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介绍了作战飞机易损性建模的基本步骤和主要建模方法,分析了不同易损性建模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产品结构和CATIA的易损性建模方法,该方法采用CATIA软件直接构建飞机的外形和部件模型,通过产品结构树对部件进行组织和管理,并利用CATIA二次开发在CATIA环境中直接生成三维射击线,有效提高了易损性模型的精度和易损性分析中各项操作的效率,为进一步的易损性定量计算提供了基础。以捕食者无人机为例,建立了全机易损性模型,生成了全机射击线,验证了文章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遥测数据实时处理和联网通信的要求,选用了 Windows NT操作系统,制订了扩频接收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协议,研究了 NT平台上 PIO和 DMA两种数据传输的方式,并针对数据传输率为4 0.2 6kbit/s的课题要求,实际编写了 NT设备驱动程序和用户检测程序,实现了总线插卡式的扩频接收机和计算机之间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发动机索赔的概念和发动机索赔涵盖的范围,介绍了各种索赔情况的判定方法和获得索赔信息的各种渠道,论述了完善的管理程序和信息网络化管理的重要性,阐明了数据信息和交流对索赔成功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发动机索赔管理的详细方案和建议以及索赔工作岗位的专业化要求,强调了通过索赔降低维修成本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国外直升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外直升机的演进路线,提出了国外直升机的发展特点,阐述了国外直升机的产业格局和市场竞争态势,剖析了未来直升机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外机直升机发展历程和特点的研究,总结了国外直升机的发展策略,对研究直升机产业发展和市场运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怡  张丛  黄健 《航空计算技术》2009,39(6):81-84,87
利用Delphi开发工具和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对机房电力监控系统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到流式数据通信的特点,采用了多线程、循环缓冲等技术,设计了流式通信的框架基类,封装了一套通用的流式通信收发和分层处理机制,保证了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性和正确性.完全遵循模块化设计原则,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软件开发过程中可靠性定量指标的分配原则和方法 ,对定量指标的验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研究了基于不同模型的验证方法 ,最后给出了一个控制软件可靠性分配和验证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客观地分析了实施学分制以来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借鉴了兄弟院校的经验,对学分制的实践做了认真地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信息融合功能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了信息融合三级、四级和五级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融合分类的六级功能模型。分析和介绍了每级的含义及特点,并同时给出了该六级功能模型的逻辑处理流程。该模型综合了四级和五级模型的优点,对从检测到威胁判断的整个过程给出了清晰的划分,突出了精细化处理,避免了三级模型和四级模型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软管式自主空中加油对接阶段中的建模与控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管式自主空中加油(PDAAR)在军用和民用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软管式自主空中加油的对接阶段是所有阶段中精度要求最高和控制难度最大的一个阶段,其建模与控制问题具有代表性和挑战性。首先,介绍了自主空中加油(AAR)的基本概念及意义,并总结了自主空中对接控制的特点和要求。随后,系统性地梳理了AAR对接阶段中的建模和控制问题,概述了国内外文献中研究该问题的方法,并提炼了该领域依旧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简要分析和综述了国内外AAR飞行验证情况。最后,针对建模、控制和决策,从工程实践角度分析并总结了自主对接未来可能的工作,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总结了6个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尾喷管在装机时发生了诸如气动、燃烧、冷却和结构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进行了气动热力分析和结构可行性分析;借助喷管与机后体一体化设计技术,进行了新的流路设计、内流和外流冷却系统设计,改进了快卸环设计和多项结构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最终取得了良好的装机效果,获得了使用部门的好评。  相似文献   

11.
激光工程化净成形同轴送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工程化净成形技术是近年来在传统快速成形技术基础上引入激光熔覆技术而创造的一种新的快速成形技术。与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不同,激光工程化净成形工艺不需要浸渗、热等静压等复杂后处理工序即可快速获得致密度和强度均较高的金属功能零件。介绍激光工程化净成形工艺系统的组成,着重介绍同轴送粉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试验分析粉末流量与步进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鹏  陈坚强  丁明松  梅杰  何先耀  董维中 《航空学报》2021,42(Z1):726400-726400
国家数值风洞高超声速流动模拟软件HyFLOW的研制对打破国外同类软件的技术壁垒具有重要意义。与国外DPLR软件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系统介绍了HyFLOW软件求解器的数值方法、物理化学模型以及壁面催化特性计算模型等主要方法,采用典型算例对有限催化模型进行了数值验证,最后基于LENS风洞试验146 mm返回器标模外形开展了高超声速气动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HyFLOW软件在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流动模拟与评估方面的气动力计算精度高,与国外同类软件DPLR相当,同时其壁面催化条件下的气动热计算精度可靠,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使用波形测量手段和最小二乘直线拟合方法,对三角波信号的波峰、波谷、中值、幅度、频率、沿斜率、沿线性度、对称性等指标进行了精确评价,详细讨论了方法的实现过程以及有关技术问题,并对各项参数指标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方法可应用到三角波信号源的性能指标评价中。  相似文献   

