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大飞行家,是晚清至民国以来,国人对飞行人员的一种带有尊敬意味的称呼。长久以来,中国人都有着一个"我欲乘风归去"的美梦。这个梦,到底由一众航空爱好者发明成功了。又溯大洋而来,传播于中国。于是,归去来一番,中国也有了自己的飞行家。1909年,"东方的莱特"、大飞行家冯如先生自制"冯如1号"飞机试飞,虽然在最后关头出点麻烦,但是中国人能制造飞机并驾机起飞还是让西方世界大为惊叹。6年之后,中国便出现了至目前为止经考证一致承认的第一位华人女飞行家:中华革命党飞行队队长谭根的妹妹,安娜·卢·比,自此,中国的天空之上开始有了女性飞行家飞翔蓝天的可能性,千秋飞天梦,一朝成真。  相似文献   

2.
<正>大飞行家,是晚清至民国以来,国人对飞行人员的一种带有尊敬意味的称呼。长久以来,中国人都有着一个"我欲乘风归去"的美梦。这个梦,到底由一众航空爱好者发明成功了。又溯大洋而来,传播于中国。于是,归去来一番,中国也有了自己的飞行家。1909年,"东方的莱特"、大飞行家冯如先生自制"冯如1号"飞机试飞,虽然在最后关头出点麻烦,但是中国人能制造飞机并驾机起飞还是让西方世界大为惊叹。  相似文献   

3.
1903年世界上首架飞机发明之后,旅美华侨冯如于1909年即在美国制成了一架飞机,并亲自试飞成功。冯如因而成为中国第—位飞机制造家和飞行家。1910年他又制造了第二架飞机(即冯如—2号,时速可达76公里),飞行极为成功。作为中国人,他第一个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 1911年,冯如携带两架飞机回归广州,并被任命为我国第一位飞行队队长。1912年8月,他在广州表演飞行时,因飞机失速而牺牲,是我国第一位飞行事故中的殉难者,时年29岁,被安葬在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  相似文献   

4.
《航空史研究》1994年第2期(总第44期),关中人先生的《当年<大公报>关于冯如携机回国的报导》,介绍和全文引录了一篇笔者1991年撰写《冯如研究》时未见的。极富史料价值的冯如历史文献——刊于1911年3月香港《大公报》的《中国飞行家回国近状》,并据以提出“冯如回国时,到底是携回一架还是两架飞机?”等三个问题。本文试对这三个问题作初步的分析和解答: (一)冯如回国时,到底携回一架还是两架飞机?  相似文献   

5.
我国飞行事业的先驱者,冯如(1884—1912)于1908年,在美国奥克兰开办了中国人的第一座民办飞机企业——广东机器制造厂,并开始制造飞机。 1911年1月18日,冯如成功地试飞了他制造的第二架飞机(后人称为“冯如”2号)。飞机性能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水平。(见下图) 1912年8月25日,冯如回国后,在广州燕  相似文献   

6.
冯如的回国,有传说是受孙中山影响,其实不确。冯如返国时为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春,革命党尚未成事。是由张元济介绍冯如给两广总督张呜岐而回国的。在姜长英教授所著《中国航空史》(P.49~51及P.73~74)中有所叙述,我以为是。但该书所云:宣统三年(1911)二月,冯如带着几个徒弟和所制的两架飞机回到广州,(P.50及P.73)。则稍有出入。现据《申报》上的两则消息可以看出: 《申报》宣统三年(辛亥)三月十三日(1911—04—11)第一张后幅第三版:  相似文献   

7.
詹东新 《大飞机》2021,(8):80-82
冯如于1883年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县杏圃村的农户家里,自幼心灵手巧,富有创造力,尤其喜爱风筝和车船,他能用泥土、木条等制作出一辆小车、一艘小船.1894年,冯如在旧金山打工多年的舅舅回国探亲,觉得冯如聪慧伶俐,孺子可教,将少年的他带往美国三藩市(旧金山),进工厂当了一名学习机械的童工.  相似文献   

8.
近来听到国内多处私人研制飞机的消息:如陕西宝鸡(编者注:现住西安)的张自力、四川温江县万春镇农民周尚元等人.从历史上看,最早研制飞机都是私人进行的:如飞机的发明人莱特兄弟、我国第一个研制飞机的人是旅美华侨冯如等.  相似文献   

