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质量成本”这个概念与通常所指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不同,它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产品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更加讲求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国外在六十年代开始实施,目前还未尽完善。对我国来说是一项新课题,需要我们努力开拓,大胆探索,积极实施,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1990年度国家质量奖已经颁发,我部成飞公司榜上有名,被授予1990年度国家质量管理奖企业。这是他们坚持贯彻落实国家质量法规,坚持“质量第一”方针,努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取得显著成绩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2005年,我提出了“思想统治企业”的观点,因为相对于“思想统治”来说,中国企业家靠“金钱统治”到靠“感情笼络”企业的时代,已经或即将成为过去。而所谓企业家思想,我认为主要是指经营思想、管理思想和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4.
集突击火力、装甲防护和机动能力于一身的坦克号称“陆战之王”,诞生近百年来一直就是战场上攻城略地的急先锋.为了对付这只钢铁猛兽,除了在地面上采取各种反制措施外,与坦克差不多同时面世的军用飞机也被用来居高临下地打击坦克装甲车辆.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智能化的机载制导武器,使命中精度和杀伤效果有了质的飞跃,无论对空还...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一件事莫过于两会的召开。由于2006年是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因此,“十一五”规划被列为两会的重要议题。提交审议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将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有媒体提出,“大国变强国,核心在创新”。具体到民航领域,在2005年年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民航的一名机务人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企业办成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型的、知名度很高的品牌企业。这是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机务人员的最大愿望。”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利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7.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健康、良好、持续的发展,发展是一个企业永无止境的目标。如果把企业的发展比喻为人在不断成长的话,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就好比一个脑思想的积累。对于企业来说,人力、物力、财力都是重要的资源,然而这些都是有形的,或者说这些就象是一个外壳。企业要真正的强大起来,更需要一种“魂”,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是50年代初建立的老企业。近十年来,坚持以科技开发为先导,以技术引进为龙头,全面调整产品结构,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在市场上的信誉度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也有了增长。公司先后两次被航空航天部命名为“有重大贡献单位”,多次被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命名为科技进步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列为全国500  相似文献   

9.
当前,编制“九五”发展规划和未来的十年设想,是企业明确今后发展思路,团结全体职工一道努力实现奋斗目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黎明公司“九五”技术改造设想从现在起到2000年左右,是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对黎明公司来说,正是求发展的关键时期。技术改造是企业发展的先导。现根据技术装备条件和新机发展要求谈谈黎明公司“九五”技术改造的设想。一、新机技术发展的要求当代航空发动机从...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关系到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往往是广大干部职工关注的焦点之一。“为政之要,在于用人”,可见作为管理者的领导干部对于企业来说是何其关键。当前,我国民航企业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2.
“红灯停,绿灯行”。交通信号灯规范着车辆和行人的行为,维持着交通秩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就如同红绿灯,规范着企业和员工行为,维系企业运营。如何使企业文化的这种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可以从红绿灯的运行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因素模型的企业持续经营高风险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尽旱识别企业持续经营面临的风险,对于企业管理者、投资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持续经营高风险研究依然没有摆脱“资料驱动型”的困境,文章根据三因素模型建立持续经营高风险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
“全方位行销”指企业通过一家广告公司进行所有的行销努力,包括报刊、电视、电台、户外、邮寄的广告、公共关系策划,以及其他可能的促销活动,以塑造产品的统一形象。此  相似文献   

15.
仩业文化不是“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作为管理哲学的企业文化,它既是管理实践的结晶,又是管理科学的发展,它强调运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来营造企业人生,使管理从技术上升为艺术,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越来越被企业领导者所重视。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这种说法虽不太确切,但说明了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如下。  相似文献   

16.
空调器是我厂、我部的支柱民品之一,根据部创优质产品的要求,在厂领导和全体职工的努力下,于1985年底我厂“天鹅牌”窗式空调器“KTQ-3RB”被部评选为优质产品,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日本同类产品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下面谈谈我厂创优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自“9.11”事件以来,“客舱安全”已代替“客舱服务”而成为全球关注话题,全球各航空运输企业都要求乘务人员把客舱安全融入到客舱服务程序中。就乘务员来说,诚心为旅客服务、获得旅客的满意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而履行安全职责则是第一职业道德,是“以人为本”之本,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全球航空自由化私有化与我国民航市场化民营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松管制”和“私有化”被形象地比喻为双胞胎,两者相辅相成.如出一辙。实行“放松管制”政策,自然需要企业私有化,企业“私有化”有利于推行“放松管制”政策,在我国民航业的市场化进程中,必须同步地大力推进民营化进程;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19.
本刊把“垄断与竞争”的内容作为新年的首期“专题报道”推出,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民航业内外对这个问题已争论久矣。目前中国民航的状况是高度垄断还是过度竞争,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通过“道理越辩越明”,从中找出能使民 航业健康向前的发展方式当更为重要。尤其是WTO来了之后,其影响已真真切切地成为我们的自身感受。无论或迟或早或快或慢,国外企业必将与我们交手,国际化竞争不可避免。作为中国民航企业,努力锻炼好身体,做好应对竞争的心理准备,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个专题中,有专门约请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伟先生撰写的文章,也有来自直属航空公司和地方航空公司的声音,无非是希望通过方方面面不同角度的阐述,使我们能得出一个接近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欧阳亮 《大飞机》2024,(1):14-17
<正>“三年疫情,对天骄航空的冲击特别大,但经过公司上下的努力,2023年天骄航空业绩不仅顺利复苏,而且大大超越了疫情前的水平。”在呼和浩特天骄航空总部,天骄航空运行副总裁张庆辉对《大飞机》杂志记者表示。张庆辉告诉记者:“我们没有浪费疫情带来的危中之机。经过疫情期间的整顿、提升,我们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提升了企业治理能力、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了公司品牌,使公司的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才有了2023年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