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在冲击状态下对衬垫材料特性进行测量时,所获实验数据的精度验证方法,根据测量原理,作者首先进行了精度验证公式的推导,据以定义了精度验证因子。然后利用所获验证公式对实验测量数据进行了定量计算,并与验证因子的理论值加以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作者在衬垫材料冲击特性的实验研究中所获测量数据具有足够的精度。本文所提出的精度验证方法亦可用于其它场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 GBM-04模型在法国 S2风洞的实验情况,对 GBM-04模型在FL-24和 S2两风洞的结果进行了初步的比较。本文还介绍了 S2风洞数据的精度及为了提高数据精度所采取的值得借鉴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五孔探针气动数据的插值方法,为提高插值精度,开发了基于传统线性插值法的三维线性插值法。该方法把同一探针在不同马赫数下的校准图形成三维数据库,将实验数据通过三维图进行插值。并使用改进前后的两种插值方法分别对校准风洞测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对比结果证明:在实验工况连续变化的情况下,三维线性插值法在插值精度上要优于传统线性插值法。特别是在来流马赫数变化较大时,该方法可以改善单一校准文件处理造成的数据精度问题,可用于自动化流场采集系统,为流场高速高精度采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关于复合材料结构强度的分布函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近十年来发表的有关论文和的30组实验数据,按照工程应用对分布函数的要求;合理,有一定精度,使用简单,方便,确定使用正态分布。该分布函数符合实验数据,给出的标准值合理。  相似文献   