9.
《国际航空》2009,(9):84-87
1909年9月21日,中国航空先驱者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在美国奥克兰市派得蒙特山试飞,这是中国人首次驾驶自制飞机飞上蓝天。从而拉开了中国航空百年历史长剧的大幕。这一年,距离美国莱特兄弟实现人类第一次驾机升空仅6年。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的鸟撞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飞机受飞鸟撞击坠落事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1912年,当年有位叫卡尔·罗杰斯的飞行家驾机横飞美国大陆途中,因鸟撞而丧生加州长滩;1960年10月在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地区,一架洛克希德公司的喷气式飞机也因鸟撞而坠毁。近年来也发生过类似事故。尽管飞鸟撞击飞机或发动机的机率大约只有万分之五,然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各国航空界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对机场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孙中山是否向冯如“苦心劝说”的问题,基于孙中山与冯如能够见面的时间有了限制,双方争论的焦点之一巳转到“考定冯如何时着手制造第二架飞机,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期能越辩越明,还是再说说。 《孙中山曾向冯如“苦心劝说”》作者认定,冯如着手制造第二架飞机“应在1911年1月18日以后的数天之内”。概其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冯如……不应、也不会违背……《广东制造机器公司试办飞船招优先股简章》规定(先造飞船二只),……迁延至招集大股之后的1911  相似文献   

12.
1911年,我国境内首次出现了飞机。这不能不归功于法国飞行家环龙氏。 一般人谈到环龙,只知道他是在我国境内空难而死的第一人,时为当年的5月6日。但这并不是他首次飞行之日。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初,飞机在美国诞生。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在旧金山制造成功飞机,开创了中国的航空事业。1949年以前,清政府、各地方政府和国民政府通过购买和使用飞机、外派留学生、设厂修理和制造飞机,初步建立起了中国航空科研、教育和生产体系框架。1949年以前,中国各飞机厂共生产飞机600-700架,其中大部分是仿制的。另外,外派航空工程留学生300余人,国内培养航空工程人才千余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当年11月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1951年成立航空工业建设委员会和航空工业局。在朝鲜战争中,航空工业在修理作战飞机的过程中逐渐…  相似文献   

14.
值著名的华人女飞行家张瑞芬女士九秩荣寿之际,我们特发表此文以示为德高望重的张女士进行祝贺。早在5年前(即89年4月),她曾不顾高龄,远涉重洋,前来西安看望我们,她对航空史研究的关心和支持,对航空事业的深厚感情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我们与陕西航空联谊会一起热情接待了她。通过交谈,使我们从中受到教益。下面为会见时的四张照片:  相似文献   

15.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1909年,冯如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仅6年后造出了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然而,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航空工业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建立和发展。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空军建设和航空工业建设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连续召集会议,研究中国航空工业建设问题。1951年4月17日,中央军委和政务院颁布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决定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同时在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正式建立。如今,我国航空工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基…  相似文献   

16.
本刊已多次刊登过“列宁号”飞机的文章,但其中有的文章中错误较多,现发表对“列宁号”飞机有深入研究的马毓福副教授的文章来改正以前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自从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第一架动力飞机上天以来,已经有100多年了。100年来飞机不断地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它缩短了地域时空距离,为人们节省更多的时间;它加速了经济、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使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地飞跃;它带来世界经济空前的发展;它引领了包括航空航天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全面升华。可以说,飞机的发明和发展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飞机的发明和发展过程中,从早期的航空先驱,到当代的航空科学家、发明家、设计师、飞行家和企业家,大批杰出人物都为之付出心血,甚至宝贵生命。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其中很多著…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引言近几年来,国外刊物发表了一些用影响系数法分析和计算弹性飞机动态特性问题的文章(见文献[1~7])。这些文章在准静弹性假设下处理飞机运动问题时,引入了一组惯性导数和方位角导数,从而使运动方程在形式上与习惯用的刚性飞机运动方程有了差别。这样,除增加了导数数目外,还使过去对刚性飞机建立起来的、关于某些导数的概念以及导数与运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步觉醒,开始寻求强国御辱之道。飞机的研制与应用引起了有志之士的关注,从冯如到孙中山的航空救国思想,蒋介石、蒋百里的独立航空思想及中共对航空的认识,使航空救国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其影响下,引发了航空留学热潮,兴建了一批航空院校,推动了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21年,我们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新中国航空事业也走过了70周年. 20世纪初,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飞机的出现曾给中国人民带来一缕希望.孙中山先生力倡"航空救国",一批世界级的航空人才先后归国报效.1911年,冯如带着自制的两架飞机以及机器设备回国.1 912年,潘世忠从法国深造后回国,并于1914年任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工厂厂长,主持设计制造出中国境内制造的第一架武装飞机"枪车".1918年,担任过波音第一任工程师的王助、担任过寇蒂斯和通用飞机公司飞机设计师的巴玉藻和他们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王孝丰在福建马尾建立了中国第一家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12年间共设计制造了14架飞机.1934年,中关合办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8年共修理和制造各式飞机300多架.1939年,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成立,引入国外专利和机床设备,生产32台航空发动机后停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