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双顺差”下中国经济隐含的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国际收支正处于“双顺差”阶段,一些学者认为“双顺差”是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的必经阶段,而另一些学者提出“双顺差”正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文章对“双顺差”的成因进行分析,指出“双顺差”使中国经济孕育的风险增加,环境污染加剧,资源和能源耗竭速度加快,企业遭遇贸易争端的风险增加,政府储备机构承受的风险越来越高。要控制和缓解“双顺差”带来的危机,可采取以下对策: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外商投资的门槛;优化和提升出口产品结构,禁止战略性资源出口;扩大内需,降低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适当放松资本管制,但要抑制非法资本的流入;制定鼓励进口的政策,扩大进口贸易。  相似文献   

2.
二十多年来,由于没有我们自己的航空电机电器产品总技术标准,给科研设计和成批生产都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深入批判“洋奴哲学”、“爬行  相似文献   

3.
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的老庄学派就曾对技术发展给淳朴世风带来破坏表示过极大忧虑。人心狡诈、道德沦丧以及“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大道不公的现象,使他们愤然提出了“绝圣弃智”的主张。愤慨之下,就连汲水灌园吊桶打水这样简单的杠杆原理也拒不使用,表示其对“机巧”的极大反感。机巧就是科学技术,它可以极大的解放生产力,加快人类进化的速度,但也勿庸讳言,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程度上给人类发展带来副效应,但像老庄那样因此而“绝圣弃智”,显然是愚蠢之举。技术发展到了生产机器人的时代,像老庄那样想把人类拉回到“小国寡民”的人不会再  相似文献   

4.
“镀铁氮化”是修复钢件工艺中的后起之秀。它的推广应用,将会给我们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镀铁过程的自动控制是通过其关键设备-供电系统来实现的,本文对此做了详尽的叙述。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2004年对全球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恐怖活动的炸弹此起彼伏,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接二连三,特别是“12.26”9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夺去了十几万人的生命。美元长期疲软引起的世界经济的动荡,燃油价格居高不下给全球航空运输业带来的冲击,都给这个世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相似文献   

6.
滔滔的塞纳河,气势雄伟的艾菲尔塔,巴黎圣母院、觊旋门和卢浮宫,使巴黎,这座世界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披上了一层神密的色彩,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和墨客,给世人带来无穷的诱惑力。号称世界最大的国际航展于6月13—20日就在这座神奇而美丽城市北边的布尔歇机场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届航展,亲临其境,才真正体会到人们所说的“世界之最”的含意。据航展组委会报道,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1760多家厂商参加了本届航展,法国参展商达649家,占整个参展商的36.7%,美国约400家参展商。整个航展有6个展厅,室内外展区总面积为243000平方米,室…  相似文献   

7.
中国最新研制的FBC—1“飞豹”战斗机,在千呼万唤声中终于在’98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公开亮相,并作了极为精彩的飞行表演,给世人一个惊喜.FBC-1飞机是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行研制的双座、双发、多用途、全天候的超音速歼击轰炸机.该机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试飞鉴定,是全面提升战斗机研制水平的新一代飞机.  相似文献   

