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空间碎片研讨会于2001年1月9~11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来自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机电集团、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大、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等20多个单位的专家出席了研讨会。会议期间发表了20多篇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3,(9):6-6
本刊讯作为发展中的航天大国,我国十分重视空间碎片问题,致力于空间碎片减缓和防护研究,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03年8月9~10日,国防科工委在上海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空间碎片专题研讨会。来自财政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空间法学会以及军队有关单位和新闻媒体的近1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自国家拨专项经费支持空间碎片研究以来我国空间碎片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有关领导出席了研讨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
为了规范国内小卫星研制单位的行业管理,确保小卫星质量,整合小卫星市场资源,2007年7月17日,国防科工委系统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小卫星研制单位准入条件及评价方法"标准研讨会。来自国防科工委系统一司,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七○八所、五院、东方红卫星公司,中科院军工办,航天科工卫星公司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小卫星上级主管部门和研制单位的相关领导与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动态新闻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07,16(6):103-106
国防科工委组织召开空间政策研讨会2007年9月12日,国防科工委在京组织召开国际空间政策与我国航天发展研讨会,国家有关部委、军队、企业和高等院校等30家单位的60名代表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围绕国际空间政策未来发展趋势与启示、中国空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5.
2007年11月5-8日,第4届全国空间碎片专题研讨会在南京召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有关研究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内容涵盖了碎片研究工作的3个主要方向:防护、减缓和监测。从本次会议来看,空间碎片研究的队伍正日益壮大,包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  相似文献   

6.
孙青 《中国航天》2005,(2):14-14
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于2005年1月6-4日在北京召开了绕月探测工程第二次工作会议。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工程两总及来自五大工程系统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绕月  相似文献   

7.
正第34届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The Inter-Agency Space Debris Coordination Committee,IADC)大会于2016年3月29日-4月1日在英国牛津哈维尔科学园举行,会议由英国航天局(UKSA)主办。来自中、美、俄、英、德、法、意、日、印度、加拿大、韩国、ESA等12个航天国家和机构的120多位官员和专家出席了本次大会。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派出了以国防科工局空间碎片专家组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严俊台长为团长,和来自科工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12名专家参会。IADC是空间碎片领域唯一政府间国际权威性学术组织,其目标是协调各航天国家的统一行动,  相似文献   

8.
1996年度航天标准化科研计划协调会于1995年12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65个单位的10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防科工委军标中心应邀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总公司质量技术监督部高顺林副经理主持。庞海涛副处长代表总公司质量技术监督部传达了国防科工委和总公司联合召开的卫星工程“三化”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贯彻落  相似文献   

9.
航天技术交流中心于四月初召开了航天技术交流推广站务工作会,会议由科技司史宗田处长主持。五个地区技术交流站、十个专业技术交流站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各院、局、基地均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学习了国防科工委领导在国防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深刻认识到拓展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是形势发展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6):635-635
第七届全国空间碎片学术会议于2013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召开,会议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下简称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主办,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承办。来自国家国防科工局、总参谋部、总装备部、外交部、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X--集团、中国科学院、中电科技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60多家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计23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龚自正研究员(注:本刊主编)等参会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