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梳理国际民航组织出版物类型、体系架构,归纳附件和空中航行服务程序的制定及修订流程,解读制定及修订过程中关键环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在国际民航组织大会上的提案给出典型案例和建议措施。研究结果有助于我国民航与国际民航组织建立完善的合作模式、更好的参与到国际民航组织的国际标准制定、修订或建议活动中,对我国在国际民用航空标准领域提升主导权和话语权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于2004年9月28日至10月8日在加拿大的名城——“世界民航之都”蒙特利尔隆重举行,国际民航组织173个缔约国的代表和31个有关国际组织的观察员代表团共计1125人出席了会议。中国政府派出了以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为团长的大型代表团出席本届大会,与各国民航当局的负责人及航空界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隆重庆祝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国际民航组织的60华诞。大家畅谈历史,共话未来,共同缅怀国际民航界的前驱和先辈们的远见卓识、英明决断以及他们在国际民航发展史上立下的不朽功勋。60年前他们就在“芝加哥会议”上…  相似文献   

3.
此次增强近地告警系统的运行演示给观摩者留下很深的印象。驻国际民航组织的国际驾协观察员认为,增强近地告警系统的投入使用,将有助于飞行安全。国际民航组织秘书处的有关人员也对增强近地告警系统的技术特性给予了肯定。当笔者问及国际民航组织是否鼓励缔约国对增强近地告警系统的安装作出规定时,有关人员表示,国际民航组织已将从事国际商用飞行航空器机载近地告警系统的安装纳入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至于安装订种近地告警系统应由缔约国决定。防止可控飞行撞地是国际民航组织的六大任务之一。长期以来,安装机载沂地告自系统一亩被认…  相似文献   

4.
国际民航组织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处理国际民航事务的专门机构,其宗旨是制定国际肮行的原则和技术,促进国际航空运输的规划和发展,目的在于保证世界民用航空安全和有秩序的发展;促进国际航行的飞行安全;满足世界人民对安全、正常、有效和经济的航空运输的需要等等。在航行技术领域内,国际民航组织通过制定、修订《芝加哥公约》的有关附件和各种技术规范,召开各种技术业务会议,逐步完善并统一标准与建议措施以及航行服务程序。一、国际民航组织的航行组织机制国际民航组织的航行技术活动通过其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三级框架的运作、各…  相似文献   

5.
在秋风送爽,枫叶正红的美好时节,素有“民航首都”之称的加拿大东部风景秀丽的名城蒙特利尔迎来了世界各国民航界的代表,他们是应国际民航组织的邀请前来参加三年一度的国际民航组织第32届大会的。国际民航组织185个缔约国中的155个国家的代表和28个国际组织及2个非缔约国的观察员共计956人参加了本届大会。大会选举印度首席代表科拉先生为大会主席。中国派出了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刘剑峰局长为首的大型代表团出席了本届大会,代表团成员中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的4名代表。他们是第一次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出席国际民航组织的大会。国…  相似文献   

6.
’99Top10NewsoftheWorldCivilAviation1.国际民航组织开始实施强制安全监督审计ICAOStartedtoCarryouttheSatetyOversightAuditProgramme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第32届大会一致通过的关于确立国际民航组织全球安全监督审计计划的决议,为确保缔约国有效地遵守国际民航组织有关航空安全的标准与建议措施,从1999年1月1日起,国际民航组织开始就附件1(人员执照)、附件6(航空器运行)、附件8(航空器适航)的内容对所有缔约国实施经常的、强制性的、系统的和一致的安全审计。2.亚洲航空公司蜂拥联盟AsianAirlinesStrivedtoGetAlliance…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时间11月5日,国际民航组织第197届理事会做出决定,将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分办事处设在北京。这是国际民航组织设立的第一个地区分办事处,主要负责本地区的空域组织和管理工作。经国务院批准,民航局于今年年初正式向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申办亚太地区分办事处,此举彰显了我国作为民航大国积极参与国际民航合作的努力。民航局从全民航系统甄选了十位具  相似文献   

8.
国际民航组织一贯特别强调在飞行安全中人的因素(HumanFactors)的作用,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最后决定对《国际民航公约》附件6进行了修订,把对飞行机组人的因素知识培训纳入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和建议措施。此修订现已生效,这说明在改进航空安全的工作中,国际民航组织特别强调管理的重要性。这一新规定突出强调对飞行机组进行人的能力和局限性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国际民航组织正在审议各附件和其他有关文件的规定中是否已充分反映了人的因素目前和将来在飞行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将其与解决人的因素的长期战略联系起来,这个战略是与…  相似文献   