8.
在“八五”期间经济效益连续四年居全国民航之首的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在”95全国民航第三届运输服务质量上台阶”活动评比中再次荣登榜首,实现了“三连冠”,成为“八五”期间效益和服务在国内民航业位居首位的一流企业。东方速度“八五”期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以其独树一帜的经营特色和安全、正点、优质的服务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针对越来越多的航班延误、取消以及旅客的滞留给机场和航空公司带来的挑战,通过对NextGen“地面数据共享”的分析,提出基于“地面数据共享”的问题与思考,分析其对航班延误的借鉴意义。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加速增长,选择飞机出行的人群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多,航空业近几年呈现膨胀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经有超过30家航空公司,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晴好天气下,多家航空公司还能协调运营,一旦出现边缘天气,势必给机场和航空公司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0.
TheSpecialPermittedOperatingRightoftheAirportNon-aviationBusinessNeeded随着我国“八五”和“九五”期间机场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国内4O个国际机场、国内干线及省会机场已基本完成新建、扩建和改建,为当地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机场建成投入运营后,机场当局便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目前即便具有相当规模吞吐量的机场,也只能以运营收入维持机场正常运行,而难以偿还债务本息。这给机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重重困难。其中主要问题有超前投资带来的投入与产出不平衡,还有国家对机场这样的公共设施采取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1月31日,印度宣布其中型多用途作战飞机(MMRCA)项目最终选择了法国达索航空公司的“阵风”战斗机,而欧洲战斗机公司的“台风”战斗机出局。这次采购不仅给印度带来了大量机会,也拯救了法国的战斗机制造业。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翼梢小翼技术的基础上,波音公司和其合作伙伴推出了一种更先进的“融合式”翼梢小翼,进一步提高了飞机的效率,增加了航程或商载,给航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引言:今年的9月11日,世界将迎来“9.11”事件五周年纪念日。尽管5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强了航空反恐的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反恐效果明显好转。就在上个月的8月10日,我们几乎与又一个类似2001年9月11日那样的至今给世界人民造成巨大心灵震撼的恐怖事件擦肩而过:多名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差点得以袭击无辜的乘客。这个绝不亚于“9.11”的未遂事件再一次震惊了世界,人们“谈机色变”,保安部门更是“草木皆兵”,航班取消、延误,人们仿佛又看到了“9.11”那个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痛的一天。那一天已经成为世界航空运输的分水岭:本是世界各族人民友好交往、人员友好往来载体的民用飞机,却突然间成了“恐怖导弹”,成为恐怖分子利用的工具和制造恐怖活动的目标。一时间,世界民航界都在探讨新一代航空保安,世人也不禁在问:航空保安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4.
一、部件基本工作条件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其真空比推力比“土星”J-2发动机还高7%。高特性要求给发动机部件带来工作条件的严酷性,使设计、材料和工艺复杂化,这也正是导致部件多次出现故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不容置疑,“非典”对民航企业来讲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对严峻形势,如何沉着应对,及时调整思路和对策,既保证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又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成为摆在企业经营者面前的一大课题。辨证看灾害,另眼看“非典”。挑战中往往孕育着生机。只要从容应对,就可以从坏事中引出好的结果。“非典”虽然使我们的企业遭受了一些损失,但同时也使我们经受了一次磨炼。抗击“非典”也是我们锤炼企业,增强逆境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机遇。关心员工健康,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非典”疫情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企业要本着对员工高度负…  相似文献   

16.
回顾为期四个半月的国泰在岗培训,我对国泰文化有太多的体验和感慨,似乎看到了国泰50多年励精图治的景像。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航空市场上,国泰已逐步砺炼出独具特色的管理文化,特别是在亚洲金融风暴和“9.11”事件之后,香港经济发展暂时趋缓的大背景下,国泰依然取得持续的业绩增长并保持竞争优势,的确令世人与业界叹服。成功的背后,有许多支持因素,空中服务应该说是成功因素之一。正是在每一位美丽的“空中大使”举手投足和一颦一笑之间展现出的国泰发自内心的服务文化,使国泰航空的服务品牌得以孕育并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超值效益。…  相似文献   

17.
媒体集萃     
给套期保值正名:着眼长远,而不是一时盈亏;航油套保不应抱有“对赌”心理;航空公司参与航油套保应建立风险控制意识;亚洲地区航空公司2009年实现软着陆机会渺茫;春运带来短暂“繁荣”航空公司长期经营仍难乐观;  相似文献   

18.
送走蛇年,迎来马年。2001年对全世界来说似乎是灾难性的一年。由于“9.11”恐怖事件和美英对阿富汗的攻击,金蛇几乎变成了火蛇,而全球经济衰退、世界民航业的全面滑波以及航空工业的不景气,更使人们盼望着新的一年能给世界人民带来好运,全球经济尽快得到复苏。  相似文献   

19.
引言:今年的9月11日,世界将迎来“9.11”事件五周年纪念日。尽管5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强了航空反恐的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反恐效果明显好转。就在上个月的8月10日,我们几乎与又一个类似2001年9月11日那样的至今给世界人民造成巨大心灵震撼的恐怖事件擦肩而过多名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差点得以袭击无辜的乘客。这个绝不亚于“9.11”的未遂事件再一次震惊了世界,人们“谈机色变”,保安部门更是“草木皆兵”,航班取消、延误,人们仿佛又看到了“9.11”那个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痛的一天。那一天已经成为世界航空运输的分水岭:本是世界各族人民友好交往、人员友好往来载体的民用飞机,却突然间成了“恐怖导弹”,成为恐怖分子利用的工具和制造恐怖活动的目标。一时间,世界民航界都在探讨新一代航空保安,世人也不禁在问:航空保安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0.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后冷战”时代的来到和它的特点;第二部分叙述某些日本人是如何说“不”的;第三部分主要讲这些日本人为什么对所有的人都敢说“不”;第四部分阐述他们之所以敢对谁都说“不”的综合国力;第五部分是他们的“动向”引起世人堪虑的几个问题。今年是中日建交二十周年,届时,将有连篇累牍的论文面世,预计大多是会讲些“吉利”话的。愚顽不揣冒味,欲以管见,告戒国人,使某些可能陶醉在中日友好气氛中的人们的头脑冷静下来,想一想两国之间究竟还有那些问题障碍著友好关系的健康发展,如何排除这些障碍,使两国友好关系建立在竖实的基础之上。以此纪念中日建交二十周年,可能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