和应变符合分析预期,机体结构满足承载要求。这一重要试验的完成不仅有力助推了C919飞机研制和适航取证进程,也标志着我国  相似文献   

5.
用有限元方法获得的结构初始数学模型受多种因素影响,同真实结构相比存在着误差,直接用初始模型进行破坏载荷与破坏部位预计往往难于准确。重要结构尤其是飞机结构的静力破坏试验需要预估破坏载荷与破坏部位,以便合理安排试验大纲。本文建议从静力平衡方程出发,利用非破坏静力试验结果精化结构有限元初始理论模型,提高应力—应变分析结果的精度,进而提高破坏载荷和破坏部位的预估精度。模拟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典型结构尺寸和铺层的T型、π型接头试验件及其拉伸静力试验,给出了其初始失效载荷和破坏载荷,并对2种接头的初始失效载荷和破坏载荷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针对全C/SiC复合材料机身襟翼再人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气动载荷作用的受力状况,进行了静力试验考核。对静力试验方法进行了讨论与探索,通过验证性的试验,确定了传统的贴帆布带加载的静力试验方案。并通过有限元建模计算明晰了机身襟翼结构的静力试验的危险区域。静力试验中,襟翼试件在未达到试验设计载荷的情况下,出现了提前破坏。通过对试件的传力路线的分析以及损伤部位的观察和研究,找出了失效的原因是由于角盒工艺上的缺陷造成的,并提出了工艺上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图片新闻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0,(3):I0001-I0002
2010年6月28日,ARJ21-700飞机全机稳定俯仰(2.5G)情况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在西安阎良圆满完成。图为ARJ21-700飞机进行全机稳定俯仰(2.5G)情况极限载荷静力试验  相似文献   

9.
飞机静力试验是验证其结构静强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国内相关飞机机身和机翼静力试验设计的基础上,选取空客A320飞机方向舵,基于有限元思想模型简化,确定加载点及加载方式,并使用MATLAB软件对方向舵的结构静强度和飞行过程中舵面上的载荷进行初步数据分析,开发了计算载荷分布软件。该软件可用于民航专业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方向舵受力的特点,同时为A320方向舵静力试验实验室的建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民用飞机后机身结构特点和受载形式,设计了相应的静力试验方案。该方案合理模拟了后机身结构的支持和边界条件,同时对后机身严重载荷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实现了飞行载荷和惯性载荷在后机身结构上的施加,顺利完成了大部段复杂结构的静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后机身结构能够承受极限载荷,其刚度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科研试飞中进行振动、载荷数据的实时监控、现场处理和分析,对于保障新研直升机的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振动、载荷数据监控、处理和分析技术在直升机科研试飞中的应用,包括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和整个流程。  相似文献   

12.
ZPXJ-16在直X型机尾段结构疲劳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升机尾段是整个机体最薄弱的环节,开展直升机尾段疲劳试验,可为直升机全机寿命评估提供试验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型号直升机尾段结构疲劳试验为例,介绍了多点协调加载系统ZPXJ-16在该试验中的应用,阐述了其加载方法、系统工作原理及系统标定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由于直升机以动部件为代表的特殊结构形式以及复杂的振动载荷环境,飞行实测载荷是疲劳设计和评定过程中的关键数据。本文结合某直升机实测载荷数据,介绍了实测载荷有效性分析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其中相关性分析和规律性分析等方法可进一步用于获取各结构的状态、重量、重心、高度疲劳载荷的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使其应用到新型号设计中。为我国直升机疲劳设计载荷的获得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全机静力试验控制软件的协调自动控制加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全机静力试验利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进行协调加载时,控制软件如何控制飞机姿态;试验加载载荷分配的方法;在各个试验阶段加载分别采取什么样控制方法及在试验过程中人工干予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直升机姿态测量系统软件的设计。叙述了姿态测量系统的构成,测量软件的各项功能及其具体实施方法。该软件已在某重点型号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中使用,结果表明这种软件的计算方法和数据精度满足了试验要求,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飞行载荷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载荷在结构设计和验证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90年代以来,直升机的飞行载荷测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使全面获得各型号的飞行载荷成为了可能。基于飞行载荷实测数据,从飞行载荷与旋翼构型的关系、影响飞行载荷的因素、状态载荷的分布规律,以及飞行载荷与故障的相关性等几方面对如何拓展飞行载荷的应用范围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充分发挥飞行载荷历史数据在新机研制的设计、试验和试飞验证中的作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的操纵系统操作试验是以直升机在恶劣飞行条件下、且在操纵系统助力器失效时,判断直升机操纵系统本身有无过度变形、过度摩擦和卡阻现象发生以确保直升机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安全飞行。此试验是在某型直升机上严格按适航条例规定,在动平衡加载状态下全行程范围内往返运动进行测试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直升机水中横向稳性计算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水上飞机的横向稳性计算原理和海船稳性规范,建立了直升机的横向稳性计算方法,对漂浮姿态角、横向静稳性、横向动稳性、抗风浪等级等进行研究,并采用简单的方法进行燃油液面修正。完成了某型直升机漂浮特性试验,进行了横向稳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关性很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详细的介绍了用于直升机动部件结构的疲劳和静力试验中全数字式的多通道伺服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各功能模块的划分。  相似文献   

20.
直升机/发动机系统综合控制半物理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直升机/发动机系统综合控制半物理仿真试验平台,针对直升机/发动机系统综合模型和综合控制算法进行数字与半物理仿真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串级PID(proportional integration differential)+扭矩前馈+总距补偿的系统抗扰控制算法,并提出了基于机载简化发动机模型的多模式综合实时优化控制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 直升机/发动机系统综合开闭环模型能够模拟发动机从起动到慢车再到直升机飞行的整个过程,自由涡轮转速超调量和下垂量均在4%以内,在不同飞行条件下,动静态品质均满足设计要求.本文还进行了综合系统多模式优化技术的半物理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综合控制律的良好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