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5年起,中国商业航天加速启航。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先后迅速涌现了一批商业火箭研制公司、商业卫星研制公司、商业测运控服务公司、商业卫星应用服务公司,开展了商业火箭发射入轨试验、商业火箭低空发射回收试验、商业卫星在轨应用等活动。美国是商业航天活动、商业航天监管的全球领跑者。美国构建了全球最为完善的商业航天监管体系,具体包括制定了多部涉及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  相似文献   

2.
<正>一世界商业卫星遥感产业收入情况商业卫星遥感产业主要由遥感卫星制造产业和卫星遥感服务产业组成。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2019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的数据,2018年全球商业卫星遥感产业总收入为50.25亿美元,其中商业遥感卫星制造产业收入为29.25亿美元,占比58.2%;卫星服务产业收入为21亿美元,占比41.8%(图1)。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由于受到商业卫星技术的巨大推动,特别是已经达到侦察质量的商业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和基于卫星的手持移动通信系统的出现,迫使一些国家的军方重新评估他们的卫星业务需求。有关租赁商业卫星,尤其是商业对地观测和通信卫星,来执行专用军事卫星任务的意见,在美国国防部乃至一些国家的军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从美国及部分西方国家最近的动向分析,有限度地租用商业卫星来为军方服务是他们通过争论达成的共识。他们已把目光投向已经在轨或计划中的商业卫星或卫星系统。这将对未来军用卫星及商业卫星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对于…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全球主要航天国家的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的现状和卫星系统的主要特点,分析了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刘悦 《卫星应用》2012,(1):54-60
近年来,全球很多国家已经发射或预备发射多颗大容量Ka频段宽带卫星,商业宽带卫星已经成为市场热点。本文系统调研了国外商业宽带卫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各大商业宽带卫星运营商之间、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之间的竞争策略,对发展我国宽带卫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1990年美国卫星制造商可从卫星销售中获得10.5亿美元的收入,几乎占该年全部商业航天交易额35亿美元的1/3,其利润比1989年增长10%以上。 这些新的商业卫星合同,再配上对卫星天线和转发业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在1990年大力推动了美国商业航天活动。 卫星销售额的变化使商业航天营业发生根本变化。美国在1989年制造的7颗商业卫星全被外国顾客买走,该年近9亿美元的收入比1988年增长了64%。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商业成像情报卫星的现状及其特点,展望了商业成像情报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商业成像卫星以其应用范围广泛、商业价值巨大而得到了美、俄等国的高度重视,并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商业成像情报卫星突破或淡化了军用与民用的界限,实现了两者的信息共存、资源共享、综合利用;未来商业成像情报卫星将朝着小型化、一体化、数字化、可见光成像与微波成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全球遥感卫星的发射和签约活动非常活跃。商业遥感卫星运营商面对航拍图像的竞争优势与压力,纷纷呼吁政府放松对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限制,终于获得了政府的响应,欧美政府陆续出台新政策,放松对商业遥感数据分辨率的限制。同时,针对市场对遥感卫星低成本、高分辨率的要求,传统的遥感卫星制造商、新的小卫星研发商以及新的商业遥感卫星运营商纷纷推出了微小卫星解决方案,以迅速占领市场。一般来  相似文献   

9.
正商业通信卫星业务作为卫星产业的重要收入来源,当前市场表现不尽人意,价格竞争日趋激烈,2017年全球商业通信卫星市场呈现持续低迷的趋势,根据统计,全年商业通信卫星新签订单数量仅为11单,通信卫星采购的"长时间放缓"甚至造成了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开始裁员,国际运营商纷纷做出调整,探索新型商业路径。与此同时,当前通信市场呈现出了明显的变化趋势,全球新签约商业通信卫星合同绝大多数为高通量卫星(HTS)专有卫星或带有HTS载荷,高通量卫星时代已悄然来临。  相似文献   

10.
按照最具权威的世界卫星咨询机构——欧洲咨询公司的分类方法,遥感卫星市场包括民用和商业对地观测卫星。因此,在本文中对2011年的民用和商业对地观测卫星市场进行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992年,美国政府发出了第一个研制商业高分辨率成像卫星的许可证并发布了"首先购买商用"的数据政策后,美国政府扶植形成了商业地球观测卫星数据市场。自1999年"伊克诺斯"(IKONOS)卫星发射以后,已经有10个商业公司发射了地球观测卫星。商业性运营公司当前主要集中于发展高分辨率光学和  相似文献   

