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3空间天文观测 空间天文观测主要围绕着美国的“寻找行星系统的源”和“宇宙的结构与演变”这两个战略课题进行。前者将观测最早星系的诞生、恒星的形成,发现在太阳系周围的所有行星系统,发现能维持生命的行星,了解在太阳系以外是否存在生命;后者将研究宇宙是怎样开始的?时间有开始和结束吗?  相似文献   

2.
3 空间天文观测□□空间天文观测主要围绕着美国的“寻找行星系统的源”和“宇宙的结构与演变”这两个战略课题进行。前者将观测最早星系的诞生、恒星的形成,发现在太阳系周围的所有行星系统,发现能维持生命的行星,了解在太阳系以外是否存在生命;后者将研究宇宙是怎样开始的?时间有开始和结束吗?大爆炸的能量是什么?在黑洞的边缘,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是让宇宙膨胀的暗能量?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进行高水平的空间天文观测。3.1 引力探测器-B 引力探测器-B于2004年4月20日发射,基本目的是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相似文献   

3.
对地球上的生命来说,最严重的宇宙危险是由于太阳定期地经过银河系的旋臂.每2.5亿年,我们的太阳系就绕行银河系一周,虽然旋臂也自转,但其转速要慢一些,因为恒星在旋臂中的云集往往使其运行速度慢下来.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沙维夫对来自银河系的危险进行研究.他说:"旋臂运行得要比恒星慢,因而造成恒星的交通阻塞."大约每隔1.5亿年,太阳追上一只旋臂并经过其中.在太阳系用来在旋臂上经过的几百万年里,它承受着来自头顶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正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也是我们探索宇宙的第一站。在认识宇宙的漫长历程中,从史前人类到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先哲,再到17世纪的开普勒、牛顿等科学巨匠,我们对宇宙的几乎所有探索都集中在太阳系的日月行星等天体上。直到18世纪早期,人们才真正开始关注太阳系以外的诸如恒星等天体。可以说,探索太阳系独占了人类文明史95%以上的时间!并且这种探索直到今天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5.
正当我们仰望星空时,会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疑问:在浩瀚的太空中,我们是唯一的文明吗?在天文观测手段不甚发达的年代,人们曾经幻想过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也存在着生命。而当我们逐个揭开这些行星的神秘面纱时,却发现要想找到宇宙之中的同类,我们不得不将视角望向更加遥远的太空之中。  相似文献   

6.
星体自转在宇宙中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但这种动力来自何处,却是一个未解之谜。 康德关于太阳系形成的假说认为星体的自转动力来源于“第一次启动”,即所谓星体最初形成时的压缩斥力。但他无法解释斥力为什么一定要引起星体自转,也不能解释这些星体为什么会数亿年转个不停。尽管他指出牛顿对斥力没有像对引力说得那么清楚,但他自己对斥力的解释同样是模糊不清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天文-H卫星升空后不久失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项目背景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就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下属的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原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为核心开始研发和应用以X射线天文卫星为主的天文卫星.1976-2005年,日本共发射了7颗X射线天文卫星,其中5颗发射成功,按预定计划执行了一系列观测任务,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如:利用天文-D于1993年4月5日成功捕获到了刚发现的M81银河系的超新星SN1993放射出的X射线;利用2005年发射的天文-E2卫星配备的软X射线望远镜(SXT)所进行的一系列观测活动,不仅大幅拓展了观测范围(从原来的软X射线拓展到软γ射线),而且发现了距地球较近(8000万光年)处的黑洞,对人类了解宇宙结构、掌握宇宙全貌、厘清宇宙进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原始的呼唤     
对太空的向往是一种深植在人类基因中的原始呼唤,人类文明的发展更是与太空息息相关.我们的祖先曾倾心地关注那灿烂的苍穹,写过无数诗篇;古代中国把王朝的兴衰和帝王的政绩与天象密切联系在一起;欧洲曾依仗优越的天文航海知识拓展海域,创造出西方的工业文明,伽利略的望远镜擦亮了人类蒙昧的双眼,使我们认清了自身的渺小.20世纪中叶以后,人类一飞冲天,登上了月球,各式望远镜也远离大气层的干扰,把人类的视野延伸到宇宙的边缘,人类的飞行器登陆邻近的星球,寻找地球生命的伴侣;而载着人类文明的太空船也已飞离太阳系,向无限的宇宙驶去.20世纪90年代我们又发现一系列太阳以外的行星,奠定了寻找蓝色星球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知道,地球自转的同时还会跟随太阳系一起运动,而太阳系毫无保留地听从银河系的召唤,追随着它的脚步。这一速度之快是你无法想象的,银河系在宇宙空间的运行速度高达每秒600千米。可是,银河系这个超高速飞行器,究竟要把太阳系、地球和我们带到哪里呢?长久以来,科学家和哲学家同时被"我们从哪里来,又  相似文献   

