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卫星工程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国发射的人造卫星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人造卫星是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最主要的工具。研制人造卫星是世界各国航天活动的主要内容,卫星工程是空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卫星研制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一、中国卫星工程发展历程中国卫星工程从研制探空火箭起步,然后集中力量发展人造卫星,重点研制各类应用卫星。中国卫星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8~19…  相似文献   

2.
永当中国小卫星技术的“排头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空间技术的发展,现代小卫星正在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辉映在浩瀚的太空,给信息社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作为我国空间技术的抓总单位,在现代小卫星及其应用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小卫星的研制已经实现了从单纯进行科学试验到应用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戚发轫,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于1957年从北航毕业后进入航天领域工作至今,亲历了我国卫星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诞生、发展继而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全过程。他不仅亲自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1号的研制工作,而且是东方红1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1,(2):10-10
本刊讯为了促进我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中国工程院从2000年开始举办工程科技论坛。论坛面向社会开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影响日益扩大。空间技术是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在21世纪将有更大的发展。为了总结和交流我国空间技术的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中国工程院于2001年2月6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了“中国空间技术的成就与展望”专题论坛。这是中国工程院主办的第六次工程科技论坛。此次论坛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办,主要内容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和中国卫星技术的成就与展望。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发射的人造卫星占航天器发射总数90%以上,人造卫星是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最主要的工具。研制人造卫星是世界各国航天活动的主要内容,卫星工程是空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卫星研制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并且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空间技术的发展,现代小卫星正在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辉映在浩瀚的太空,给信息社会插上腾飞的翅膀。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作为我国空间技术的抓总单位,在现代小卫星及其应用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小卫星的研制已经实现了从单纯进行科学试验到应用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电推进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天平 《火箭推进》2015,41(2):7-12,32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是我国电推进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的主要单位。2014年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在电推进发展中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进展,分别从空间飞行试验、型号产品研制、新产品开发、专业技术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性的系统介绍。空间飞行试验包括了SJ-9A卫星离子电推进系统和XY-2卫星霍尔电推进系统,型号产品研制包括了DFH-3B平台首发卫星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DFH-5卫星平台和全电推进卫星平台的LIPS-300离子电推进系统及LEO大型航天器主动电位控制系统,正在研发的新产品包括LIPS-200+,LIPS-100和LIPS-400等离子推力器及LHT-140霍尔推力器,电推进专业技术基础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栅极组件工作寿命分析及概率性评估、放电室性能分析及优化以及基于等离子体能量沉积的推力器热分析等。  相似文献   

8.
杨嘉墀长期致力于我国科学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参与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是中国科学院早期开展航天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领导和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研制,是空间技术分系统的设计师,在我国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论证和技术设计中,提出了一系列先进可行的设计思想;领导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及数据分析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指导开发了多项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检测技术及设备等重大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9.
张立华 《航天器工程》2004,13(3):59-67,42
随着小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卫星研制任务大大增加,要“快、好、省”地完成小卫星的研制任务,公用平台技术成为关键。本文论述了小卫星公用平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形成的几个典型的小卫星公用平台,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发展我国小卫星平台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将是信息经济时代,而空间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可缺少的手段。 中国空间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生产相结合,比较完整配套的中国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奠定了加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卫星技术已经从试验阶段进入应用阶段,中国自己研制的各类应用卫星在国民经济相关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之初,在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中,中国空间技术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卫星通信广播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