12.
动态新闻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商业航天发展计划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9月28日报道,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了公司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和未来计划。未来3年,公司将在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优势领域陆续开展商业实践探索,重点推动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应用产业以及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等,促进公司商业航天全面、深度发展。商业发射方面,公司将  相似文献   

13.
《卫星应用》2010,(1):64-64
WorldView-2卫星于2009年10月8日在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它是美国数字地球公司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商业遥感卫星,是世界首颗能够提供8个波段多光谱数据的高分辨率商业卫星。  相似文献   

14.
<正>21世纪初,随着航天产业的发展,商业航天开始在中下游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商业化服务和市场化运营中显现。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市场需求驱动下,以商业运载火箭、低轨互联网星座、商业卫星为代表的商业航天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欧洲咨询公司研究认为,到2025年,商业航天市场价值将高达2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周威 《中国航天》2005,(8):30-31,36
2004年10月19日,我国长征3A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2C气象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此次发射的成功不仅是我国气象卫星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是我国航天保险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为风云2C卫星的保险是自1997年以来中国航天首次按照商业化模式和国际商业航天保险市场的惯例运作的商业航天保险。商业航天保险主要包括发射前保险、发射保险、卫星在轨保险和第三方责任保险。笔者长年接触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积累了商业航天保险的相关经验和资料。现以风云2C卫星保险项目为案例,就商业航天保险中发射保险和卫星在轨保险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周威 《中国航天》2003,(2):27-30
中国航天自1985年宣布对外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以来,已历经17个春秋。从早期艰难的市场开发,抓住市场机遇,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到积极开拓市场和在逆境中求发展,曾达到7%-9%的市场份额,再到商用运载火箭供大于求,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直到当前美国全面禁止美制卫星出口至中国发射,使中国商用卫星发射服务濒临被挤出世界发射服务市场的边缘,笔者认为,中国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始终影响着中国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政府的支持对商业遥感卫星公司的发展,商业运作模式的培育和市场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的GeoEye公司和DigitalGlobe公司是全球运营最好的商业遥感卫星公司,美国国防部的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是这两个公司商业遥感数据的最大用户。美国政府通过以NGA作为用户,购买GeoEye公司和DigitalGlobe公司的产品和业务的运营方式,培育了美国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展。虽然两公司已于2013年完成  相似文献   

18.
全球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由于空间分辨率高、识别地物能力强、信息准确等因素,受到各国的重视。长期以来,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多用于军事目的。20世纪90年代后,法国发射了民用商业卫星SPOT,实现了巨大的商业  相似文献   

19.
正遥感卫星具备显著的军、民、商用价值和技术先进性,出于保护高端国防技术的领先性、防止敏感技术和产品向不信任国家扩散引起国家安全隐患,以及保护本国商业遥感应用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的考虑,主要航天国家均对卫星遥感提出治理要求,尤其是对商业遥感卫星和出口遥感卫星提出明确的分辨率限制要求。同时,鉴于分辨率是体现遥感卫星技术先进性的关键指标,以及决定遥感卫星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政府对商业遥感卫星的政策监管力度尤其是对分辨率的限制要求直接影响本国遥感卫星制造、运营和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周威 《中国航天》2010,(2):16-21
2009年的商业通信卫星市场仍然是由美国4家卫星公司(劳拉、波音、洛马和轨道科学公司)与欧洲两家卫星公司(泰雷兹·阿莱尼亚和阿斯特里姆公司)相互或联手竞争,共同瓜分;但也涌现出新的卫星制造商,准备在中型商业通信卫星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在2009年的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由于海上发射公司仍在走破产保护程序,德尔它和宇宙神火箭还在试图重返商业发射市场,因此只有俄罗斯控股的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质子号火箭与欧洲的阿里安5火箭在相互竞争。估计2014年德尔它和宇宙神火箭在完成美国国内卫星任务后,才会更多地参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逐渐使市场重新回到由欧、美、俄"三足鼎立"的态势。下面根据公开信息和不完全统计资料,就2009年的商业航天市场情况和特点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