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6-2002年太阳耀斑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1996-2002年南北半球的太阳黑子相对数和南北半球太阳X射线耀斑级别(简称Imp)≥M1.0的太阳X射线耀斑的特征和不对称性.分析结果表明,南北半球的太阳耀斑活动的程度交替上升,在2001年7月以前北半球的太阳耀斑活动强于南半球,2001年7月开始耀斑活动逐渐以南半球为主.本文还逐月分析了1996—2001年南北半球的耀斑指数.2000年7月为第23周太阳指数最大的一个月,与第23周太阳黑子相对数最大月均值吻合.  相似文献   

2.
<正>据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5月31日在芝加哥大学威廉·埃克哈特研究中心宣布,计划于2018年夏天向人类既熟悉又陌生的星球——太阳发射一个高约3米、身穿12厘米厚碳复合保护罩的太阳探测器。这个被命名为"帕克号"的新型探测器将在距离太阳表面600万千米的外大气层轨道上观测日冕等的活动情况。这将是美国宇航局第一个飞入日冕的探测器,也是人类首次使用航天器较近距离地接触和观察太阳,以破解日冕与太阳风等的秘密。  相似文献   

3.
正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光芒万丈的太阳一直是各类神话的核心,相当一部分神话都是由太阳衍生而来,神话可谓是人类理解太阳的最原始和最浪漫的一种方式。源源不断的太阳神话,表明了人类对赋予地球光和热的太阳的无限向往。如今,人类对太阳的关注度有增无减,并且更加务实。从1960年开始,世界各研究机构陆续派出了十多个耗资不菲的"逐日神器",日日夜夜监测着太阳的每一个动态。  相似文献   

4.
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于1991年8月30日从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用M-3SⅡ(第6枚)火箭发射第14号科学卫星(SOLAR-A)。 SOLAR-A是观测太阳耀斑时释出的X射线和γ射线的观测卫星,是继1981年2月发射的第7号科学卫星(天文卫星-1)之后,日本的第二颗太阳物理观测卫星。众所周知,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太阳在活动最盛期在其表面频繁出现爆发现象,爆发时间短的只有数十秒,长的可达数小时,这时产生X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相关、功率谱等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对20周太阳风速度和地磁扰动进行比较,得出两者反映的太阳共转周期结构十分相似.且用1900—1979年的地磁C9指数进行了自相关分析,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地磁扰动存在13天、27天的周期成份,说明日冕上可能具有某种固有的分布结构,通过不同的太阳活动周的比较,说明太阳活动水平及黑子面积南北半球不对称都对地磁C9指数能否明显反映日冕上固有分布结构的活动和发展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太阳黑子(日斑)周期可能是更长的太阳活动周期的一部分.”一位美国空军部队的科学家瑞恰德·阿特洛克如是说.他曾在美国沙克莱曼托山顶的国家太阳天文台进行过观察研究,并说“连续的太阳循环周期会有部分交迭”.阿特洛克在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根据1990年的数据资料得出了他的结论.这项研究表明,一次完全的太阳循环周期可能延长到接近20年.而且,除可见的太阳黑子之外还包括其他形式的磁性活动.  相似文献   

7.
日头赤炎炎     
季礼 《飞碟探索》2006,(8):42-44
太阳太阳是地球上所有生命之母,也是地球一切现象的源头,太阳提供地球源源不断的能量来源,让地球能有各式各样的风、雨与生命变化。在原始的人类社会里,就已有崇拜太阳的活动,但敬畏大于对太阳的探索,直至今日,我们仍不甚了解已照耀地球50亿年的这颗太阳。太阳的组成太阳是一颗  相似文献   

8.
利用EMD方法提取太阳活动周期成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EMD(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在处理非线性及非平稳时间序列时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和应用潜力.利用EMD方法研究太阳活动周期,对110年(1894-2003)和55年(1949-2003)的太阳黑子数月均值进行分解,分别得到一系列模式和一个趋势项,其中都可能包含有1.3至1.4年周期分量,25至30个月QBO(准双年振荡)分量,11年太阳周分量和22年Hale周分量.其中11年周期分量幅度最大,变化特征与太阳黑子数原始数据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不同于传统方法,EMD方法给出了太阳活动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各自分离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太阳系九大行星从里向外排,火星排在地球的外侧而位居第四。在夜空中,它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亮度变化很大的暗红色星球。火星距离太阳2.279亿千米,约为1.52个天文单位,绕太阳公转一周需687天,相当于地球的1.88年。它的赤道半径为3397千米,体积是地球的15%,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23秒,仅比地球自转周期长41分钟。有趣的是,火星也像  相似文献   

