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针对小卫星星座系统级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和验证的难度大、风险高等问题,从星座系统级EMC统筹设计和频率规划、星座系统EMC测试验证等方面,介绍小卫星星座系统级EMC设计及验证过程,提出基于最小资源占用的星座系统级EMC设计理念,以及基于模拟边界条件的逐级分步式EMC验证策略。小卫星星座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设计理念可以显著降低星座频率资源、设备资源,减小EMC设计的频域隔离、空域隔离等难度;该验证策略可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EMC问题并及时解决,降低工程研制风险。设计理念和验证策略可行有效,可为复杂航天器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卫星射频接收机电磁兼容防护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射频接收机是卫星测控、导航、有效载荷等分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也是对电磁干扰最为敏感的设备,在对卫星进行电磁兼容性(EMC)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射频接收机的EMC防护,以保证其在卫星电测、发射和在轨运行时能够在其所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文章描述了卫星射频接收机典型的EMC防护设计方法,从屏蔽、电磁泄露防护和天线耦合防护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以高速系统的信号完整性(SI)仿真、电源完整性(PI)仿真以及EMC分析为基本出发点。着重介绍了基于电路与电磁场仿真分析工具及EMC设计规则解决板级PCB设计中EMC问题的过程、高速PCB的电源分配系统(PDS)的构建以及高速PCB仿真设计中电源完整性分析过程,通过EDA分析工具实现PCB的建模与分布参数提取;通过电磁场分析工具完成网络参数定量分析,从最基本的设计方法入手,提出了高速PCB的信号系统与电源系统设计参数优化方案,指出了信号与电源完整性仿真设计和EMC设计的内在联系,希望本文能给予正在从事产品EMC设计的可靠性工程师、高速系统仿真设计工程师提供解决此类问题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总体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关键零件的结构设计、参数计算等方面介绍了多芯表面贴装模块式连接器的设计过程,满足RF特性、EMC特性、高速传输性和高可靠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星载接收机的EMC试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机理,提出星载接收机的EMC设计改进措施,并经过试验验证,改进措施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6.
电磁干扰的产生及PCB设计中的抑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兼容性(EMC)常是制约设备间匹配性和正常性能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电磁兼容性设计也是航天器设计中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文章主要介绍了电磁干扰的产生原因,并从合理布局与布线、电容的设计、逻辑电路的使用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过程中减少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7.
用于雷达侦察的电子设备应具有高灵敏度、大动态范围、宽频带以及小体积等特性。但高速数字电路与微波模拟电路的混合设计,使电磁干扰(EMI)问题变得复杂,给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带来困扰。探讨了雷达侦察电子设备中EMI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有效的EMC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电子设备接地分析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线设计是一项重要的设计,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项设计。从EMC设计一开始就进行地线设计,是解决EMC问题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方法。设计良好的地线网既能提高抗扰度,又能减小电磁发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某箭载综合放大器的功能、原理、电磁兼容(EMC)设计及相应的EMC试验情况,并针对仪器在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EMC改进设计和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采取在敏感电路处增加高频旁路电容的改进措施后,仪器的电磁兼容性能得到增强,通过试验考核,表明改进设计合理有效。相应的EMC设计方法对其他箭载电子设备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EMC测试及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在国内和俄罗斯的电磁兼容(EMC)测试的指标要求、探测器与参试设备状态、地面测试设备,以及进行的静电放电试验、RE101磁场辐射发射试验、RE102电场辐射发射试验、RS101磁场辐射敏感度试验、RS103电场辐射敏感度试验、俄方电场辐射试验、俄方传导辐射试验等的测试方法,给出了EMC测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YH-1火星探测器满足俄方提出的对EMC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运载火箭的电磁兼容(EMC)环境(电磁干扰源及传播途径),并根据构成电磁兼容问题的三个要素对箭载电子设备的EMC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某箭载电子设备的EMC设计进行了分析.指出箭载电子设备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EMC设计方法及相应的EMC测量和试验工作,切实做到在加强设备抗电磁干扰性能的同时保证其高可靠性能;最后对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仿真软件在整机电磁兼容设计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EMC)作为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具有高极限应变、高比刚度和低密度等优点,在未来空间展开结构中极具应用潜力。首先介绍了EMC折叠变形机理及作为空间展开材料所具有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现有屈曲理论模型在分析EMC折叠变形时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用EMC设计展开结构目前国际上所取得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由于EMC形状折叠和展开是通过热激励实现的,因此对EMC的热源系统设计也进行了专门分析。最后,对EMC用于空间展开结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一些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在航天产品工程实践中,一种从产品设计关键特性识别入手,在指标完整性、功能协调性、裕度充分性、环境适应性、设计可测试性、设计工艺性等方面强化设计的精益设计方法,并介绍了此方法在识别和控制产品关键特性,提升成熟度方面起到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雷达间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的考虑,提出了一种与雷达性能相关的兼容性判决模型。与以往用于EMC判决的干扰余量等概念不同,将干扰信号强度与雷达性能指标参数联系起来。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从而确切了解雷达间的电磁兼容问题,使EMC预测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航天产品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适应能力,航天产品对电磁兼容性要求较高,把控非常严格,所有要求测试项目必须通过EMC试验。某装置温控控制器试样件在EMC试验中有3项超标较为严重。通过对温控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特点、连接电缆进行分析,主要对抑制干扰源,提高敏感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等进行设计改进,并且用信号发射设备对温控控制器超差项相对应的频段进行了干扰试验,对其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EMC设计改进后,温控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性能明显改善,控制器的超标项RS103、CE102、RE102均满足指标要求,通过了国军标GJB151A—97规定的EMC试验所有项目。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月14日,由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部主持,国防科工委921办、测通所、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一院、一院~部、二院二部、三院三部、计算机集团总公司、电子部四所、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的EMC专家参加,对七①四所“EMC屏蔽设计(SECAD)数学模型和软件研制”  相似文献   

17.
机载吊舱式干扰机电磁兼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机载吊舱式干扰机的研制 ,深入研究了机载吊舱式干扰机电磁兼容 (EMC)问题 ,将谱域法等计算电磁学当中的混合方法应用于机载吊舱干扰机EMC预测分析和设计。根据某系统战技指标要求而研究的机载吊舱式干扰机 ,各系统电子设备都能满足电磁兼容要求 ,性能稳定 ,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18.
从质量管理工作内容解读入手,分别从强化执行、精细控制、完善规章、提升责任等方面提出实践"零缺陷"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路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星载电子设备长寿命高可靠电性能设计的一般原则,重点讨论了星载电子设备的电性能设计、EMC设计、微放电和无源互调抑制、空间辐射防护应注意的问题,论述了星载电子设备工艺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提出研制长寿命高可靠星载电子设备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计测磁带记录仪机内电磁兼容性(EMC)的一些重要问题。首先论述 EMC 对信号和走带的重大影响,指出:完善的 EMC 设计可改善磁带记录仪性能。接着概述直流伺服电机的低频干扰特性及其产生的机制,指出电机周围存在一个高速旋转的音频干扰磁场,据此,提出磁带记录仪的“三角区”即磁头磁带交接区及其对机器性能的重要影响,探讨干扰的对策。最后讨论脉宽调制系统的干扰问题,概述抑制数字电路干扰的基本方法及所用的基本器件的频率特性及其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