10.
蟹状星云     
《飞碟探索》2014,(9):31-31
这张广角蟹状星云的影像中心是一颗只有城市大小的磁化中子星,是银河系众多超新星残骸中的一颗,每秒自转30次。这幅照片是钱德拉卫星探索高能波段宇宙15周年的庆贺照片之一,结合了光学巡天数据和轨道钱德拉天文卫星的x射线数据。  相似文献   

11.
十九、如何寻找太阳系外行星 向何方寻找太阳系外行星 宇宙之广,恒星无数,向何方寻找才能更有效地找寻到太阳系外行星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应首先弄清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的光子到达时间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后牛顿近似时空理论, 在忽略太阳系天体自转和扁率的情况下, 详细推导出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中, 光子到达观测航天器和太阳系质心的时间差值, 它是对现行公式的修正.导出了质心坐标时与航天器固有时的变换关系, 根据这一关系, 建议在脉冲星导航的工程设计中可以仿照GPS, 将航天器携带时钟作频率调整, 从而有利于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13.
张唯诚 《飞碟探索》2011,(10):52-54
打破宇宙的规则 在我们的太阳系里,所有的大行星都沿着太阳的自转方向绕太阳公转,而且公转的轨道面与太阳的赤道面基本存在于同一个平面上。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太阳和它的所有行星都形成于同一片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分子云中的缘故。在引力的作用下,分子云发生收缩,渐渐变成了一个旋转着的扁平的盘。由于太阳和行星都由同一个行星盘中的物质所组成,而这些物质又原本都向着同一个方向旋转,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它们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同一个平面上,且行星公转的方向和太阳自转的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4.
张元国 《飞碟探索》2012,(12):32-34
时至今日,人类虽已将探索宇宙的触角伸向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但对太阳系家园里的一些奥秘都仍然知之甚少。不过,凭借各路探测器在太空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太阳系小心翼翼守护着的那些秘密也许就要被我们一一揭开了!  相似文献   

15.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的,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这是头一日.”关于太阳系的起源,自1755年康德提出星云说以来,又产生了突变说、俘获说等40多种理论学说.但是,还没有那种学说比较完善,能够普遍为人所纳.我国天文学家戴文赛教授,利用新的天体资料和天文理论,系统分析了有关太阳系起源的学说,发展了星云说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太阳系是由原始星云演化而来的,而“空虚混沌”的原始星云来自比太阳质量大几千倍的星际  相似文献   

16.
浩瀚宇宙,星汉灿烂,宏观微观,奥妙无穷 尽管人类足万物之灵,创造了独特的地球文明.但是,当我们放眼浩森太空,不觉思绪茫茫.就空间而言,其距离以光年计,也显单位太小;就时间而言,宇宙的历史以亿年计算,也显不足.太阳系的"大"放在宇宙中,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点.相形之下,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块狭小空间,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只是宇宙巾极为短暂的一瞬.  相似文献   

17.
1999年4月15日将成为天文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在这一天宣布,他们第一个发现太阳系以外的一颗恒星,有多个行星围绕其运转。这是人类首次获得直接证据,证明太阳系在宇宙不是“孤家寡人”。参与此次研究的黛布拉·费希尔说:此次发现表明,银河系2000亿颗恒星中可能有不少会有多颗行星。曾几何时,人类把地球封为宇宙的中心,认为其他天体都在绕着地球转。后来哥白尼、伽利略发现地球绕着太阳旋转,于是提出太阳中心说。但现在一般人都知道,太阳也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好汉”阿凡提…  相似文献   

18.
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有没有生命的起源和存在?一般认为,宇宙中至少存在着简单的生命,比如说微生物。那么,在我们的太阳系以及太阳系以外的什么地方能够找到生命吗?  相似文献   

19.
空间技术,特别是地球轨道卫星和深空探测器,为光学提供了平台,这种平台使得对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研究发生了真正的革命性变化。光学也由此获得新生。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天文观测和地球观测两个方面。 (一)天文观测在天文观测上,光学仪器借助于航天器,穿出了地球大气层的屏障,从一些行星附近通过,有的仪器甚至还在某些行星上着陆。观测的清晰度得到提高,光谱范围也大大扩展。因此可以说,空间光学观测的天文学成就可以和过去的全部成就相匹敌。随着1983年空间望远镜的发射,天文学将进入一个新时代。这部轨道天文设施(ST)将包括一部天文望远镜系统(OT人)和五部能够接收天文望远镜输出图象的仪  相似文献   

20.
夕龙 《飞碟探索》2001,(3):29-29
设想太阳系形成之初,在直径 0. 01光年的范围内是一团高温的太阳云气体尘埃,其密度为 15克/立方厘米。由于冷却和万有引力的作用,在这团太阳云气体尘埃边缘的物质逐渐向中心运动,并同时产生向中心的旋转力。  根据地球自转的科里奥利效应,在地球南半球的大气环流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的,在北半球是顺时针的,因此金星和天王星及其卫星也是在太阳的另一面形成的。它们的自转方向和太阳系的其他的行星的自转方向相反。但是鉴于太阳系中旋转方向相反的行星的质量只占极小部分,所以原始太阳星云一定不是球形的,而是一个类似伞面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