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1963年7月1日出生于麻省春田市。1965年,卢杰2岁,母亲教姐姐丽莎认钟点,小卢杰虽未在被教之列,但在一旁听到,竟然也学会了。1968年,卢杰5岁,进了幼稚园,正好赶上尼克松竞选美国总统,对手是民主党的汉佛瑞。幼稚园的老师有一天向学生提问:“谁能讲出这次总统大选的参选人?”五花  相似文献   

2.
谁使超级文明毁于一旦?○傅民杰编埃及、印度、中国、中美洲和南美洲———这些文明古国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极短的一两百年内几乎同时出现。这些文明古国的同时出现,在时间上同大西国等另一些超级文明的类似发展与同时毁灭神奇般地吻合,简直令人不可思议。难道这一切都是...  相似文献   

3.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员是谁?”、“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器叫什么名称?”4月17日下午,北京潞河中学学生在俄罗斯联邦航天局驻北京办事处主任罗京先生、俄罗斯驻华大使馆随员安娜女士组织的宇航知识问答游戏中争相抢答,最终有5位同学表现优异,获得奖励。  相似文献   

4.
在得知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圆满完成科学实验任务,并于1996年11月4日返回祖国大地后,本刊记者带着几个普遍关心的问题,走访了研制这颗卫星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徐福祥院长、林华宝总设计师、薛继忠总指挥等处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徐院长如数家珍般地告诉记  相似文献   

5.
白剑 《飞碟探索》2011,(2):36-38
我是谁?我们是谁?我们的先祖是谁?先祖们早期的发祥地在哪里?从人类拥有记忆并懂得追溯自己的历史开始,这个难解之谜就一直困扰着人类自己。自尊心驱使着人类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前赴后继地探索着这个人类最大的谜团。  相似文献   

6.
我们睡觉时是如何睡着的,谁都不知道,因为知道了就等于醒着而没有入睡。在睡着后是怎样醒来的,也是谁都不知道,醒了才有知觉,根本不可能知道从睡着转变为睡醒的过程。事实上,整个睡眠过程是由潜意识来控制的,我们的心灵似乎从意识世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即潜意识世界。  相似文献   

7.
大洋深处,风高浪涌。我海军舰艇编队沿着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航线,浩浩荡荡向东驶去。突然,两架战鹰大鹏展翅般地从天而降,飞临我舰艇编队上空,打出一排红色的识别信号弹…… “八一”军徽,中国的飞机,是我们自己的战鹰!甲板上,水兵们欢呼雀跃起来,挥舞着水兵帽、高扬起了五星红旗,流着泪激动地相互拥抱…… 这是12年前,我海军航空兵某独立团的战鹰飞越“第一岛琏”,与舰艇编队在太平洋首次实现海空会  相似文献   

8.
科普刊物为什么也谈经济发展问题?读读本文,或许能从根本上得到回答。航天科普刊物的属性是什么?她应为谁服务?应依附谁?这关系到《航天》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也是关系到广大读者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伊名 《飞碟探索》2008,(8):13-14
《大话西游》中有一句唐僧的名句:“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它妈生的。”这大体没错,可是谁也没有告诉我,人鱼究竟是谁生的……  相似文献   

10.
传说在巍峨的昆仑山顶有一棵名叫“建木”的参天大树,谁要是能沿着这棵大树攀登到顶,谁就能进入天宫,得道成仙。这不过是个美妙的神话而已。  相似文献   

11.
在通信卫星发展早期,由于所处的阶段以及用户需求的旺盛,其竞争主要是通信卫星本身的竞争,而卫星平台的竞争在其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谁具有成熟的或者大型的通信卫星平台,谁就能得到卫星市场的较大份额.现在竞争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从观念上讲,虽然大型的卫星平台仍然占据着市场的最大份额,但卫星平台的大小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5.罗宾汉是谁?森林中的侠义盗匪远比一个佩带神奇宝剑的国王更为人所乐道。然而,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罗宾汉却是谁也拿不准的。罗宾汉的故事就发生在英国诺丁汉市。诺丁汉是一座拥有着传奇色彩的古老城市。诺丁汉也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公元6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定  相似文献   

13.
6指外星人     
6指外星人傅民杰1953年8月中旬,一个奇异的光球风驰电掣般地从俄罗斯波尔塔夫州基坎区斯塔尼夫卡村上空掠过,转眼消失在附近的深山里。1953年8月17日,一个叫安德列耶芙娜的75岁老妇正在该村的一口井打水,她突然发现,在菜园角落的一棵苹果树下站着3个...  相似文献   

14.
国斌 《太空探索》2002,(3):34-36
2月14日,日本H2A火箭进行第2次发射,不料,H2A虽然升空了,2颗卫星却未能入轨。日本有些媒体质问:是谁将耻辱射上了天。  相似文献   

15.
日月 《太空探索》2007,(4):56-57
当马克思的女儿问马克思,他最敬仰谁时,马克思曾毫不犹豫地写下了两个名字:斯巴达克、开普勒。人所共知前者是首次奴隶起义的伟大领袖,后者则是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有“天空立法者”美誉的大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16.
正空中现象国家调查委员会与空军的这场大战正酣,不明飞行物并没有驻足观看谁胜谁负,而是仍然在飞。在得克萨斯州的埃林顿空军基地,地面观察团的一个小组看到一个不明飞行物,并告诉雷达工作人员。虽然雷达工作人员无法在雷达上捕捉到,可是他们用肉眼看到了。负责的中尉告诉调查人员,那个不明飞行物在45秒内从一侧地平线移动到另一侧地平线。1957年3月9日,在纽约飞往波多黎各圣胡安的一架航班上,有几位乘客受伤,原因是  相似文献   

17.
正太空是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高边疆。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就公开宣称:"谁能控制太空,谁就能控制地球"。今天,太空的军事、政治、民用、商业价值愈发凸显,主要航天强国均大力发展空间装备,谋求更好地实现进入太空、利用太空、控制太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星语者 《太空探索》2002,(12):10-12
最新发现:天文学家在遥远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了一颗巨大的新天体,有人称之为“第十大行星”有人说它是柯伊伯带天体,而它的个头直逼冥王星,它到底是谁呢?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究竟是谁发明的?关于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问题,科技史所描述的是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但伽利略却否认这一点,他说是荷兰人首先发明的,这是怎么回事呢?1608年,荷兰有一位眼镜制造商,名字叫汉斯.利伯斯海,他的两个孩子很调皮,偶然一个机会,他们从店铺里拿来两片透镜,一前一后列队排放着,用眼睛张望后,发现远处教堂上的物体又大又近。汉斯得知后,  相似文献   

20.
紫晓 《太空探索》2007,(12):34-37
“嫦娥一号”卫星拉开了中国“嫦娥工程”的大幕。如果说“嫦娥工程”中的五大系统谁也离不开谁的话,相对而言,“嫦娥一号”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因为,一方面,奔向38万千米的月球靠它,对月球进行拍照探测的靠它,向地球传回图像照片的还靠它,没有它,“嫦娥工程”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嫦娥一号”卫星系统不仅较之其它系统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