10.
文木 《太空探索》1998,(6):38-38
在“消失”了一个月后,太阳观测卫星(SOHO)又被重新发现,但是卫星的前途尚不清楚。 这颗耗资达10亿美元的太阳观测卫星是美国航宇局和欧洲空间局于1995年11月底联合发射升空的,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太阳观测活动。在预定为期两年的观测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地磁和太阳活动对Es层形成的影响,已有研究所得结论不同甚至相互矛盾.为研究太阳和地磁活动对Es层的影响,对4个太阳活动周期(1970-2010年)高中低纬度站点每小时Es层的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阳和地磁活动对Es层形成确实具有影响,而且不同纬度Es层与太阳和地磁活动的相关系数也不相同.同时对Es层各参数对于太阳和地磁活动不同反应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文部省空间科学研究所已制定了利用正在研制的“自由飞行器”实验太阳发电的计划,目前在研究太阳空间发电概念。大概过程是:用抛物面镜收集太阳光,驱动卫星上装备的发电机,使发出的电力供自由飞行器变轨时用。太阳发电比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集光部分面积比太阳电池翼板缩小三分之二,这样空间阻力小,且重量轻。日本期望此法成为将来空间站上最佳电力生产方法。太阳发电实验计划将在1994年发射的第二颗“自由飞行器”卫星上  相似文献   

13.
正火星探测(上)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距离地球轨道第二近的行星。火星自转轴倾角为25.19°,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都与地球相近。大约每26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的火星冲日,是将探测器送往火星的绝佳时机,此时地火距离通常只有不到1亿公里,而在火星大冲时,这一距离甚至只有5500万公里。迄今为止,人类发往火星的探测器数量超过40个,是除了月球之外人类探测最多的太阳系天体。  相似文献   

14.
问:地磁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答:太阳正处于11年活动周期的高峰期。这就意味着太阳表面活跃着相当数量的可见黑子。太阳黑子看起来像太阳的雀斑。实际上是太阳表面强烈的磁场活动的区域。这些黑子群能成为耀斑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来源。其中日冕物质抛射即太阳日冕中的带电粒子瞬时向外喷射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航宇局计划于1983年底派航天飞机宇航员在轨道上修理早已失灵的太阳峰年卫星。这颗太阳监视卫星是1980年2月发射的,由于电子设备故障,于1981年1月停止工作。目前该卫星正在540多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以每秒0.8—0.9度绕其长轴旋转着,轨道高度逐渐降低。为使太阳峰年卫星得到及时修理使其继续执行观测任务到1986年,航  相似文献   

16.
空间探索     
《国际太空》2012,(8):1
编者按:从1958年美国和苏联启动探月计划开始,一些航天大国都先后开展了多种类型的深空探测活动,成为人类了解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一个重要手段。1959年1月2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探测器—月球-1以来,人类已相继发射了拜访月球、太阳系各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和彗星等多种空间探测器,有的空间探测器甚至还飞到太阳系以外去揭示更遥远的深空奥秘。通过深空探测,可以帮助人类了解太阳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们推测,太阳亮度的微妙变化激发了尤卡坦半岛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从而可能触发了玛雅文明的毁灭。这项新研究用淤泥湖底的岩芯证实:当地遭受几千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时,正是玛雅文明衰落开始加速之际。太阳的活动有一个“200年震荡”,不同的研究给出的周期在206年~208年之间。这一周期活动被记录在由宇宙射线产生并残留在树的年轮里的碳14同位素的含量分布中,科学家们认为这与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和太阳的亮度具有对应的关系。新的纪录是来自墨西哥茨汉博湖底的、具有非常好的年代测定和高分辨的岩芯。沉积在湖底的石膏含…  相似文献   

18.
航天简讯     
美国再次考虑太空发电计划据法新社华盛顿10月26日电,美国航宇局正在重新考虑向太空轨道发射太阳能发电卫星,以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其有两个卫星计划设计蓝图,20年后可付诸实施。一个名为“太阳塔”,它由一组在距赤道上空约12000km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构成,每颗卫星发电功率为200~400MW;另一个名为“太阳圆盘”,它由一组轨道高度高得多的卫星组成,虽形状与“太阳塔”卫星相似,但成本比“太阳塔”卫星高,每颗卫星发电功率500MW。这些卫星将把能量输送回地面。加拿大、德国和法国的科学家正在研究用无线电传输能源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前一阵,各大媒体都爆炒太阳对人类的影响,太阳光几乎成了隐形杀手。 太阳峰年的特征之一是太阳耀斑出现频数增加,太阳耀斑活动时有时伴随着太阳远紫外线爆发,大的远紫外线爆发会使太阳紫外辐射量增加10倍,甚至更多。因此,有媒体声称,这使得人类某类疾病的发病率增加等等。而广告也随之而来,如某类防晒霜对防太阳紫外辐射特别有效,要求大家在太阳活动高峰年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小波与交叉小波分析的太阳黑子与宇宙线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波分析和交叉小波分析方法, 根据太阳黑子数以及Huancayo和Climax两个测站的月均宇宙线数据, 分析了两个测站的月均宇宙线周期变化, 同时利用太阳黑子数R12对Climax站宇宙线流量进行预测研究. 小波分析结果表明, 太阳黑子与宇宙线除存在显著的11年周期外, 太阳活动高年期间还存在1~6个月尺度的周期特性, 在第22太阳周活动高年时还出现了6~8和1~22个月的变化周期; 交叉小波分析结果表明, 在130个月左右的周期上宇宙线与太阳黑子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并且宇宙线的变化滞后太阳黑子约8个月; 分别采用预测时刻和8个月前的太阳黑子数, 预测相对误差为3.8912%和3.2386%. 本文方法同样适用于估算其他空间天气参量之间的周期和相关性, 提高各种空间天气参量的预测或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