9.
国际民航组织的宗旨是保障国际民用航空安全有秩序地发展。航空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民航组织优先考虑的问题。因此,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安全监督都是国际民航组织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1995年,国际民航组织第31届大会批准了一项安全监督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促使各缔约国能够实施国际民航组织制订的标准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国际民航组织(ICAO)文献的内容、类型及其特征,从而提出了对国际民航组织文献进行动态管理以及检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战略更新是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通过改变其战略意图和行为来改变其路径依赖和谋求竞争优势的过程,对于企业塑造其战略灵敏性、环境适应性以及克服企业危机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内战略更新研究匮乏的现状,以国外战略更新相关研究成果为切入点并从战略更新前因、过程及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分析.在提出了时下战略更新研究体系及框...  相似文献   

12.
市民阶层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伴随着经济观念对传统社会的不断渗入,新的社会群体一市民阶层的出现和不断地壮大,旧的文学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文学艺术也在经济社会中开始商品化,进入到特殊的文化市场而成为特殊的商品,而新的文学观念也渐渐的形成,并潜在地发生着嬗变。  相似文献   

13.
马歇雷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将意识形态与文学的关系导向深入,提出自己的文学生产观。马歇雷早期的文学生产理论,辨析意识形态虚幻与文学虚构对文学生产起到决定作用,文本意识形态的虚构能够抵制意识形态的侵入,由此形成离心结构并使症候阅读更具可操作性。后期的马歇雷转向对审美效果的分析,指出意识形态有力塑造了文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播信息所依赖的媒介不断改变,人类进入读图时代,开启了读屏模式。读屏模式下的网络文学实现了语图的和谐共存。透过屏幕,经典作品与大众文化进行了沟通,自由精神的信念得以深入人心。读屏模式下的网络文学的必由之路是由解构走向重建,为语图战争的消弭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参考咨询的角度对文献信息供求过程中几种可能产生的咨询障碍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导致诸障碍产生的原因,强调了图书馆员正确引导咨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战争中个人要承受生命中怎样无法言说的沉重,作家邓一光通过他的中篇小说《远离稼穑》进行有益的探索,刻画"我的四爷"这样一个有过三次特殊被俘经历的人物形象,表现作家以勇气和胆识对战争文学题材的开掘与对角度的拓展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危机管理的多重研究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危机管理,既要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又要借助多学科的思想方法。考虑到管理学的形成历史、美国杰出CEO的人格特征、企业的内外环境等因素,管理学、传记文学、军事学、心理学是值得关注的研究向度。相关学科的滋养和支撑,为危机管理提供了新的审视角度和研究策略,昭示出认知、反思、预测诸功能,契合人性、贴近理论、反哺实践,呈现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日语接尾词"的"是在明治初期,日本翻译家们在翻译西方学术著作中的英语形容词-tic时,借用了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而产生的。为了解接尾词"的"在明治初期时口语中的使用状况,拟就明治文学作品中接尾词"的"的具体用法做一简略考察。通过对坪内逍遥、二叶亭四迷、森欧外、夏目漱石等作家作品中出现的"的"进行调查统计,得出结论,从明治30年代开始,带"的"的派生词逐渐具备了现代日语形容动词的词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全球航空运输需求的持续和迅猛增长,使得诸多大型繁忙机场正面临高频次飞行冲突、大范围空域拥堵、大面积航班延误等一系列严峻问题。本文聚焦飞行区资源调度的研究热点与挑战问题,为机场飞行区资源调度问题研究系列之三。从多维视角对飞行区资源调度问题进行详细分类,梳理近几年在容量预测、跑道配置、态势感知、空地调度、性能权衡等方面的研究热点,并对该领域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成果旨在为机场运行管理理论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20.
充分释放机场资源红利,发挥机场资源的最大效益,是空管、机场、航空公司、旅客和政府等航空运输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目标。本文聚焦机场飞行区资源调度的发展脉络与趋势问题,为飞行区资源调度问题研究系列之二。从明确资源总量、盘活资源存量、做强资源增量视角梳理飞行区资源调度的发展脉络,并对飞行区资源调度的一体化、高效化、智能化、协同化和绿色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成果旨在为机场运行管理理论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