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攻击时间约束的导引律是实现对敌饱和攻击的关键技术之一。按照导引方式的不同,将带攻击时间约束的导引律分为基于独立导引的攻击时间控制导引律和基于协同导引的攻击时间协同导引律2大类。分别综述了2大类导引律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带攻击时间约束的导引律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2.
最优导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最优控制理论讨论导引律。引入了“零控拦截状态”及由它们组成的“L曲面”的概念。说明一系列古典导引法所要达到的只是“L曲面”的近似曲面。讨论了达到“L曲面”的最优导引律。  相似文献   

3.
自主攻击型无人机的导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人机执行攻击任务前的攻击导引问题,从导引信息的获取、导引控制策略和导引控制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选取光电平台为侦察设备,并具体分析在此侦察设备下导引信息的获取途径。在无人机控制过程中分析比较了两种导引控制策略,指出适合自主控制的导引控制策略并加以改进。在导引控制律方面,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比例导引律进行研究,且根据导引律的指令需求在无人机模型上实现了过载控制。  相似文献   

4.
具有碰撞角约束的三维圆轨迹制导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胡锡精  黄雪梅 《航空学报》2012,33(3):508-519
 针对再入飞行器带碰撞角约束的导引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三维(3D)制导律。改进并扩展了圆轨迹导引算法,定义了2个圆轨迹跟踪误差变量。通过对导引任务的分析,提出闭环修正导引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再入飞行器制导过程的动力学方程进行解析推导,设计出能适应再入飞行器速度大小变化的三维闭环圆轨迹制导律(3CCGL)。数学仿真结果表明:此制导律能导引再入飞行器沿终端约束方向精确命中目标;同已有算法相比,该制导算法优势明显,其导引的飞行路径短,终端碰撞速度大,并能实现大角度转向攻击,大幅提高再入飞行器的末段机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种攻击大机动目标的变参数组合导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斌  李静  胡云安 《飞行力学》2007,25(2):46-49
针对目标作大机动时的导引问题,提出了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比例加变结构组合导引律,给出了其设计机理,并在理论上对变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此组合导引律可以在固定时间内明显地减少追踪者的脱靶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的导弹平滑导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导弹采用变结构导引律攻击机动目标时,容易引起视线角速率的抖动现象,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设计简单、具有较好鲁棒性及准确性的平滑导引律。该导引律设计主要通过引入双曲正切函数,消除了攻击导弹的视线倾角增量变化律的抖动现象。通过仿真结果说明:在相同的攻击时间内,对比于比例导引律、变结构导引律,该导引律明显地减小攻击导弹的脱靶量,验证了该导引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有效规避敌方舰空导弹的拦截,并且实现反舰导弹按预定方向精确打击目标的战术要求,首先,基于弹目之间的三维相对运动模型,应用Terminal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带有落角约束的变结构导引律;然后,通过叠加虚拟干扰的方法,在原来导引律基础上叠加了一虚拟干扰,此虚拟干扰不影响导引律的渐进稳定性,不...  相似文献   

8.
大气层外拦截变结构导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大气层外空间飞行器拦截的变结构导引律问题。从变结构控制理论出发 ,按照最终零控导引拦截的要求 ,确定切换函数 ,利用趋近律控制方法改善控制过程品质的特点 ,导出一种具有强鲁棒性的空间拦截导引律。最后给出了在具体条件下的仿真结果 ,并与比例导引律、最优导引律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在三维空间导引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假设目标静止,而导弹本身以恒速运动,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了三维导弹导引律。根据实际的攻击角与设定的攻击角误差,分析和设计了期望的视线角运动学,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带有攻击角度控制的三维导弹导引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飞机消极、被动式防御手段的缺点,引入主动防御概念,建立了主动防御目标机-攻击导弹-防御导弹的几何模型,提出了三视线重合的主动防御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比例-微分主动防御导引律。首先,分别以几何模型中的内角T,M和外角σ作为被控对象,分析其对导引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以外角σ作为被控对象的比例-微分主动防御导引律;然后,分析了防御导弹指令加速度在初始时刻振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对主动防御导引律进行了修正。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主动防御导引律能够有效用于对来袭导弹的拦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