5.
风洞实验通过在机翼表面布置传感器来测量相应位置的气动载荷,由于传感器布置数量有限,难以直接得到整个机翼全息气动载荷分布。本文采用机器学习方法通过有限传感器数据重构机翼表面全息气动载荷,并提出了利用仿真数据对传感器进行优化布置的方法。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所得的机翼全息气动数据中选取有限位置数据模拟传感器实验数据,对比深度学习模型、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GPR)、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与BP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 NN)对气动载荷的重构精度。通过评估由传感器数据重构的全息载荷精度对传感器布置方式进行优化设计。以M6机翼为例在给定的两个工况条件下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GPR模型获得了最高气动载荷重构精度;给出了M6机翼在不同传感器总数下最优的截面数和单个截面布点数,最低传感器布置数下的最优布置方式,以及流场变化相对剧烈的前缘区域与展向截面的传感器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离港航班延误进行有效预测,在融合航班数据和气象数据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离港航班延误预测模型。针对航班延误数据集的非平衡特性,提出利用焦点损失函数来减轻非平衡数据集对模型的影响;针对小数据集时模型预测效果不佳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数据集增强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以成都双流机场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达到85%以上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压力传感器的校准数据着手,应用格拉布斯(Grubbs)准则,识別摻杂于大量实验或检测数据中的假数据,并正确地将其剔除,从而提高实验或检测的真实性和正确地评定传感器的精度。文中简单地说明了产生实验或检测数据异常值的种种原因,以便有关方面和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健全法规,改进实验或检测的条件,提高专业素质和水平,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此外,在实验或检测的过程中,凡属传感器的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异常值”,应作具体分析,一方面要保持数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又要重视排除故障或者提高传感器的性能。格拉布斯准则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实验和检测的数据处理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IEEE 802.15.4协议下室内环境中超宽带信号的精确测距能力进行了研究。针对传统算法无法满足实际应用场景中低功耗、高实时性和高精度的测距定位系统需求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增强非对称双边双向测距优化算法,通过数学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对由于时频漂移和频率漂移引起的测距误差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使用超宽带模块进行了基于改进算法的测距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通过数据拟合标定算法可以进一步改善测距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整体测距精度提高了88%。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用国产热丝修复的探头用于美国 TSI 风速仪时的校准问题和确定线性化系数的方法。作者为线性化系数的求取编制了计算程序。所计算出的系数精度不低于 TSI 的计算精度。通过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表明:用国产热丝修复的探头进行测量的满量程误差在0.5%以内,采取本文所述方法,可根据不同测量范围和不同热丝直径灵活地建立校准曲线,以保证不同使用情况下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仪是一种具有高分辨率同时具备中等采样率的数据采集系统。为了提高数字化仪误差校准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分段线性拟合和PID算法相结合的误差校准方法,此方法对误差的变化具有自适应功能。基于此校准方法设计了一套误差校准软件,实现了对数字化仪8个数据采集通道的自动校准,节省了繁杂的人工数据记录和计算,提高了校准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校准后,数字化仪测量的幅度精度和直流精度达到了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简述了风洞实验数据精确度对飞机性能的影响,然后,介绍了国内外风洞实验数据精确度标准,最后,给出了国内外风洞实验数据精确度与该标准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在西北工业大学跨声速翼型风洞(TAWX)中的PC/XT微机上,采用数据库管理软件 C-dBAsE Ⅲ,对该风洞翼型实验数据、计算数据,几何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系统化管理的方法。文中着重说明了使用的情况,并针对该风洞的性能、特点,简单描述了所用数据库的结构框图,在此基础上较详细地叙述了实现风洞实验数据共享和存贮的具体过程,其中也涉及到了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措施。从文中可领略到使用数据库的好处和必要性。该数据库的建立和开发应用,解决了长期以来实验数据零散、管理困难、使用不便、资源无法共享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风洞-计算机一体化的宏伟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简述了研究风洞实验数据误差的意义,然后给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差及不确定度的定义,在讲述了单点测量标准差、多点测量标准差及随机不确定度计算方法之后,介绍了系统误差的判别和风洞实验数据误差的合成,最后给出了风洞气流参数、压力系数及力系数随机误差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风力机叶片在风洞中作气动弹性实验的模拟方法、简化原理、模型设计原理和数据处理等有关问题及其弯曲/摆振颤振模型的地面实验和风洞吹风实验结果,文中都进行了讨论,根据模型实验的频谱和时域图,分析模型可能发生颤振的速度,用"频率重合理论"确定了模型的颤振点以及发生颤振时的颤振速度和颤振频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第一讲给出的计算风洞实验数据随机误差的公式,分析了风洞气流参数。压力系数、力和力矩系数误差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并给出了这些参数、系数误差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基于声学风洞的麦克风阵列测试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声学风洞气动噪声试验研究的需求,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声学风洞试验的麦克风阵列测试技术,并针对声学风洞的特点,利用风洞射流剪切层修正方法,提高了麦克风阵列识别声源的精准度.通过数值仿真和在0.55m×0.4m声学风洞的试验研究,验证了麦克风阵列测试系统和麦克风阵列数据处理方法识别声源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麦克风阵列测试技术可用于声学风洞试验.最后还采用36通道的麦克风阵列在0.55m×0.4m声学风洞开展了NACA23018翼型气动噪声试验研究,试验明显地观察到翼型后缘噪声,获得不同迎角下翼型的噪声特性.  相似文献   

17.
改造后的CG 0 1风洞测控系统采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和智能控制技术 ,提高了测控系统的测控精度。用以太网实现计算机之间通信 ,除了模型姿态角控制和调压阀控制以外 ,将超扩段调节片和试验段可开闭壁板纳入计算机控制 ,提高了风洞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符号计算进行风洞试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可以实现实验数据处理公式及误差灵敏度系数的自动推导 ,采用该方法对ZSDD 1导弹标模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定量的试验不确定度评估 ,计算得到的气动力系数精度极限与重复性试验得出的试验精度吻合良好 ,气动力系数偏离极限计算值通常是其精度极限的 3~ 4倍 ,其不确定度大约是其精度极限的 4倍。笔者所述分析方法和分析程序为定量评估风洞试验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用PC- 586 微机取代PDP系列机实现NEFF720 模拟和数字量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风洞控制系统、PSI780B 电子扫描测压系统的全部功能。自行开发了32 位代码软件,使用标准WINDOWS风格的人机交互界面,中文显示,操作简便。引入虚拟仪器概念,适时图形显示实验进程及实验数据,可扩展成多媒体的风洞实验数据采集、马赫数控制、迎角控制、数据处理及风洞管理、培训一体化系统  相似文献   

20.
本报告介绍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研究室跨、超声速风洞中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的天平测试系统,总结了采用应变天平进行气动力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