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本文介绍目前用于高性能先进机动再入弹头飞行试验的测试和通信技术。文中讨论了各种传感器和信号调节器系统的设计考虑,包括振动和声学数据的飞行试验结果(同时使用八路FM和一路24824次/秒取样率的PCM通道采集),端头和控制面测力传感器,控制传动机构,流速,控制和气动压力,防热层埋入热电偶,端头烧蚀传感器(放射性和声学)等。此外,还介绍了用于验证RF系统的测试技术,以及PCM、数据延时和FM视频信道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5.
对机动再入飞行器弧段的复合制导方案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通过高低空复合制导控制再入飞行器的终端速度和弹道倾角的思路;然后分别给出了高空最优制导律和大气厚再入最优制导律;最后对此复合制导方案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7.
针对再入过程中标准轨迹的实际长度需要通过多次更新或迭代求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动系数的通用再入轨迹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机动系数定义为真实轨迹长度与初始纵程之比,将再入过程中的机动性进行了量化,可以快速获得到达指定目标可行的轨迹长度;采用真实轨迹长度作为设计参考阻力加速度剖面的依据,避免了轨迹长度的迭代,简化了再入轨迹的生成流程;轨迹曲率问题采用动态航向偏差走廊的方法,控制终端航向偏差、剩余航程满足设计需求。设计轨迹跟踪控制器进行参考轨迹跟踪,完成再入制导。在机动系数区间内指定机动系数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标准轨迹制导方法能够快速生成满足路径及终端约束的标准轨迹,且轨迹跟踪效果良好,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机动再入飞行器的一种预测制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机动再人飞行器返回地面固定目标的一种预测制导方法。利用高斯方法解算出再人过程中飞行器需要的最小速度增量,将其转换成速度坐标系下需要的气动力,通过调整其攻角以及侧滑角来达到控制飞行器的目的,从而得到了一种预测制导方法。仿真显示,此算法简单,运算速度快,具有较高的落点精度,且对大气密度的不确定性及导航信息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机动再入飞行器返回地面固定目标的一种预测制导方法.利用高斯方法解算出再入过程中飞行器需要的最小速度增量,将其转换成速度坐标系下需要的气动力,通过调整其攻角以及侧滑角来达到控制飞行器的目的,从而得到了一种预测制导方法.仿真显示,此算法简单,运算速度快,具有较高的落点精度,且对大气密度的不确定性及导航信息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多约束条件下反时敏目标任务需求,开展了基于轴对称侧滑转弯(STT)控制的机动再入飞行器滑翔制导方法研究,提出一种纵向和侧向共同实施的在线自主制导方法。纵向通过高度-射程(H-R)剖面与高度-速度(H-V)剖面联合设计,在满足约束的可行域内快速生成一条参考轨迹,并根据目标变化实时修正,同时完成参考轨迹跟踪。侧向通过引入当前需用速度和目标位置变化信息,推导了闭环制导方法,实现速度控制与目标位置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兼顾轨迹生成快速性和响应目标位置变化,能够在满足过程约束与终端约束要求下完成制导任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格林理论来分析再入机动的最优升力控制。在最大升力有限制的情况下,在规定的起始高度和最终高度之间,以及规定的飞行再入角的条件下,控制高速飞行器的再入。要求极值的性能指标是最终速度、机动距离、机动时间或热输入。再入机动采用线性控制,且最优机动包括改变升力产生的下降或上升弹道。推导出运动方程的解析解,确定再入起始点的位置和各段弹道的次序。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一、前言再入是指飞行器重返稠密大气层,再入高度通常考虑为90公里。低于这个高度时,必须考虑气动阻力和气动加热,在这高度之上遇到的阻力或气动热可以忽略。弹道式导弹上升期间速度逐渐增加,但随着飞行高度的升高,大气密度迅速降低;而在再入期间,导弹弹头以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由于弹头的小型化,使设计和制造公差造成的弹头在质量和外形上的不对称性愈益明显。另外,飞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如烧蚀不对称、边界层的不对称转捩等)也加剧质量和外形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性对俯仰力矩的影响很大,而俯仰力矩的变化会导致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阐述了轨道机动飞行器(OMV)的概念及其功能,阐述了其所承担的飞行任务,制导、导航和控制的一般问题以及可能使用的硬件。 相似文献