14.
世界航空运输系统的一体化、协同化和智能化发展对机场飞行区资源调度精细化管理和空中交通运行高效化管控提出了高要求。本文聚焦机场飞行区资源调度的基本概念与框架问题,是飞行区资源调度问题研究系列之一。从国际公约、理论研究和行业规范视角界定飞行区的基本概念,分析飞行区的一般运行过程和资源调度内涵。对飞行区资源调度体系涉及的理论方法、系统工具、管理机制等要素及逻辑关系进行系统总结。研究成果旨在为机场运行管理理论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某型民用航空发动机涡轮总体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该型航空发动机涡轮的圆弧端齿连接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涡轮第1级盘与前轴之间采用圆弧端齿连接的设计对结构强度和疲劳失效的影响,分析了在高温及不同预紧力载荷工况下对圆弧端齿连接强度、疲劳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该设计存在涡轮第1级盘与高压涡轮轴连接的外端齿分离而导致振动的风险,而增大预紧力可以提高螺栓连接传递荷载的能力,但螺栓孔边存在局部高应力问题.研究结果为圆弧端齿的设计方案提供了有效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速直升机方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焕瑾  高正 《飞行力学》2005,23(1):38-42
对目前三种主流高速直升机——复合式、倾转旋翼/机翼式和转换式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发展态势,比较了它们的构型、性能及关键技术等方面的优缺点,并对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旋翼/机翼转换式高速直升机方案,并对此方案进行了旋翼系统的原理性试验,对关键技术——模式转换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验证了直升机模式和飞机模式在相互转化过程中升力、功率和操纵的平滑连续性及保持操稳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经过计算得出了此方案的总体参数。  相似文献   

17.
李玉海  王成波  陈亮  董宏达  管宇  邸洪亮  顾宇轩 《航空学报》2021,42(8):525791-525791
轻质长寿命一直是飞机结构强度设计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一代又一代结构强度工作者所面临的永恒主题。随着国内外航空工业的发展、疲劳设计理论以及现役飞机延寿工程的开展,飞机寿命设计与延寿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本文从20世纪60年代飞机设计中引入疲劳设计开始,以疲劳设计准则的发展为主线,对分散系数的确定、载荷谱编制技术、飞机寿命设计与延寿技术、日历寿命评定、单机寿命监控等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综合论述。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从实践中发展出疲劳设计的理论体系、分析方法与规范标准,带来了飞机设计寿命指标的不断提升,保障服役飞机的飞行使用安全。提出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思想是目前及未来飞机长寿命设计及延寿的主要设计思想,全尺寸耐久性/损伤容限试验是飞机定寿、延寿最主要的技术途径,结构细节设计、耐久性预防性修理以及单机寿命监控也是确保长寿命设计指标实现和现役飞机延寿成功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童明波  陈吉昌  李乐  肖天航  古彪  董登科  汪正中 《航空学报》2021,42(5):524530-524530
现代飞行器面临水上迫降、水上漂浮、贮箱晃动和投汲水等复杂水载荷的结构完整性和乘员安全性分析问题日趋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已经成为飞行器设计、分析和适航取证的重要手段。以固定翼飞机、水陆两栖飞机、直升机、火箭和卫星等现代航空航天飞行器为对象,围绕适用于飞行器水载荷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综述,根据外流(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和内流(贮箱晃动和投汲水)的不同将综述内容分为Part I和Part II两部分。Part I的主要工作为:首先,归纳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的事故和试验,总结水气两相流和流固耦合算法的发展现状和优缺点;随后,结合工程实际,介绍飞行器水上迫降和水上漂浮的范畴、水载荷分析要点、适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和软件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其中,水上迫降的总结包括飞行参数、波浪水面和弹性体对迫降性能的影响研究,水上漂浮的总结涵盖了飞行器构型参数、破舱和波浪对漂浮性能的影响研究;最后,指出复杂风浪情况下水上迫降和漂浮的水气固三相耦合工程应用难点和解决途径,并探讨飞行器水载荷数值分析的技术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刘宗明  牟金震  张硕  杜宣  曹姝清  张宇 《航空学报》2021,42(1):524163-524163
空间碎片或者失效卫星往往绕其惯性主轴做自旋运动,虽然处于一种稳定状态,但是对其运动状态测量的难度相比三轴稳定目标而言又增加了许多,主要体现在复杂光场环境下和目标观测面周期性进出视场引起的特征点丢失、尺度变化和旋转变化,以及长时间连续观测引起的累积误差增大、位姿解算不收敛等难题。通过构建优化目标特征数据库,将传统测量方式中前后帧的匹配转变为当前帧与特征数据库的匹配和特征点的优化,即使中间过程帧出现了偏差仍然可以较好地跟踪后续图像帧的正确位置。在李代数空间下建立位姿向量微分扰动方程,获得测量值与估计值的残差目标函数,基于贝叶斯法则最大后验概率和李群与李代数的对指变换法则,求取位姿向量最优解。解决了李群空间下由于位姿变换矩阵不可加性而无法优化的问题,提高了连续测量过程中系统的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无优化测量方法无法保证整个旋转周期的有效测量;通过增加位姿优化过程,连续稳定测量时间明显延长,针对以12(°)/s自旋运动的目标,测量稳定段误差在2°以内,旋转角速度测量误差为0.12(°)/s。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挥者。这支队伍建设得如何、辅导员的自身素质怎样,直接影响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直接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提高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对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